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出生於1398年的于謙,恐怕不會想到自己在未來幾十年裡面的一舉一動,已經無形之中改變了整個明朝的歷史,而明朝能否成為第二個南、北宋或者依然是明朝本身,全都在於謙的一念之間。歷史上對於于謙的評價非常的高,高到了只有八個字:明朝名臣,民族英雄。在前文中曾經無數次講到,但凡與民族英雄這四個字牽扯上關聯的,那必然是了不得的一等一的大英雄。岳飛是民族英雄、文天祥也是民族英雄,同樣的于謙也是民族英雄,而且是明朝有名的民族英雄。讓我們揭開歷史的迷霧,一起來窺探一下那個神祕而又莫測的于謙,來看看他究竟對明王朝做了哪些事情,在這些事情的背後又究竟隱藏著一顆怎樣的赤子之心。
一次意外的戰役有人說明朝的皇帝不幹正經事兒,細細想來似乎的確是這樣,好像在明朝出現過3~5位喜好玩樂的皇帝,包括木匠皇帝朱由校,以及一些喜歡煉丹的皇帝,像嘉慶皇帝等等,這樣的皇帝數不勝數,只不過在這些皇帝當中有兩位皇帝非常有趣,其中的一位便是朱瞻基。
當然鑑於文章的篇幅以及我們所要講述的歷史與朱瞻基似乎牽扯不上聯絡,而與朱瞻基相關的另一個人卻間接顯現出來了:于謙的威名,那是一場皇室的戰爭。
皇室之爭朱瞻基的父親是朱高熾,朱高熾有一個兄弟叫朱高煦,朱高煦非常能打,非常能戰鬥,也非常有心機,奈何自己不是嫡長子,所以想盡一切辦法都沒有爭下皇位來。而奪得皇位的那個人叫朱高熾,朱高熾之所以能夠當上皇帝,是因為他有一個乖巧的兒子,這個兒子為自己當上皇帝提供了不少助力,這個兒子就是朱瞻基,而朱瞻基是朱棣最為喜歡的一個人。
簡而言之,朱高煦自己認為有能力去打敗那個看起來胖胖的,沒有任何辦事能力的朱高熾,最終卻輸給了他,緊隨其後,朱高煦又希望通過一些兵變來讓朱瞻基禪位給自己結果也失敗了,而這一次戰爭就是由朱瞻基率領軍隊親自出徵的。
此次戰役,朱高煦深刻地闡述了什麼是白痴,以及白痴是怎樣煉成的,在朱高煦的多方認慫以及多方妥協之下,朱瞻基決定饒自己的這個叔叔一條命。只不過,饒他性命可以,絕對不可能原諒他的過錯。於是便派遣了一位御史前往罵朱高煦一頓,誰也沒有想到這一罵,就罵出了花來。
明朝歷史記載,于謙的口才非常好,他站在朱高煦的面前,就宛如一尊佛像一樣,出口成章斬釘截鐵,眨眼之間就已經把朱高煦罵的豬狗不如,旁邊的將士莫不膽寒,更要命的是朱高煦頻頻點頭,汗如雨下,整個人的精神狀態都不好了。
于謙顯了威風,事實上是非常的威風。在這次威風之後,朱瞻基站在於謙的背後默默點了點頭。作為一個皇帝,作為一個帝國的引路人,他深刻的明白這位臣子絕對不簡單,能夠有如此口才,能夠在被自己隨機點名的前提之下,依然罵出花來,把眼前的這個叛逆之人罵的豬狗不如。這絕對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於是在朱瞻基的思想認知當中開始有意無意的培養于謙。而於謙也正是在朱瞻基有意無意的培養之下,慢慢的走出了一條康莊大道。
戰役後的于謙這場戰爭結束了,有趣的是朱瞻基回到了京城,朱高煦也被俘獲到了京城,可是于謙沒有。于謙眼看著大軍回去,重新整理了官帽,開啟了他的新官職:巡按江西。
什麼是巡按江西呢?
