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1945年戰敗投降後的日本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百廢待興:當時由於糧食的缺乏,只得實行配給制——每人每天限定食用297克的食物,這其中30%是白薯、大豆和豆餅,米麵和肉類幾乎快要絕跡了。與此同時在國家的配給制度之外整個日本湧現出了6萬個倒賣各類物資的黑市,黑市上的米價漲到了政府配給物價的130到180倍之間。全國城鄉失業者高達上千萬,另外還有150萬肺癆患者、200萬戰爭孤兒和1800萬無家可歸者。

戰爭導致了超過200萬人的死亡,除京都和奈良之外幾乎所有城市都遭到了空襲,一共有250多萬個建築物在空襲中被毀:僅在東京就有709906處住房被毀,當時東京的街頭散佈著200萬噸碎片;大阪也有32.8237萬間房屋被毀;神戶被毀的房屋數量是13.1528萬間;名古屋為13.6556萬間。美國佔領當局必須每天向日本提供100萬美元的資助,至少運來6000噸大米才能保證儘可能少餓死人。

日本投降後的第二年(1946年)的工業生產僅相當於戰爭爆發時的七分之一左右,煤炭產量只有戰前的八分之一左右,生鐵產量只有戰前的十二分之一左右。然而時光僅僅只過去了十年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就開始以每年9%的增長率遞增,從1965年開始到1970年這一資料又被翻新為10%。1955年日本農業取得大豐收,與此同時日本各項經濟指標都已超過戰前最高水平。

1968年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已超過聯邦德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資本主義世界第二號經濟大國。到了1985年日本GDP總量已達到1.3萬億美元,同時期的美國是3萬億美元。這時日本作為國土面積只有30多萬平方公里的二戰戰敗國在經濟總量上已超越了2200萬平方公里的超級大國蘇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英國與法國的GDP總量加起來才勉強接近日本。在當時的世界500強企業中日本佔據了近一半。

二戰後的日本從一個近乎崩潰的國家一躍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強國。日本的戰後復興因此被世人視為奇蹟。那麼這一奇蹟是如何造就的呢?首先需要強調的是:蘇聯、德國、日本等國在二戰後的重建復興並不是像新中國一樣的白手起家。新中國第一代領導人曾說過:“現在我們能造什麼?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麵粉,還能造紙;但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製造“。

由此可見新中國的工業化是建立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之上,然而相比之下蘇、德、日等國在二戰前就已是世界上的幾個主要工業化大國了。當亞洲其他國家還在為爭取民族獨立奮鬥時日本就已是一個能自主生產汽車、飛機、輪船的工業化國家。二戰期間日本被摧毀的只是有形的廠房和機器,然而日本在戰前所積累的技術和管理層面的無形優勢卻並沒被戰爭所摧毀。

日本這些優勢究竟從何而來呢?中國史學界過去的傳統觀點一直認為:日本是通過明治維新從而迅速崛起成為近代化強國並進而開始對亞洲鄰國發動侵略戰爭的。甲午戰爭後無數志在改革圖強的仁人志士在痛定思痛後開始總結日本崛起的經驗,然而當時中中國人的所有總結都只追溯到明治維新,放佛日本在短短几十年間所實現的跨越式發展全是明治維新的功勞。

在物理學上有一個能量守恆定律——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能量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在哲學上有一個與之類似的概念叫做物質不滅——物質是不能被消滅的,它只能轉化為其他形態。事實上整個宇宙以及地球、人類的歷史同樣遵循這一定律:歷史就猶如一條無法割斷的河流。明治維新和古今中外任何一次改革一樣不可能是憑空發生的孤立事件,而必然有其一系列前因後果。

正是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前的歷史積澱才為明治維新的成功提供了土壤。美國政治學家薩繆爾·亨廷頓在其所著的《文明衝突論》一書中明確地將日本列為一種與西方文明類似的獨特文明:日本作為一個東亞國家在歷史上曾和其他東亞國家一樣受到中華文明影響,以致於日本的文字結構就直接借鑑於中國漢字,然而日本的社會結構卻有著和其他東亞國家完全不同的特徵。

