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歎為觀止的“兵馬俑”

從西安東北方向出城約2 5公里,秦始皇陵便出現在眼前。

北面是似銀帶盤繞的渭水河,南面是清秀的驪山。有山有水,山水相連,鍾靈毓秀,果真是一塊上蒼賜予的風水寶地。

從秦始皇即秦王位開始,一項龐大的工程即告開始,那便是修建驪山北麓的皇陵。整整用了37年,這項工程方告完成。正好第37個年頭,秦始皇“預約”死去。

我們不禁驚歎,秦始皇或許早有預感?難怪年紀輕輕的他,一上臺便迫不及待地要修造自己的地下宮殿。

大秦不愧為大秦,嬴政不愧為始皇帝。兩千多年過去了,其手筆依然讓世界驚奇不已。據已經出土的兵馬俑1-4號坑來看,總共八千餘尊兵馬俑,神態各異,個性十足,或虎背熊腰,或濃眉大眼,或面含微笑,或神情拘謹,可謂千人千面,無一雷同。額頭上的皺紋反映了年齡,表情代表著某種語言,如此鮮活地描繪古代中中國人的作品,既是珍貴的史料,也堪稱曠世之作。

秦始皇所要的,本身就是一支真實的“地下作戰部隊”。

一號坑是戰車、騎兵混編的主力軍,二號坑是機動部隊,三號坑是指揮部,四號坑因陳勝、吳廣農民起義尚未完工。歷史學家袁仲一先生形象地將士兵俑的身體特徵分為三類,臉頰胖乎乎的為關中出身的秦士兵,圓臉尖下頜的為巴蜀出身的士兵,高顴骨鬍鬚濃重彪悍體型的為隴東士兵。

這些來自不同地域的軍人,就是秦統一天下後的軍隊。他們中間,可以找到被秦所滅的六中國人,也可以找到匈奴等北方遊牧民出身者。

這些面孔豐富多彩,有大八字鬍鬚與高顴骨之下凹陷形狀,有兩腮收斂、臉頰伸展的特別表情,還有長臉頰眼睛上挑的盔甲士兵……這些特定的面孔,堪稱秦帝國完成統一大業之後,生動的基因庫。

我以為,這些面孔傳遞給我們的資訊應該很多,如果深入研究,一定會找到更多的未知祕密。那些兵馬俑,體格健碩,孔武有力,他們著裝多免盔束髮、著短褐、紮裹腿,穿薄底淺幫鞋,緊繫鞋帶,神情意氣昂揚、剛毅勇武、充滿自信;軍姿整齊劃一,是一支絕對服從的虎狼之師。

不僅僅是人,馬也如此,雄駿的陶馬形體也與真馬大小相似,製作精良,結實飽滿,神態生動。

第一號坑以步兵為主的長方形軍陣,是秦軍的主力部隊。那些輕裝步兵俑,多為弓弩兵,他們揹負矢菔,手持弓弩,可以隨時交替遠射敵人,但因自身缺乏防護能力,故短兵相接時,即迅速撤至陣中或向兩翼疏散,給身後的主力騰出位置。第二號坑以戰車、騎兵為主,以步、弩諸兵種為輔,混編的曲形軍陣,為多兵種混合快速武裝部隊。第三號坑是統帥三軍的指揮部。四號坑是未建成的武庫。

有軍事專家分析驚歎,這些大陣套小陣、大營包小營,營中有營、陣中有陣,通過有機配合,組成了一個可分可合、變幻無常、威力無比的大麴形陣。

龐大的佈局,壯觀的群像,呈現出一種強大的威懾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秦軍的巨大威力,有一個重要的力量源泉——兵器。秦軍兵器製作相當精緻,最為典型的,就是“秦弩”和“秦箭”。秦人裝備的弩箭頭非常大,射程也非常遠,威力巨大。秦箭多是三稜箭頭(擁有三個鋒利的稜角),在擊中目標的瞬間,稜的鋒刃處形成切割力,箭頭就能夠穿透鎧甲,直達人體。

《呂氏春秋》載:“物勒工名。”意思是說器物的製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秦國的軍工管理制度大體分為四級,從相幫、工師、丞,再到一個個工匠,層層負責,任何一個品質問題都可以通過兵器上刻的名字查到責任人。

