首頁>歷史>

歷史上被譽為名將的數不勝數,幾乎每個朝代都有。白起、韓信、關羽、秦瓊、岳飛、徐達、戚繼光等等,他們都是家喻戶曉的名將。可是到了清代時,我們發現,能稱得上名將的人一個都沒有,這又有什麼原因呢?

清代也是大一統的王朝,國運近三百年,從太祖努爾哈赤開始,歷朝幾乎都發生過對外或是對內的戰事,或為國家民族而戰,或為鎮壓起義而戰,又或是窮兵黷武欺壓小邦。然而經歷了這些戰爭,卻幾乎沒有留下可以傳世的名將。

何謂名將?首先我們要來搞清楚這個概念,古語有云:“將者五事,智信仁勇嚴”,這是成為名將的先決條件,但此外還必須建立蓋世之功和蓋世之名,即為國家和民族危亡而戰,為國開疆拓土而戰並取得勝利。最關鍵的一點是:名將一定不能是皇室中人,而是絕對的異姓臣子。

當然,清代的武將並非都是草包,有勇有謀者不在少數,問題的關鍵在於清代的體制決定了那個時代沒有適宜名將產生的土壤。具體來講有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八旗制度下無法產生名將

其實在清入關以前,可以媲美名將的不是沒有,像努爾哈赤時代,諸王貝勒個個能征善戰,代善、阿敏、皇太極、多爾袞等皆是驍勇之輩,此外還有額亦都、費英東等開國五大臣,無不是在戰馬上建立的不朽功勳。

但縱觀每次戰爭,我們可以發現八旗制度起到的決定性作用。關外時期,每次戰爭都是由諸王旗主統帥騎下的牛錄,分兵幾路作戰。八旗在戰爭有著嚴格的規定,是按照八個方位進行分兵作戰的,戰勝後也是按照各自方位分得戰利品,這就是後來在分封爵位中的所謂“入八分”和“不入八分”。也就是說,八旗作戰是協同配合,大家出力,沒有所謂的主將。

其二、兵權直接掌於皇帝,不設大將軍

秦漢時期,掌兵權者為太尉或大將軍,這是國家的正式編制,位列三公。凡有戰事,皆由皇帝委任將軍出征。如漢武帝時期,衛青為大將軍、霍去病為驃騎將軍,皆是獨當一面之大將,這種情況下才有可能建不世之功,衛青、霍去病都是在與匈奴作戰中獲得名將這一稱號的。

而清代時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機構設定上,名義上掌天下兵馬的機構是兵部,但實際上兵部並無兵權,一切都有皇帝做主。凡有戰事,一般都是皇帝親自統籌,然後經過軍機處的商議,最終派出大將出徵。

從程式上來看,似乎清代和秦漢時期沒有多大的差異,都是皇帝委任將軍領兵出征。可實際上卻有天壤之別。秦漢時期,由於交通的限制,全國的驛站建設並不普遍,前線與京師通訊極為不便,往往戰報幾個月才能送抵禦前。而戰事瞬息多變,皇帝並不能遙制,因此才有“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說。

清代時全國驛站網路十分發達,就是邊疆用兵,也是先搭建驛站快捷連線前線與京師的通訊。清代的通訊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的發展,有六百里、八百里快遞,也就是說,從偏遠的西北地區到達京師,短者數天,長者十餘天,如此短的時間,就為皇帝決策建立了基礎。

從清代各次重要的戰爭來看,如康熙朝三藩之亂、收復臺灣,乾隆朝平定大小金川、平準等戰爭,都是康熙帝、乾隆帝遙控前方,運籌帷幄,所有決策皆出自皇帝之手。這種指揮模式下,前線的主將也不過是執行君命而已,即便戰勝首功也是皇帝的。

其三、以文制武、以滿制漢

清代是滿洲貴族建立的政權,以人數而言,滿人不及漢人十分之一。因此歷代統治者奉行以滿制漢,這在軍事上也都體現出來。比如順治時期,洪承疇出力很大,節制數省軍務,但到了最後,他不過就是得了個輕車都尉的爵位,功勞基本被旗人所得。

再如嶽鍾琪,他是雍正時期的傑出將領,但每次都只能當副手,不是在年羹堯手下就是傅恆的手下,始終沒有出頭之日。

到了晚清時期,尤其是太平天國運動起義爆發之後,八旗、綠營腐敗不堪為戰,自此開啟了文臣領兵的先河。這一時期,湧現出了許多傑出的漢人統帥,如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鴻章等人。

但這些人無一人不是文臣出身,即便他們功勞再大也只能算是統帥,而不能稱是名將,因為他們身上並不符合名將的基礎特徵“智信仁勇嚴”中的“勇”字。當然後世也給了他們一箇中肯的評價——中興名臣。

除了以上幾個原因之外,也與清代皇權高度集中以及意識形態的認知有很大關係。比如乾隆帝就堅持認為“本朝無名臣”,因為在他看來,只有昏君當道,才有名臣,而他自詡明君,當然不允許名臣、名將的出現。其他皇帝雖沒有乾隆那般自信,但認知大體也是一致的。

1550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李鴻章與翁同龢的恩怨,二者為何勢同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