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師開封城內,有一個身歷五朝的宦官,名叫李繼美。他從五代後唐時就入宮做內侍,直到後周顯德初年,累功遷升為御廚都監。建隆元年(960)正月,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做了宋朝皇帝后,李繼美又轉而成為了趙匡胤的宦官。短短的五十年內,風雲變幻,五朝更迭。李繼美雖未改變自己的宦臣屬性,但卻積累了豐富的侍君經驗。不論誰做皇帝,他都恪守宦職,恭奉如一。奉侍宋太祖沒多久,就討得太祖歡心,屢得嘉許。
宦官雖有職位高低之別,但他們統一的服裝顏色為金黃色,這是區別其他文武百官的特殊標誌之一。只有少數功績顯著的宦臣,才偶爾賜給別色衣服。一天,趙匡胤高興之餘,特賞賜李繼美紫色官服一套。繼美雖受寵若驚,但卻有心計,急忙跪下叩頭謝恩,並乘機向宋太祖提出讓養子襲職的申請,他懇切地說∶“蒙聖主厚愛,臣當效犬馬之勞。怎奈奴才我已經風燭殘年,恐怕侍奉陛下的日子已經屈指可數了。為了報答陛下的巨集恩厚德,臣願將養子神福薦給陛下為僕。神福年已十四,雖不敢說機敏絕倫,但天資聰明,自幼在家習學宦臣禮節,舉止如規。若能再受陛下栽培,想必會有所成。”太祖正在興頭上,當即應諾了繼美的要求。
第二天,李神福在其父的帶領下走進豪華巨集偉而又陰森靜寂的皇城內,到內侍省報名更衣,等待分配工作。當時在太祖身邊侍奉的宦官已不缺額,加上神福年齡尚小,因此,就讓他到晉王趙光義府邸服職去了。從此,李神福踏上漫長的宦途生涯。
初入晉王府,李神福牢記父親的諄諄教誨,言談舉止,格外小心謹慎。所以,李神副雖然年齡小,辦事卻機靈敏快,很少出現疏漏差錯;而且還能察言觀色,隨機應變。數年之後,便得到趙光義的信任,每遇機密要事,常交付神福辦理。
在976年十月的斧聲燭影事件中,宋太祖暴卒,趙光義代兄稱帝。神福隨太宗移居皇宮大院,憑資歷擢升入內高品。
太平興國四年(979 年)正月的一天,李神福奉旨通知幾個重臣進殿議事。及臣僚到齊,宋太宗以徵詢地口氣說∶“我欲徵太原,滅北漢,不知諸臣有什麼看法。後周世宗與我太祖先後親征太原,都損兵折將,無功而返。是當時兵力尚弱呢?還是太原城堅不可摧呢?”
樞密使曹彬早知太宗有心征伐太原,便鼓動宋太宗北伐。而李神福本就是靠主子寵信才能發跡,所以他知道太宗的心意後也在一旁連聲稱是。但宰相薛居正等人卻認為滅北漢的時機還不成熟,不過皇帝心意已決,誰都改變不了。
在這次戰爭中,北漢兵屢屢敗北,太原城已危如壘卵。太宗親手擬了一紙詔書,勸北漢主不要再負隅頑抗。李神福攜詔書衝至城下,高呼北漢守臣出城接詔。可是,北漢守軍卻拒之不受。無奈,神福只好如實回稟太宗。太宗大怒,在神福等人的擁護下親臨城下,列陣督戰。弓弩齊發,城頭上集箭矢如鵝毛。神福揚鞭催馬,縱馳於太宗行宮與圍城諸將陣地之間,不時傳遞太宗的攻城方略。耳邊鼓角相聞,頭上亂箭橫飛,腳下屍體縱橫,可神福卻毫無懼色,每次都出色地完成了宣詔任務。五月間,太原終被宋軍攻克,後漢主劉繼元素服出降,犒賞將士從官之際,神福也被遷為內侍殿頭。
太平興國六年(981 年),李神福春風得意,連連晉級加官。他先由殿頭升為入內內侍省的高品押班,繼而又從押班升為副都知,再遷則為都知,專門負責管理太宗近身的宦官。隨著職位的升遷,李神福工作更加積極負責。至淳化四年(993年),神福則轉職出黃門序列,遷為崇儀副使,主管皇城司事務。不久又加職宮苑使,兼管皇宮園林修飾。
宋太宗理政之餘,研習書法是其一種特殊愛好。李神福熟悉太宗的練字規律,每天不等吩咐就備好紙、洗好筆、研好墨。及太宗臨案時,神福不但躬親站在案旁潛心觀看,還不時就某字、某點、某鉤的姿態走勢加以評說。練字之後,太宗常把自己的書法副本賞賜給神福。作為御筆之作,神福當然求之不得。久而久之,神福竟積存了許多太宗書法真品,他精心裝裱珍藏,視為家寶。對此幸事,朝中大臣也常常自嘆不及。