這個職務沒有具體的工作規劃,比如古代的時候像兵部尚書、吏部尚書,他們都有固定的職業規劃,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怎麼幹,如何幹,都有一定的教條可言。可是于謙沒有,巡按江西對於于謙來說就是想幹什麼幹什麼,想查誰查誰,查出問題進行處理,然後統一彙報。
巡按江西的時候,有一天打了一場硬仗,因為在整個巡按江西當中有很多貪贓枉法的臣子,他們拿著朝廷的俸祿卻不幹人事兒,一直在禍害當地的百姓,而當地的百姓有苦難言,即便想要向京城告一狀,也需要面對層層阻撓,到最後恐怕連皇帝的面都沒有見到,就被轟了回來,甚至身死他鄉。
當於謙知曉這件事情之後,便把所有的貪官汙吏通通抓了起來,對他們訓話,並且用嚴厲的刑法來懲治他們。當然這件事情所起到的效果是很好的,于謙得罪的人確實很多,得罪了這麼多人也不要怕,因為此時的于謙有了自己的背景和靠山,而這個靠山就是當朝皇帝。
于謙的為人處世,頗有賢名按照一般的劇情和路數發展,既然于謙在巡按江西的時候有著如此多的貢獻,那麼我們就要做一個民意調查,看看當時的江西普通老百姓對於謙是怎樣的一個態度。
百姓評價如果古代也有網際網路,也有資料調查統計表的話,就不能發現百姓們的整體表現,可以用四個字來深度概括,那就是感恩戴德。
老百姓們需要糧食,那麼于謙便給他們糧食;老百姓們需要衣服,那于謙便給他們衣物;當老百姓面臨災荒或者根本沒有辦法進行勞作的時候,于謙也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做具體分析,並不做一個死板的人。
可以說于謙既學了中庸之道,也學了圓滑之路,在他的思想認知當中,一個官員絕對不可以死板,要根據不同的情況去做不同的預算,在做不同預算的同時有著不同的考量。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思想認知,于謙在巡按江西的時候能夠解決很多困難,能夠把大多數貪官一網打盡的同時,讓其他官員小心謹慎的工作而不是揭竿而起。
百姓似乎對於謙的評價很高,高到了一定程度。高到什麼程度呢?用一句話可以來深刻描述,那就是皇帝知道了。
皇帝知道于謙非常優秀,更讓皇帝感到難得的是于謙不但為人處事沒毛病,做官的時候辦事情也漂亮,而且他非常清廉,似乎在於謙的思想認知當中從來不知道貪汙是什麼,也從來不會觸及到這一個板塊。
慢慢的于謙越來越受到皇帝的重用,而受到皇帝的重用只有一個優勢:那就是官職升的越來越快,權力掌握的越來越多。
天下大亂,于謙挺身而出好了,在於謙官職上升到極限的表象之下,卻有著一場大戰爭,那場大戰爭並不是內部爆發的,而是明王朝主動向旁邊敵人的挑釁。明英宗聽信了王振的讒言,並且在王振的鼓動之下準備和北方的敵人來兩下子。
如果是在一般情況下來兩下子也就來兩下子,可是王振來出了花樣,因為王振是一個有志向的太監,只不過比較昏庸罷了。在王振的思想當中,這絕對不是一次簡單的出征,他要把這次出征變成偉大的、變成流芳百世的,變成能夠名垂青史的。怎樣能夠名垂青史呢?帶著皇帝一起北伐就好了。
好了,接下來的這場戰役不用過多描述,因為輸了而且很慘,明英宗朱祁鎮率領的大量軍團全都死在了北方,回來的人少之又少。而這個時候新上任的皇帝,正在糾結,究竟是該往南邊跑還是直接投降。
這樣的一種想法是讓人很難理解,畢竟除了往南邊跑或者投降之外,還有一種做法,那就是率領自己的軍隊反抗北邊的敵人,畢竟事情還沒有遭到如此地步。恰恰相反,事情已經糟透了,而且糟的不能再透了。此時的明朝北京附近的所有軍隊都被朱祁鎮給拉了出去,而朱祁鎮把這些軍隊拉出去之後,再也沒有拉回來,明朝的京城就如同一個空殼子一樣,只要北方的蠻夷之人想要打過來,隨隨便便率領一支軍隊都可以攻過來。
于謙在面對這種情況下回顧左右厲聲說道:所有建議南遷的人都應該斬首,難道你們想當第二個南宋嗎?
保衛京師第二位皇帝見到于謙能夠在這樣的一個關鍵時刻說出如此意氣高昂的話,深感觸動,於是便直接將所有的兵權、將權和統帥權力一股腦的給了于謙。
轟轟烈烈的北京保衛戰正式開始,而北京保衛戰從開始之初就以一種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過程衍變,而明朝在此次戰役之後將會煥發出新的生機。
整個北京保衛戰所涉及到的經典戰役數不勝數,與于謙相關的經典戰役和經典條例更是多的說不過來,只不過有一點非常的閃亮,也正是因為這個閃光點決定了明朝能夠繼續留存下來。
于謙環顧左右,看著所有的將士,只是低沉的說了一句話:從現在開始我們率領軍隊衝出城門與敵方進攻,一旦衝出城門那麼就絕對不允許城門再次開啟。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用另一種思維來理解,那就是衝出城門之後兩個軍隊進行搏擊只能有一方勝利,理論上來說是這個樣子的,可是對於明朝的軍隊而言,如果輸掉了,還可以躲進城裡面進行被動防禦。但是于謙在這個時候已經把這一條可能通通砍掉,絕對不允許在出去迎敵之後再逃回來。如果還是聽不明白的話,我們說的再明顯一些,那就是此次戰役只能有一方勝利,如果你打不贏對方,那你就在城門外被敵人打死,沒有後退和逃亡這一種可能。
