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近日聽說了一部奇書,名字叫《秦檜大傳》,作者咱們不說了,但是其觀點特別鮮明。書中從始至終都貫穿著,對人民印象中賣國賊秦檜的歌功頌德。比如本書的開頭便寫道:“謹以此書紀念南宋傑出政治家、思想家、戰略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救時真宰相秦檜誕辰九百三十週年!”可以說,這種說法是足夠雷人的。鄙人才疏學淺,意志極為不堅定,不想看這種書給自己的知識體系添亂。所以在這裡,只能通過自己的一些淺學,討論一下我對秦檜的看法。

岳飛墓前的五位奸賊銅像

秦檜功過到底如何評述

要評價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到底是功是過,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此人的行為結果對自己所代表的集團是否有利,或者說,是對己方更有利還是對敵方更有利。那麼我們來看看秦檜的最主要事蹟:促成紹興和議。對他的功過評述,幾乎全部是圍繞紹興和議來的。那我們就來看看紹興和議的具體條款,是對大宋有利還是對金國有利!

紹興和議時的中國地圖

現在,紹興和議的盟書原文早就已經失去,只能通過史書上的個人傳記來大致還原。據《金史.完顏宗弼傳》記載:“皇統二年(即紹興十二年,公元1142年)二月,宗弼朝京師,兼監修國史。宋主遣端明殿學士何鑄等進誓表,其表曰:‘臣構言, 今來畫疆,合以淮水中流為界,西有唐、鄧州割屬上國。自鄧州西四十里並南四十里為界,屬鄧州。其四十里外並西南盡屬光化軍,為弊邑沿邊州城。既蒙恩造,許備籓方,世世子孫,謹守臣節。每年皇帝生辰並正旦,遣使稱賀不絕。歲貢銀、絹二十五萬兩、匹,自壬戌年為首,每春季差人般送至泗州交納。有渝此盟,明神是殛,墜命亡氏,踣其國家。臣今既進誓表,伏望上國蚤降誓詔,庶使弊邑永有憑焉。’”

這裡可以得出以下幾條結論:

宋朝對金稱臣!現在一些人可能不在乎名分,但是在古代,在大宋,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稱了臣,既代表著大宋失去了自己的獨立性,成為了金國的附屬,連帶著所有漢族人都要比金中國人在身份上矮上一截!這一點上失去的可不僅僅是臉面,而是整個漢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割地!東以淮河中流為界,西以大散關(在今陝西寶雞西南)為界,南屬宋,北屬金,割唐州(今河南唐河)、鄧州(今河南鄧縣),以及商州(今陝西商縣)、秦州 (今甘肅天水)的大半予金;這一條,直接把紹興十年、十一年兩年間,南宋將士浴血奮戰所奪回的疆土全部又還了回去,而且還讓南宋失去了組建騎兵所需要的天然馬場,等於變相消滅了整個南宋騎兵。這一條,還讓以後的百年間,南宋再面對江北政權時,只能以步兵去死磕。

浴血奮戰的大宋士兵

賠款!宋每年向金納貢銀、絹各二十五萬兩、匹,從紹興十二年開始,每年春季送至泗州交納。賠款算是最為影響最少的條款,從宋遼的澶淵之盟看,宋朝掏出這些錢應該是不成問題。但是別忘了,前面還有一句:“每年皇帝生辰並正旦,遣使稱賀不絕。”每年金朝皇帝生日,禮物是不能少的。再加上給金國貴族的一些賀禮,數量恐怕早就不是歲貢銀子的數量了。這些都是南宋百姓的血汗錢,直接送人總歸是有些不厚道。

除了以後三條,還有一條用邏輯推理推出來的隱藏條款:殺岳飛,換趙構的母親韋賢妃迴轉南宋。

可以看出,紹興和議,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所有便宜都被金國佔盡,留給宋朝的,只有附庸國的義務。那麼,即使紹興和議是在宋高宗的主導下完成的,那秦檜作為此時的宰相,能夠讓紹興和議誕生而不加阻止,不知道他這位政治家背後的國家,是宋朝還是金國。

秦檜如此結束戰爭,是否真的是因為打不過?

按照近些年一些人的想法,南宋的軍事力量軍事力量已經爛透了,如果和金國繼續打下去,最後只能是國破家亡。但是事實是否真的如此?

南宋初期,確實打過一些敗仗,比如說發生在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的富平之戰。但是之後,在名將吳玠的堅持下,南宋贏下了和尚原、饒鳳關、仙人關三場保衛戰,蜀地固若金湯,金兵已經無力再從長江上游南下進攻。

吳玠像

到了長江正面戰場,金兵更加談不上優勢。且不說黃天蕩一戰,韓世忠險些斬殺完顏宗弼(金兀朮)的勝利;也不說紹興四年(公元1134年),岳飛北伐偽齊、收復六郡的功績。單說紹興十年,完顏宗弼撕毀和約、大舉南侵這一年,南宋軍隊先是劉琦在順昌取得保衛戰勝利。之後又在各處展開防守反擊,張俊攻克亳州、王勝攻克海州,張浚在長安,韓世忠在泇口鎮都取得了勝利。尤其是岳飛,在郾城之戰中取得大捷,一直追擊到距汴京僅四十五里之遙的朱仙鎮,險些擒獲完顏宗弼。

可以說在這一階段的宋金戰爭中,當年的女真鐵騎已經不復當年之勇,在各個戰場全線潰敗。更不要說這一時期,江北的民間抗金武裝也是風起雲湧,金中國人在中原可謂是四面楚歌。如果此時不是秦檜力主撤軍,南宋將戰線推到黃河附近並非不可能!這一段歷史,在《宋史.秦檜傳》中寫得明明白白:“諸將所向皆奏捷,而檜力主班師”。如果沒有過硬的史料推翻這種說法,筆者覺得,秦檜的這口賣國求榮的鍋,是無論如何也甩不出去的。即使他的身後,真正對金中國人搖尾乞憐的是宋高宗!