997年,宋太宗已重病纏身,神福晝夜守候在御床前,奉食進湯,召醫煎藥。每付藥煎好後,神福都要先親口品嚐,待證明安全無毒之後,才讓太宗慢慢嚥下。但是,自然規律無法抗拒,宋太宗仍被死神召喚而去。
太宗死後,真宗即位。以神福侍奉太宗之功,遷官皇城使、內侍省入內內侍都知,遇領恩州團練使。為了祭奠太宗,擇畫師畫一副太宗遺像,並讓李神福立侍一旁為陪。
內侍省的太監們天天生活、服務、活動在皇帝、後宮及大臣之間,不少人自覺或不自覺地捲入爭權奪利的矛盾與鬥爭之中。因此,管理太監是一件很棘手的差事。李神福任內侍都知沒多久,就產生了厭倦情緒,主動上表,以力不勝任為辭,請求真宗免去這個被許多宦臣們垂青的職務。真宗對此舉頗加讚賞,以特恩例由皇城使遷為昭宣使,管理皇城司,將皇城一側的一處官舍賜給神福,並派工匠做了精心修繕。
鹹平二年(999 年)深秋,真宗準備在京城東郊舉行規模空前的閱兵式,李神福受命為大內都部署,全權負責安排真宗的起居行止程式。經他精心操辦,各項儀式都進行得井然有序。因此,當年冬天真宗巡視河北大名時,又命神福與王繼英同為行宮使,負責來往途中的生活住宿等事務。
鹹平四年(1001年)始,李神福承命督建“含光殿”。選木採石,繪圖揀匠,他都細心過問。待大殿落成後,氣勢巨集偉,金豐生輝。真宗駕臨視察,感到十分稱心如意,當即重賞了李神福,稱讚他督導有功。
景德元年(1004年),李神福又兼領親王諸宮使。兩年之後,晉升宣政使。這個頭銜在真宗朝之前,不僅屬特恩遷轉之列,而且是內侍們特恩遷轉的最高職位,獲此職位者,寥寥無幾。到了真宗謁拜陵寢時,又讓神福任行宮使。真宗巡幸至西京洛陽,設宴招待朝野宿臣。宴會亦讓神福督辦,山珍海味,名酒佳餚,豐盛無比,完全迎合了真宗歌舞昇平的虛榮心理。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正月,真宗為了粉飾太平,在王欽若的縱容下,自欺欺人地導演了降“天書”的鬧劇。為了防止有人走漏風聲,真宗特令神福遵選五六名可靠的親信內侍參與此項活動。神福對聖上的意圖心領神會,除推薦其弟李神祐之外,又選了劉承珪、鄧永遷、石知順、張景宗、藍繼宗數人,分別負責呈報訊息與奉迎"天書"等項工作。經過精心籌劃,順利地完成了"天書"制、降、報、迎、讀等設計程式。神福並代真宗籌辦了為京師百姓舉行的盛大賜宴,表示大宋王朝已進入千載難逢的極樂盛世。
同年三四月間,宋廷上下又積極籌備真宗東上泰山封禪一事。宰相王旦為封禪大禮使,副相王欽若為經度制置使,馮拯、陳堯叟為分掌禮儀使,三司使丁謂為計度財用使,李神福受命協助曹利用經度封禪道路與行宮設定。六月酷暑,神福等內侍與文武大臣在崇政殿和真宗一遍又一遍地演習封禪儀禮,一個個累得汗流浹背。十月間,神福充行宮使,隨威武壯觀的封禪人馬由京師出發,歷時十七天來到泰山腳下。封禪禮進行完畢後,真宗大赦天下囚徒,從官一併進秩。可是,神福已為宣政使,達到特恩遷轉的最高階。因此,又特置宣慶使名額授於神福,讓他遙領昭州防禦使,實職是負責禁衛侍卒的管理。
大中祥符三年(1010 年),李神福病死於任上,時年六十四歲。宦途上,李神福一帆風順,步步高昇,在中官輩內屬於令人羨慕的佼佼者。性格的和易與宦臣職業的磨練,使李神福格外寬容通達。當時,同輩有一個叫衛綜欽的,其職位在神福之下,但此人苛愎少恩,與神福發生矛盾,多次當眾侮罵神福,同列都感到氣憤,可神福卻避而不聞。不過,神福掌管三班多年,內臣敘遷之際,時有人前往賄賂,以求速遷。不論禮物輕重,神福常納之不拒。為此,知情者在背後譏諷他不能廉潔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