日本從中世紀以來的社會結構就缺乏歐亞大陸中央集權式的統治特徵,反而與西方中世紀的社會結構更為接近:日本社會中的大名和武士更類似於西歐中世紀的封建領主和騎士。這與中國的州牧、郡守等直接聽命於中央政府的地方官有很大的不同。正是這樣一種接近於西方的社會結構使近代日本更容易地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從1615年大阪夏之陣結束到1853年的黑船事件這238年間日本國內再無大的戰事。

在長期的天下承平局面之下商業和城市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這一時期統治日本的德川幕府制定了參覲交代制度。所謂參覲交代制度是指:幕府要求地方藩主半年住在江戶,半年住在自己的封地。藩主們住在江戶的半年實際上處於幕府監控之下,而頻繁往返於封地與江戶之間則耗費了藩主們大量財力和精力,從而大大降低了地方藩主叛亂的可能性。

儘管幕府制定這一制度的初衷是為了削弱地方藩主的實力,然而無形之中這也大大促進了商業的發展:幕府出於讓諸侯大名們在路上耗費人力物力財力的目的而大力發展諸侯往返途中的商業貿易,希望諸侯們在沿途花的錢越多越好。與此同時藩主大名們往往處於攀比的心理在參勤上做足派頭:紀州德川家第11代藩主德川齊順在1841年的參勤就動員了1639名武士、2337名工人及103匹馬。

這一路上這麼多人的食宿就足以對所經之地的經濟發展起到極大的刺激作用了。後來幕府為便利藩主大名們的參覲交代還開通了五大商路和幾條海路。交通的發展進一步刺激了商業貿易的發展。這一時期日本出現了舉世罕見的農民進城和城市化現象。1720年江戶的人口已達到100萬。相比之下清朝的首都北京在75年後才達到74萬,直到光緒年間才達到108萬。

除了江戶之外日本的大阪也有38萬人口、京都有34萬,而英國倫敦同期的人口為70萬,也不如日本的江戶大。1700年日本有5-6%的人住在1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中,而同期的歐洲只為2%,如果算上人口1萬以上的城鎮,那麼日本的城市化率則達到10%,而同期的清朝僅為6.9%。當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生意剛起步時日本的金剛組已屹立千年不倒,大阪還誕生了世界上最早的大米期貨市場。

早在明治維新之前的1850年日本男孩識字率為45%上下,女孩為13%左右,總識字率不僅超過了當時的清朝,也超過了當時的世界霸主大英帝國。當時的日本不僅在商業貿易、識字率等方面超過了清政府統治下的中國,在對外開放程度上也略勝一籌。儘管當時的日本和中國、北韓等國一樣也實行過鎖國政策,不過這一時期的日本仍保留了四處對外通商口岸。

這一時期對馬藩與北韓貿易,薩摩藩與琉球國貿易關係,鬆前藩與北海道的蝦夷原住民貿易,不過最大的貿易港口還是長崎。當時的長崎不僅是日本最大的對外貿易港口,也是日本了解世界的重要視窗。當時統治日本的德川幕府規定:來日通商的中、荷船隻在進入長崎港時需要向當地的地方行政長官提交有關海外世界情況的報告書。日本通過這些風說書對世界局勢始終保持有一定程度的認識。

由於荷蘭是日本鎖國時代唯一被允許通商的西方國家,所以這一時期日本人把通過荷蘭了解到的西方知識通稱為蘭學。日本的蘭學者最先在醫學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1754年若狹小浜藩的醫生杉田玄白和他的朋友山脅東洋得到京都所司代的允許用死刑犯的屍體進行了一次人體解剖實驗。1774年由杉田玄白成功翻譯了荷蘭語解剖學書籍《解體新書》,書中所使用的“神經”、“軟骨”等詞彙後來還傳到了中國。