秦檜反對戰爭,是否真的是想要造福蒼生?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中原的百姓,是在宋朝時生活更好點兒,還是在金人統治下生活更好點兒。這一點。筆者才疏學淺,沒有找到相關史料相佐證。但是有一點旁證,我覺得可以說明問題:金國119年的持續時間裡,其統治區域內的底層人民反叛基本上就沒有斷過,甚至到最後其規模和戰鬥力,已經達到了左右宋金戰爭勝負的程度。後來蒙古大將木華黎之所以能在中原呼風喚雨,就是因為其收編了大部分的反金武裝。而反觀大宋,人民生活富足已經是公認的了,即使如方臘、宋江等人發起的著名農民起義,其規模始終有限。由此可以想見,中原人是在宋朝時好過,還是在金朝時好過。

古代畫作上富庶的大宋

那秦檜反戰,到底是什麼原因?我們可以從《宋史.秦檜傳》中看出端倪。秦檜的墮落,首先是從給完顏宗弼的哥哥完顏宗翰(《宋史》中稱粘罕)賄賂開始的(“檜以厚賂達粘罕”《宋史.秦檜傳》)。之後,秦檜成為宗翰叔叔完顏昌(《宋史》中稱撻懶)的手下,並且在建炎四年,拉家帶口地回到南宋。當時他自己的說法是“殺金人監己者奔舟而來。”,可有人提出疑問,怎麼那麼多被俘的官員,只有秦檜逃了回來?另外還有兩點疑問:“又自燕至楚二千八百里,逾河越海,豈無譏訶之者,安得殺監而南?就令從軍撻懶,金人縱之,必質妻屬,安得與王氏偕?”最後,《宋史》的結論是:“蓋檜在金庭首唱和議,故撻懶縱之使歸也。”

也就是說,秦檜是帶著幫金人議和的使命,被完顏昌放回來的。所以和他見面之後,同樣想要議和的宋高宗迅速扶秦檜上位,協調兩邊的議和工作,這才促成了紹興八年,兩國的第一次合議。這次合議比起後來的紹興和議還要好一點,至少陝西、河南之地被要了回來。

可是兩年以後的紹興十年,完顏宗弼殺完顏昌,大舉進攻南宋。當金兵打下河南之後,宋高宗也只能表明態度,下詔怪罪完顏宗弼。而此時的秦檜,突然變得主戰了,“今兀朮戕其叔撻懶,藍公佐歸,和議已變,故贊陛下定吊伐之計。願至江上諭諸帥同力招討。”從記載可以看出,秦檜的主戰理由是完顏宗弼殺了完顏昌,也就是說,殺了秦檜的老上級!

驍勇的金兀朮

到了這裡,秦檜到底忠於誰,已經不用再說了。他是金國間諜的可能性,比他是大宋忠臣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而且,從後來紹興和議的結果來看,南宋最後也沒有再要求河南之地,完顏宗弼並沒有為自己的貿然進攻付出代價。由此可見,秦檜和宋高宗對於議和本身的興趣,遠遠高於對領土的興趣。所以,別再說什麼他造福蒼生,他造福的,只有宋高宗和自己。

總結

以上,是筆者根據宋史,對秦檜的歷史形象進行一個考編。個人認為,他的形象已經被基本固定了。《秦檜大傳》的作者除非有過硬的史料來否定掉《宋史》,否則不管怎麼解讀,都沒法讓人得出秦檜是“造福蒼生的救時宰相”這一結論!近些年,很多人片面的強調戰爭對個人的威脅,認為打仗就是對人命的不負責任,這其實是很錯誤的!一個民族的延續,不僅僅要靠人民生命的延續,還要靠民族文化的延續!元朝和清朝兩次非華夏民族的統治,給中國的傳統文化帶來了多大的傷害?任何人都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說抵抗侵略者會對百姓的生命造成危險。但是危險就可以不抵抗嗎?抗日戰爭十四年,多少仁人志士為了國家民族犧牲生命,他們的貢獻是不是不如不抵抗的汪精衛?別人的觀點我管不了,但我個人的結論已經很清楚。

法國文豪伏爾泰說過:“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力!”這句話我非常欣賞。但是,有權利也請不要胡說,畢竟一個正確的歷史觀,對一個民族來講至關重要!

參考資料:

《宋史.秦檜傳》

《金史.完顏宗弼傳》

58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好物分享|朱棣手下的王牌大將,護主而死,讓朱棣感到前途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