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遣職務”取代正式職務、而正式職務又演化為“位階標誌”,是官制變遷的一種迴圈。
向朗是向寵叔父,相府長史(幕僚長),可以視作丞相幕府的核心人物。
值得關注的地方、在於向朗的履歷變化。這個變化清晰反映出蜀漢政權中“將軍號”的虛職化、位階化。
街亭之戰(228)馬謖戰敗逃亡,向朗知情不報。諸葛亮恨之,削其爵位。
亮死,向朗遷“左將軍”。但在任不典事,卻潛心經傳、刊校雜書,“悠遊無事三十年”。直到八十歲去世。
亮卒後(朗)徙左將軍,追論舊功,封顯明亭侯,位特進。自去長史,優遊無事垂三十年,乃更潛心典籍,孜孜不倦。--《蜀書十一 向朗傳》
左將軍本是顯職。向朗在左將軍任上、不典兵、不典事,反而悠遊閒散,醉心雜務;可知彼時“左將軍”已經完全淪為虛職。
如果從向朗案例出發,會發現蜀漢建國伊始,“將軍”便已失去其“將軍(統帥軍隊)”的作用,反而演化為“表示朝班位次”的特殊標誌。
換言之,蜀漢之將軍,與軍務已經無關,而是“品級地位”的象徵。
本文共 5200 字,閱讀需 10 分鐘
將軍號的變化蜀漢的將軍號無關職位、而表品級。
蜀漢政權的將軍號、取代兩漢的“俸祿秩階”(即XX石糧食代表的俸祿)成為全新的官階標誌、有其特殊之處。
注:關於蜀漢“將軍號氾濫”的具體原因,我之前另有文章詳述。
簡言之、即劉備入川之初(214)、因地盤有限,郡守、令長的數量無法滿足各個派系,故利用“無定員限制”的雜號將軍,大封群臣,以此籠絡人心。
兩漢的“俸祿秩階”有中二千石、(真)二千石、比二千石、千石直至六百、四百乃至更低。級別劃分相當粗放。
大抵對應“公卿、重號將軍”(萬石至中二千石)、“郡守、雜號將軍”(二千石)、“宦皇帝者”(比二千石)、“上公幕府長史”(千石)、“縣令/長”(六百、四百石)等等。
注:“宦皇帝者”可以理解為“皇帝的親隨使喚人”。類似侍中、尚書、常侍,都屬於“宦皇帝者”。
魏晉將其重新擬定為九品,大約與彼時的“九品官人法”有關。
蜀漢自詡“承襲漢祚”,不用九品制度。故選擇其他手段,劃定官僚品級。
蜀漢選擇的方式、便是利用“將軍號”來表示品級。
按漢制、除“重號將軍”位在公卿之列,其餘偏裨雜號一概按“二千石”處理。
問題是、兩漢對外作戰的“時間比例”相對較低、將軍並不常置。有事臨時任免、戰罷收繳印信。
將軍,不常置。本注曰:掌征伐背叛。--《後漢書 百官志》
將軍印號,出征授予,戰罷收繳
但東漢桓靈以降、幾乎無歲不災、無年不亂,無論是“對外征伐”(羌胡)還是“對內鎮壓”(太平道),戰爭頻率已經大大增加。
從數量上看、東漢末期將軍稱號激增。而蜀漢一國的“將軍名號”(62種),數量便已超過西漢(47種)、直逼東漢(75種)。如果考慮到蜀漢立國不足半個世紀、比例可謂驚人。
注:數字引自洪武雄《蜀漢政治制度史考論》甲篇第一章。
因此,漢制裡秩階統一為“二千石”的偏裨雜號,實際不可能“在地位上真正相等”。
雜號將軍高於偏將軍、偏將軍又高於裨將軍、已是人所共知的事情;而部分雜號,也逐漸演化為重號。
比如曹魏的四徵、四鎮將軍,往往身兼督軍職務,鎮守各方。徵西都督雍涼、徵南都督荊豫、徵東都督徐揚、鎮北都督幽冀(所謂河北諸軍事)。案例極多,不再贅述。
蜀漢的雜號將軍,與曹魏名稱相似、但位階差異極大,自成系統。
比如曹魏的“四徵將軍”,擬於四方(前後左右),位逼上公;但蜀漢的“四徵將軍”卻地位最低(“徵鎮安平”當中),僅僅擬於九卿。
魏蜀之“雜號大將軍”亦有不同。
曹魏之“雜號大”,表“資深”之意;在職長久、居官有功即可晉升(如“徵西將軍”晉升為“徵西大將軍”)。蜀漢之“雜號大”則無關資歷,另有升遷次序。
左將軍的特殊含義“左將軍”是分析蜀漢官制位階的重要線索。
向朗在左將軍任上、悠遊無事三十年,極為刺眼。
這幾乎是擺明了告訴讀者,蜀漢的將軍號、已經徹底虛職化。
理由顯見。
按兩漢制度、左將軍秩階“中二千石”,擬於九卿。按蜀漢制度、則更加尊貴。
因為劉備昔日即“左將軍”。且因建安四年(199)曹劉決裂、故劉備不可能再得到漢廷任免的正式職務。“左將軍”也便成了劉備僭越稱王(219)之前的唯一軍職。前後達二十餘年。