1827年日本史上第一部系統介紹西方物理學的書籍《氣海觀瀾》出版,十年後日本史上第一部介紹近代化學的書籍《舍密開宗》出版。《舍密開宗》出版三年後中英鴉片戰爭爆發。由此可見早在中英鴉片戰爭爆發之前日本就先於中國接觸到近代醫學、物理、化學方面的知識。這一時期日本對外部世界的自然地理和人文歷史的了解也比清王朝統治下的中國更為深入。

早在公元1297年以日本津輕地方為根據地的蝦夷管領安東氏就曾一度向黑龍江流域發起入侵。1485年庫頁島的阿伊努族首領曾一度向日本方面貢獻方物。1593年被譽為日本戰國三傑之一的豐臣秀吉正式將阿伊努族聚居的北海道島納為日本領土,同年豐臣秀吉派遣大將鬆前慶廣以北海道島為基地出征庫頁島南端。1635年日本方面派村上掃部左衛門巡視庫頁島。

1644年在鬆前藩的提議下日本方面繪製了《正保御國繪圖》,在這張地圖中首次把北海道及庫頁島等原本由當地原住民居住的地方劃入日本版圖。1679年鬆前藩在庫頁島的久春古丹建造臨時性的漁民居住所並開始與當地阿伊努族居民進行貿易。這一時期明末清初的戰亂使中國明、清兩朝對庫頁島都無暇顧及,日本方面趁機在島上多次進行勘察和冒險活動。

1785年日本德川幕府派遣工部吏山口鐵五郎等5人及隨從人員分兩路勘察千島群島和庫頁島。1790年日本鬆前藩派遣鬆井榦藩和新井隆助到島上窺探並在庫頁島南端設定市集。1792年因海難漂流到俄國的大黑屋光太夫歸國後向幕府彙報了旅途見聞,後來桂川甫周將大黑屋光太夫的所見所聞編為系統介紹俄國政治、經濟、地理、歷史、風俗的《北槎聞略》。

1808年春間宮林藏和松田傳十郎等人奉幕府之命前往庫頁島進行考察。1809年間宮林藏再次對庫頁島進行了考察並沿黑龍江溯流而上,訪問了中國清朝政府設在黑龍江下游德楞的地方政府。事實上這一時期的庫頁島是中國領土,然而清政府對庫頁島的經營管理是相當薄弱的。法理上屬於中國領土的庫頁島就這樣在事實上成為了日、俄兩國爭奪的物件。

1774年繼位的薩摩藩主島津重豪在自家領地創辦了醫學校,後來又建立了研究天文和數學的學校。1851年島津重豪的孫子島津齊彬就任藩主後在今天的鹿兒島市規劃了一片近代化工業試驗區——整合館。整合館曾嘗試仿製反射爐、玻璃、瓦斯燈、水雷、火炮、輪船、紡織機等近代工業產品。如果把日本的近代工業化從整合館時代算起要比中國的洋務運動早十年左右。

1853年美國黑船用炮艦強迫日本打開了國門,七年後日本人駕駛鹹臨丸號完成了橫渡太平洋的壯舉。鹹臨丸是1857年日本從荷蘭購買的一艘小型軍艦。鹹臨丸總噸位不足300噸,只配備有100馬力的蒸汽機,因此只有在進出港時才使用蒸汽,而在航行過程中是藉助風力作為動力的。七年前才見識到美中國人的蒸汽輪船、學習駕駛蒸汽船技術不過五年的日本人就是用這樣簡陋的一艘船橫渡太平洋抵達了舊金山。

日本開國後不僅主動遣使訪問考察歐美國家,還在1862年派出 “千歲丸”號訪華。魏源的《海國圖志》。這次出訪中國的日本考察團中就有後來倒幕運動中的風雲人物高杉晉作。高杉一到中國上海就去書店問有沒有魏源的《海國圖志》,結果被老闆反問:“那是一本什麼書?魏源是何許人也?”就是這本在當時的中國無人問津的書在當時的日本被先後再版20多次,成為明治維新前後日本人了解世界的一個重要途徑。