眾多的兵工廠,能夠按照統一標準大批量製作高品質兵器,秦國金字塔式的四級管理制度無疑是根本保證。

“二十等軍功爵制”壘起一個龐大的帝國

秦帝國擁有同時期最優秀的軍事最高統帥(比如秦始皇),擁有同時期最優秀的戰神(比如蒙恬、王翦),擁有同時期最先進的武器裝備,擁有同時期紀律最嚴明的虎狼之師。

秦始皇的目標十分明確,“凡大秦大軍所到之處皆為我大秦國土,其子民也皆為我大秦子民,毫不例外。”在滅六國、戰匈奴、平百越後半程,秦軍甚至進入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無敵狀態。

秦人自西起勢始,即深染夷風,所治之民又多屬夷狄,因而民風彪悍。戰國時人朱己曾對魏王說:“秦與戎狄風俗相同,有虎狼之心,貪婪、暴戾,好利而無信,不知道禮儀德行。”《淮南子》也認為秦國的風俗是“貪婪凶狠、剛強有力,熱衷於利慾而缺少仁義道德”。

原本秦人就有尚武的傳統。戰國中期,商鞅的出現一定程度上強化了這種傳統。

商鞅變法,軍事上最重要的成就,就是“二十等軍功爵制”。也就是設立二十級爵位,每級都有不同的名稱,其順序從下到上依次是,公士、上造、簪嫋、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長、右庶長、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駟車庶長、大庶長、關內侯、徹侯。

爵位幾乎是用軍功來體現。比如,士兵斬得敵首級一個,即賞爵一級。軍吏所率軍隊若能完成規定任務,軍吏則被賜爵一級。按規定,軍隊攻城能斬獲敵首8000以上,野戰能得到敵首2000以上,就算達到了國家規定的數目,各級將吏人等均可賜爵一級……凡此等等,規定之具體,操作性之強,眾人皆知。

這種用敵人頭顱來邀功請賞的激勵機制,會讓所有秦軍上下熱衷於戰爭。這樣的“目標考核”很明確也很實用,所以每一個上戰場的秦兵,都會睜大血紅的雙眼,嗜血般撲向每一個敵人。因為從理論上說,每個戰場上的士兵都有機會從第一級的公士起,積功直至第二十級的徹侯。

在耕戰為本的大秦帝國,爵位是一個人身份地位的重要表徵,與政治地位、經濟地位緊密聯絡在一起。如果想要優渥的生活,每增加一級爵位,就可以從國家那裡得田地一頃、宅地九畝。如果想要光宗耀祖,也可以根據級別換來相應的官職,比如若爵位是第一級的公士,可以為50石之官,若爵位是第二級的上造,可為100石之官,若爵位是第五級的大夫,可為縣尉,並得到6個奴隸的賞賜等等。有爵位者還擁有使無爵位者作為其“庶子”來為其服役的權利,每級爵位可以向國家申請一個庶子……

不僅如此,還有更多更吸引人慾望的刺激。比如,如果你犯了罪,同樣可以提供庇護。若同犯一種罪,公士以下要判四年,而上造只判三年。上造以上爵位的人犯罪,只受降級處分,而一級以下爵位的人犯罪就要被奪爵……那些立了戰功的人即使死了,也能享受世人的崇敬。秦帝國素以嚴法著稱,於芸芸眾生而言,這樣的“折算”很有市場。

有了“二十等軍功爵制”作後盾,整個帝國的一切功名利祿都有了具體的量化。從一個小兵晉爵到將軍、後被封為武安君的秦將戰神白起,就是一個極好的榜樣,他的崛起成為所有秦兵在戰場上最大的動力源泉。

對於一個普通老百姓而言,功名利祿都可以在戰場上收穫到,那為什麼不拼死一搏呢?對於秦帝國而言,這無疑是最好的戰爭動員令,每一個人都渴望著戰爭,豈有不贏之理?

軍令如山,誓死前行;將行令止,鼓鳴兵進。

“二十等爵”規定十分直接和明確,是否被授予爵位,完全取決於一次戰鬥下來,你能夠從敵人的脖子上取回幾顆腦袋,這就叫作“首功”(首就是頭顱)。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在戰場上,秦軍看到敵人就像餓狼看到獵物一樣,會兩眼綠光,大叫著奔突過去。

《史記》甚至記載,戰場上還出現為了爭奪敵人首級,秦軍自相殘殺的情況。

大秦帝國就是一輛體型巨大的戰車,無論君王還是百姓,都被綁上了這架高速行駛的戰車。戰爭,某種程度上講已經成為秦帝國的全部。

107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納粹為何能上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