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1858年11月8日——中國與英國簽訂不平等條約《中英通商章程善後條約》又稱《中英通商章程》,為《中英天津條約》 的補充條款。

現在越來越多的公開資料已經證明,第二次鴉片戰爭跟清政府一系列不懂外交的操作有很大關係,當然這肯定不是給英法列強洗地,因為事實是無可爭議的,但清政府當時的外交問題,也的確給了我們很多思考。

虎門銷煙

比如說,第一次鴉片戰爭後,《南京條約》中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允許英人居住並設派領事,英中國人以為簽約之後萬事大吉,可以了,有政府間的條約了,但事實是,像廣州,本來是最先跟外中國人接觸的地方,十三行嘛,但外中國人想進入城市,門都沒有,首先原來打過仗嘛,老百姓更加抵制,黃頭髮藍眼睛這些人是來欺負我們的,想進城不行,其次當地官員相互踢皮球,都推脫著不給辦,還要一層層彙報勘合,而清政府根本不搭理這份條約,也不下發檔案,官員之前來回踢皮球本來是晚清官場的慣例,但這讓英中國人異常上火,怎麼辦,等待時機,後來英法列強直接以馬神甫跟亞羅號事件為藉口,開始第二次鴉片戰爭。

時為廣東巡撫的柏貴與英國公使巴夏禮合影

按說1858年簽訂《天津條約》,後又簽訂了補充條款,可以了吧,幹嘛還有後來的火燒圓明園呢?還是外交問題,這期間發生了清朝外交史上著名的“巴夏禮事件”,事件起因是,《天津條約》及附屬條約簽訂之後,需要到北京進行換約,簽約時沒問題,然而第二年,咸豐皇帝反悔了,死活不允許英法進入北京城,原因很簡單,老問題,外中國人見了皇帝跪是不跪?來了之後走是不走?1860年,英法再次宣戰,聯軍登陸天津,抵達通州,兵鋒直指北京。怎麼辦,趕緊談判吧,可誰知清政府在談判中突然翻臉,扣押了巴夏禮及使團一行39人,結果惱羞成怒的英法聯軍很快攻入北京,佔領圓明園,等這39名人質被歸還時,生還的人還不到一半,其餘全部被折磨致死,甚至泰晤士報記者被肢解成七八塊,隨後就出現了火燒圓明園。

外交上的任性,導致了巴夏禮事件,給火燒圓明園添加了一個藉口

清政府扣押作為談判代表的巴夏禮使團,是近代中外戰爭史和外交史上非常罕見的事例。中國自古就有“兩國相交,不斬來使”的傳統,巴夏禮等人作為談判代表被扣押、並殘酷折磨致死多人,不能不說是清政府的外交問題。在當時兵臨城下且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清政府的這種做法對中國沒有任何益處,只不過是給侵略者又提供了一個施展暴行的藉口而已。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問題來了,此時的清政府為何在外交上,總讓人感到莫名其妙,要知道清朝皇帝歷來喜歡跟外中國人交往,湯若望,南懷仁,郎世寧等很多傳教士甚至得到清朝皇帝的重用,康熙本人對物理數學天文等相當熱衷,雍正更是在歷史上留下了最多的Cosplay畫像,多虧了郎世寧,我們才能一睹乾隆真容,按說清朝皇帝對外中國人的了解並不差呀,但為什麼到了道光咸豐年間,皇帝卻沒有了這種認識?至於外交方面,康熙年間簽訂有《中俄尼布楚條約》,劃定中俄東段邊界;雍正年間簽訂了《中俄恰克圖條約》和《中俄布連斯奇界約》,在邊防問題上,清廷從皇帝到大臣一向強硬,為什麼後來變得稀裡糊塗呢?

頭戴西方髮套,身著外國服飾的雍正皇帝

至少有這麼幾個事情影響了清朝後代君主。

首先,清朝入關後,順治,康熙極為重視明朝滅亡的原因,也很重視明朝歷代的國策,尤其是明朝永樂至正德年間,鄭和七下西洋,帶回了大量資料,但也耗費了明朝大量國力,後來明憲宗年間,大臣劉大夏將資料付之一炬,以防皇帝“空耗國力”;再後來又因為朝貢體系勘合貿易而大量出現“倭寇”,清朝皇帝更加堅信, 閉關鎖國是國策。

鄭和七下西洋的同時,給明朝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第二,康熙六十年釋出《禁教令》,“以後西洋人在中國行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這道聖旨一發”,從此,西方傳教士只可以來中國居住,但傳教不行。這個政策因為算祖制,一直到鴉片戰爭,都是清朝的基本國策。但康熙也是有他的原因的,1719年,即康熙58年,羅馬教皇派出大型使團到訪中國,要求貫徹教條的命令,比如禁止祭祖,拜孔子等,赤裸裸的文化衝突,最後徹底惹惱了康熙。

羅馬教廷的自大徹底惹惱了康熙,拒絕外中國人傳教成為國策

第三,乾隆年間,英國派出馬嘎爾尼使團帶著極大熱情來訪,欲通過談判開啟中國市場,但自大的乾隆皇帝使中國喪失了一次與近代工業文明接觸,認識世界,改變封閉狀態的良好機遇,而乾隆皇帝竟讓使團大搖大擺地穿越中國腹地,再從廣州離開,這也讓西方列強認識到,清政府似乎沒有表面上的那麼強大,給後來的鴉片戰爭埋下了禍根。而“天朝上國”的“無所不有”跟“蠻夷外邦”的“奇技淫巧”在官場盛行,幾乎無人願意委身涉外事務也造成外交人才匱乏。

使團翻譯,時年13歲的小斯當東就是在1840年極力主張對中國使用武力

有種說法叫,清朝無昏君,但後期幾乎全是庸君,從英明偉大到一事無成,在經歷了“家道中落”的嘉慶道光兩朝,咸豐皇帝更是把庸君發揮到了極致,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中國的有識之士才開始真正覺醒,清廷也迫於壓力開始洋務運動,派遣留學生,創辦新式學堂等等,之後也才有了郭嵩燾,曾紀澤,張蔭桓,鄭藻如,樑誠,伍廷芳,胡惟德等一批真正懂外交的人才,只是,外交水平的背後,需要真正的實力支撐。兩個國家如果實力差不多的話,那麼,外交就是一種力量。但如果實力相差懸殊的話,國家的力量,就是最好的外交。

186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撲朔迷離的“滇國”和“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