由此可見中、日兩國在近代史上的不同命運早在明治維新之前就已註定。到了1872年9月明治政府開始正式實施義務教育制度。這儘管比英國晚了兩年,但仍早於法國和美國。到1912年日本的學齡兒童就學率已達98.2%。現在日本已完成小學到初中全面義務教育。現在日本中小學入學率為100%,大學毛入學率為40.3%,受過大學教育的人數佔總人口的比例高達48%,成人識字率近100%。

進入21世紀後的日本在18年間拿了18個諾貝爾獎。2007年至2017年期間日本發表和引用的論文數分別為81萬和972萬。日本最近五年的專利發明專案多達22.4萬件,在專利數量上僅次於美國。二戰並沒摧毀日本戰前在工業、商業、教育等各領域積累的優勢,與此同時戰敗也為日本提供了一次難得的歷史機遇——恰恰正是在美國佔領當局的扶植下日本實現了戰後經濟復興和現代化國家轉型。

正是在美國佔領當局的扶植下日本得以解決戰後初期嚴峻的糧食問題,也是在美國佔領當局的授意下日本的新憲法得以制定,此後日本全體公民無論性別、財富多寡、社會地位首次可以享有平等的選舉權;在沒有律師的即時介入和經過合法的審判程式之前任何人都不會被逮捕定罪;人們不用再擔心無端的搜查,也不會再有人闖進他們家中徵錢、徵糧、徵兵。

1946年10月21日通過的《土地改革法案》使日本的無地農民獲得了祖祖輩輩夢寐以求的土地。毫無疑問這對提升日本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從而推動日本戰後農業的發展起到了無比重要的作用——至少一個立竿見影的效果是:令當時的日本政府焦頭爛額的糧食危機問題迎刃而解;而從更為長遠的視野審視日本的農地改革使日本開始真正邁入發達國家的門檻。

在戰前日本儘管是亞洲首屈一指的工業國,然而戰前的日本農村其實仍是相當落後的,農地改革實際上成為了日本戰後統籌協調城鄉發展的第一個重大舉動。1961年日本又制定了旨在扶植農業生產的《農業基本法》:政府開始有意識為農民提供低息貸款和拖拉機等農業機械裝置。根據日本機械振興協會1964年對2061戶農戶的調查資料顯示:購買農機具的農戶自有資金佔77%。

1960-1970年農村地區的拖拉機、耕耘機數量增加了8倍,農用卡車增加13倍,其他農機具增加了2倍。在農業機械化取得長足發展的同時各種農業協會異軍突起併為農民提供各種技術扶持。土改可以視為是日本實現戰後國家復興的第一步:戰前的日本儘管已是世界主要工業化國家之一,然而在技術上相比歐美髮達國家仍有相當的距離,與此同時日本將國內財富大部分用於擴充軍備進行對外侵略擴張。

所以這一時期日本國內民眾的生活水平同歐美髮達國家比起來實際上相距甚遠。這點在農村地區表現得尤為明顯,正是土改促使日本農村在戰後迎來了轉型發展,縮小了日本國內城鄉區域之間的發展落差。戰後初期日本的工業生產也和農業生產一樣處於一種萎靡不振的狀態。東京大學的經濟學教授有澤廣巳鑑於日本戰後糟糕的國內經濟狀態提出用傾斜生產方式解決當時日本面臨的困境。

有澤廣巳試圖利用當時日本還能動用的為數不多的經濟資源集中於重點行業領域以期實現質的飛躍,說得通俗些就是就是有多少米煮多少飯。1946年8月12日當時的吉田內閣在根據有澤廣巳的傾斜生產方式理念成立了經濟安定本部並將煤炭和鋼鐵列為重點產業,實行低息優先貸款和價格補貼政策:先將全部進口的重油撥給鋼鐵生產部門,再將由此增產的鋼鐵投入分配給煤炭生產部門。