于謙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不久之後整個明朝將面臨一次大劫難,而在這個大劫難當中,于謙憑藉著他驚人的謀略以及鐵血的手腕,牢牢的守住了北京城,躲過了這場災難。
戰役總結京城保衛戰似乎已經結束,這場戰役結束之後,如果我們從一個情理的角度來出發,于謙的確有值得高興的事情,也有值得驕傲的事情,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保家衛國,也不是每一個人可以力挽狂瀾。
而不是每一個人能夠做到如此優秀的前提之下,于謙做到了,他不但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皇帝很開心,接二連三的給於謙升官職,唰唰的往上升,也有必要進行官職的升遷,畢竟如果沒有于謙的話,大明江山將會完全變成另一個樣子。
可是令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于謙僅僅接受了官職,對於官職之外的所有東西通通沒有接受,皇帝給的錢財散發出去,皇帝給的榮譽自己也毫不在乎,絲毫不重視。除此之外,于謙依就是那個于謙,生活簡樸而且簡樸的有些過分。以至於當這位皇帝下臺,明英宗再一次上臺之後,想要去找于謙的麻煩,找了很久卻都沒有找到,只能用意欲兩個字來懲罰于謙。
世道太平,于謙拱手謙讓面對困難于謙力排眾議,站在了困難的最頂點上,牢牢的阻擋了這場災難,可是面對榮譽于謙又退了下來,分文不取的同時,僅僅是為了保持初心。
于謙的愛民之舉在巡按江西的時候,于謙做到了愛民,與江西的子民能夠同甘苦、共患難,急老百姓之所急,想老百姓之所想,收穫大量人心卻不驕不躁,懂得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于謙的愛國之舉而在面對國家危難的時候,于謙又能夠力排眾議,再一次站在困難的風口浪尖之上,並且絲毫不為外界所動,甚至於謙親自披甲上陣去阻撓敵人的進攻,一而再再而三的保衛了大明王朝的安全。
在這樣的一個時刻,但凡能夠站出來的人都是英雄,而於謙不但站了出來,並且很好的處理了這一系列的問題和麻煩,在處理問題和麻煩的同時,又保住了大明的江山,這樣的一個人恐怕整個明朝也出不了幾位。
一位英雄的開始與結束一個英雄的到來總會伴隨著無數鼓掌和讚譽,而這個英雄的離去也總會伴隨著諸多的惋惜,于謙離開了這個世界,以一種極為憋屈甚至憋屈到極限的方式離開了這個世界,因為明英宗回來了。
明英宗最開始是不想殺于謙的,因為明英宗儘管喜歡做一些糊塗事,可這位皇帝心智不缺失,而且功於心計,知道什麼樣的臣子好,什麼樣的臣子不好,在明英宗的思想當中,于謙儘管不喜歡自己,自己也不喜歡于謙,可是于謙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大明的江山,單衝這一點就足以讓于謙享受榮華富貴,並且一輩子逍遙自在。
可是架不住身邊的臣子一而再再而三的挑唆,因為這些臣子認為一旦不殺于謙,那麼明英宗再一次上位將師出無名,換句話來說,我們知道岳飛之死是因為莫須有,而於謙之死與莫須有有著相同含義的兩個字:意欲。
好了,說一千道一萬,于謙終究是去世了,人必有一死,只不過于謙在這個關鍵節點死去,似乎價值不大、意義也不大,可這一切都無所謂了,因為于謙已經為大明江山貢獻了自己的全部。而最後這個不圓滿的句號也不是于謙主動畫上去的,是明英宗拿著筆,在其他人的挑唆和指使下顫巍巍的畫上來的。
有人說于謙是英雄,也有人說于謙是大男子主義,針對於這一切,于謙好像連辯駁的機會都沒有了,但歷史告訴我們:英雄是不需要為自己辯解任何事情的,因為英雄在經過時間的洗刷之後,終究會顯示出他本來的面貌。
有些人遺臭萬年,有些人卻能夠名垂青史,而於謙就是那為數不多能夠名垂青史的那一位,儘管于謙最後的死有些憋屈,儘管于謙最後的確也疲了、累了、乏了,可是于謙所做的這一切都是值得的,正是因為有于謙的所作所為,大明王朝才得以延續,不至於半路上被別人砍掉一塊肉。
可能有很多人會好奇,于謙這樣做究竟是為什麼?朝廷給他發餉銀了?還是朝廷給了他很多的鼓勵和扶持?不!有些時候並不是過多的賞賜才會使使人前進,而使自己的內心、自己的內心當中的那一口氣,我們稱之為氣節。
同樣的道理來看,于謙是有氣節的,而且是一位非常有氣節的人在面臨國家危難、在面臨生死存亡的時候沒有退縮半步,因為此時在於謙的心目當中退縮就代表著失敗,而一旦失敗,整個明王朝將會變成另一個樣子。明王朝成為第二個南宋亦或者連南宋都不如,絕對不是于謙希望見到的,更重要的是于謙曾經承蒙朱祁鎮的父親對自己的恩澤,單純的憑藉這一點于謙也願意捨身陪君子。
于謙的一生似乎很簡單,簡單到有些可怕,而與此同時他對明朝的貢獻更是絕大多數人所無法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