就這樣以相互促進的辦法以期實現兩個產業的迴圈增長,進而再把生產出來的煤炭和鋼鐵分階段投入其他產業部門,以擺脫生產萎縮、供給不足的現狀。1947年日本的煤產量比上年增長了28%,達到2932萬噸;1948年原煤又上升到3477萬噸,比上年增長18.6%。與此同時普通鋼材的產量比上年增長了116.3%,機械工業生產指數比上年增長了71.3%。

由於戰爭的破壞導致日本的對外貿易同農業和工業生產一樣出現了嚴重的萎縮,而對日本這種資源匱乏的島國而言:對外貿易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事實上戰後的日本乃至迄今為止的日本執行的都是貿易立國的基本國策。然而當二戰結束時日本的對外貿易幾乎陷於崩潰的境地——對外貿易的商船隊在戰爭中造成的有形破壞倒在其次,更要命的是日本喪失了貿易市場。

戰前日本對外貿易最重要的兩個物件美國和中國都因為戰爭而走到了日本的對立面,儘管戰後不久日本就得以重新恢復對美貿易,然而中國在幾年後誕生了新生的人民政權。在當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的封鎖遏制政策下日本是不可能同新中國建立貿易關係的,事實上日本自己也追隨了西方陣營這一封鎖遏制政策,這意味著日本失去了戰前相當重要的一個市場。

為此日本政府和商人不得不著手開闢新的貿易市場:這一時期日本主要集中精力於開拓東南亞市場,與此同時他們也加強了同歐洲國家的貿易往來。二戰後形成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陣營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之間的冷戰對峙的國際格局。美國因此決心將日本打造成自己在亞洲封鎖圍堵戰略對手的橋頭堡,正是在這樣的時代大背景下美國對日本的政策由打壓逐漸轉向扶持。

這一時期美國對自己的歐洲盟友推行了馬歇爾計劃以恢復振興歐洲經濟,而在日本道奇路線則應運而生:日元對美元的單一匯率被確定為1美元兌換360日元,這一措施從根本上決定了日本經濟的穩定。道奇宣佈單一匯率後進出口商品實行統一匯率,擴大了日本的進出口貿易,更是有利於日本的出口,為日本的貿易立國奠定了金融基礎。在日本國內經濟學家的傾斜生產方式下生產逐漸恢復了。

然而與此同時通脹問題又日益嚴峻起來。在道奇路線的指引下通脹被遏制住了,卻帶來了近百萬工人的失業問題。1949年9月由於英鎊貶值壓迫到日本的出口,於是日元匯率也隨之下跌。這時日本政府開始認為道奇路線已無法解決日本經濟面臨的新問題,因為這時其他國家的戰後經濟復興都已走上正軌,日本卻依然在蕭條的邊緣徘徊,於是日本政府打算放棄道奇路線而改弦易轍,可美國佔領當局卻不同意。

無可奈何的日本央行和政府只得採取金融緊縮政策,而這使本就不景氣的日本經濟更加雪上加霜。然而就在第二年一切都改變了,因為北韓戰爭爆發了。北韓戰爭中美軍的司令部就設在日本東京,日本成為美國海軍、空軍出擊的基地,同時也是美軍軍需物資的中轉補給基地。一時間軍事訂單如潮水般湧來,而以船舶、鐵路等為代表的交通運輸行業則直接在軍需物資的週轉排程過程中被最大限度地運營起來。

不難想象這些對當時處於蕭條狀態中的日本經濟而言將帶來何其巨大的提振。持續3年的北韓戰爭使日本從美國獲得了高達10億美元的“特需”收入,這還沒考慮到駐日美軍以及其他所有外國駐日機構在日本消費所支付的款項。相比直接的經濟收入而言:駐日美軍以及其他所有外國駐日機構需要日本人為其提供各種各樣的服務,這就為日本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

就業的增長又進一步提升了日本的內需,從而促進了巨集觀經濟的整體發展。整個北韓戰爭期間日本興辦了大量工廠,基本實現充分就業,股票市場也開始回暖,外匯收入猛增,棉紡織品的出口量躍居世界首位。隨後日本開始利用從西方國家引進先進技術與裝置實現了經濟的加速發展。1955年日本政府公佈的戰後《第十次經濟白皮書》中強調:在恢復中求發展的時代已經結束。

以此為標誌日本已走出戰後經濟恢復重建時期,開始真正邁向經濟高速增長時期。這一時期提倡科技創新的呼聲日益強烈。科技立國的戰略就此被確立起來:1955年以後的20年間日本一共引進新技術1.1萬多項。在科技、貿易發展的同時日本的流行文化與其工業製成品一樣開始佔據國際市場:《鐵臂阿童木》、《哆啦a夢》、《七龍珠》等動漫作品是整整一代亞洲兒童的集體回憶。

日本還是全球第二大音樂市場:1988年《北國之春》被中國大陸評為“過去10年最為人們所熟悉的外國歌曲”,與此同時這首歌還在泰國、蒙古、印度、越南、菲律賓、美國夏威夷、巴西唱開,成了一首為15億人所喜愛的歌曲。現在日本的音樂產業每年能創造出近30億美元的產值。現在的日本已發展成為亞洲少有的可以同時利用工業、農業、貿易、金融以及文化產業賺錢的國家。

這一時期日本的經濟發展除了美國的扶持和自身因素之外還得益於一些客觀原因。日本作為一個呈狹長狀分佈的多山地島國、人口多、資源匱乏曾被視為是對經濟發展不利的。然而日本這種地理特徵卻在戰後顯示出一定的優勢:說起日本我們往往只注意到了其37.8萬平方公里的領土面積上缺乏各種資源,卻往往忽略了日本還有31萬平方公里的領海面積、361萬平方公里的漁業水域。

日本的海域面積達到了陸地國土面積的十倍以上,日本因此得以成為全球海陸總面積排名第十三位的國家。事實上日本所謂的資源匱乏更多是就傳統的陸地資源而言的,在新型海洋資源領域日本不僅不匱乏,甚至還是一個世界級的海洋資源大國。呈狹長狀分佈的眾多島嶼之間整合得異常緊湊。本州與四國之間的瀨戶內海最狹窄處寬度僅約10公里,本州與九州之間的關門海峽最窄處僅有1公里。

這就為建設連線各島嶼的交通運輸線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日本海岸線綿長,擁有眾多的優良港灣,而多山地形使日本的城市和重工業幾乎都集中分佈在海岸線上,這就大大方便了用船舶進行大量運輸,在國際貿易日益繁榮的時代日本這種島國優勢就得到了進一步釋放。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世界原油價格每桶僅1.6美元。相對低廉的能源價格對缺乏傳統礦物資源的日本發展重化工業無疑是極為有利的。

從50年代起日本的戰後復興甚至開始對美國構成了一定挑戰:這一時期日本紡織品在戰後經濟復興的大趨勢下開始搶佔美國市場。進入60年代後這一現象已引起美國的重視,最終美國通過限制日本紡織品的法案迫使日本”自願限制出口“。然而在70年代日本的鋼鐵行業取代紡織產業湧入美國市場,於是美國在1977年發起反傾銷起訴迫使日本“自願限制出口”。進入80年代後日本的汽車取代紡織品開始佔領美國市場。

到了80年代末日美貿易戰轉入以半導體及電子產品等高新技術領域。這場日美貿易戰一直持續到90年代。在整個日美貿易戰的過程中日本往往迫於美國的壓力而”自願限制出口“,可日本總是能開發出新產品以替代原有的被限制出口的產品推向美國市場,所以美國壓制日本經濟的預期目標始終難以達到,直到上世紀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後日本經濟對美國所構成的威脅挑戰才不復存在。

1142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司馬懿後代太悽慘....司馬懿死後60年,子孫從皇帝變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