注:劉備另有漢廷正式封號“豫州牧”。但豫州在曹操手中,其不過遙領而已。
雖說劉備身上還揹著各路軍閥“相互表奏的偽職”(比如荊州牧、司隸校尉、大司馬等等),但那些頭銜不過是“橡皮蘿蔔圖章”,一錢不值。
劉備入許縣,受封左將軍
隨著時間推進,劉備集團內部、“左將軍”的地位便越來越高。
從魏黃初二年(221)夏四月的《稱帝勸進表》中,可以清楚看到、漢中王國系統內、“安漢將軍”糜竺,班在太傅之下、九卿之上。
太傅許靖、安漢將軍麋竺、軍師將軍諸葛亮、太常賴恭、光祿勳黃權、少府王謀等上言……--《蜀書二 先主傳》
太傅屬於“師傅保”系統,班在上公之上;而“安漢將軍”緊隨其後;凌於九卿;可知“安漢將軍”位同三公。而糜竺的“安漢將軍”是劉備入蜀後授予的(214),彼時劉備還未稱王,官止“左將軍”。
由此可知,蜀漢政權內,左將軍>安漢將軍≈三公。
邏輯也很好理解。
劉備既然是左將軍,為了自抬身份,自然要把左將軍的地位搞得特別高,不然便“難以服眾”。
向朗作為丞相府“居府長史”、本身就是幕府的“二號人物”,位在群僚之右。犯了路線錯誤後,被重新啟用為左將軍,位同三公也並不奇怪。
奇怪的是、向朗掛著“至尊至貴”的重號將軍頭銜,卻悠遊閒散、不典軍政,反而醉心典籍、研習雜務,長達三十年。
須知向朗出任左將軍時,諸葛亮已死,無所謂“受到鉗制”云云。
可知彼時“左將軍”已不再是軍職,而是位次的象徵。
“名實分離”的將軍號與曹魏不同,蜀漢的大部分將軍、是不領兵的。
曹魏的“將軍”有領兵職責,另有“軍師系統”安置“策劃士”。蜀漢則正好相反、“將軍”表示朝班位次,與領兵打仗無關;“軍師系統”反而取代了“將軍號”,成為領兵者的“職務”。
關於蜀漢內部將軍號的“猥濫”與“脫節”,雖然我在之前文章已有述論,此處還是再簡要介紹一下。
(1)談客三人組
著名的“談客天團”,糜竺、孫乾、簡雍。此三子大抵從未領兵,長期充當周旋往來的說客,分別被授予“安漢將軍”、“秉忠將軍”、“昭德將軍”。按記載,皆位在卿上(中二千石)、擬於三公。
同時、李嚴、廖立等人的雜號將軍,亦班在五校尉(比二千石)之下。
(廖)立隨比為將軍,面語臣曰:“我何宜在諸(雜號)將軍中!不表我為卿,上當在五校!”--《諸葛亮集》
可知兩漢同秩階的“雜號將軍”、在蜀漢已經分化為不同的品級、位次。
(2)賴恭
鎮遠將軍賴恭,班在四徵之下、揚武之上,大抵處在九卿級別。
賴恭歷任零陵太守、交州刺史,結果被蒼梧太守吳巨揍翻,狼狽而走。被薛綜嘲笑為“昏頭昏腦的糊塗蟲”。
零陵賴恭,先輩仁謹,不曉時事。--《吳書八 薛綜傳》
賴恭在劉備稱王后(219),迅速轉任太常(九卿),掌管禮儀祭祀。可知“鎮遠將軍”不過是虛稱。
(3)來敏
另有“執慎將軍”來敏,被歸入“儒宗傳”(《蜀書 卷十二》)。來敏精研左氏春秋、喜好訓詁學,未見領兵記載。
來敏因“路線鬥爭問題”,下野而復起。後主為了讓來敏“能夠自我警醒”,還特意編造了一個“執慎將軍”的名號。
後以(來)敏為執慎將軍,欲令以官重自警戒也。--《蜀書十二 來敏傳》
這種行為,都不是“為坑等蘿蔔”了,而是“替蘿蔔挖坑”還得“替坑起名兒”。
蜀漢將軍號的虛職化、足見一斑。
(4)諸葛亮
諸葛亮是最能體現蜀漢將軍號“名實分離”的例證。
武侯六出祁山、功德蓋世;但諸葛領兵時,從未冠以任何將軍稱號,而是以“丞相”身份親統大軍。
諷刺之處、是在街亭之敗後,諸葛亮為了平息眾怒,不得不“自貶三級”,降為“右將軍”。
(亮)上疏曰:“……請自貶三等,以督厥咎。”於是以亮為右將軍,行丞相事。
街亭大敗,諸葛亮自貶三級,為右將軍
換言之,諸葛亮“不做將軍”的時候,實際幹著將軍的事情;諸葛亮“做將軍”的時候,卻在幹“自我反省,休兵養民”的事情。
名實相悖到這個地步。
(4)陳到與張翼
亮在世時,朝政尚好;亮死後、國事日非。將軍稱號也越發“名實分離”,且“邏輯混亂”程度更上一層樓。
如前文所述,將軍雖然虛職化、秩階化,但大抵還是與“職務”有所關聯的。比如曹魏的四方督軍,其將軍號的“方位名詞”(東南西北),一定與轄區位置相吻合。
蜀漢不是。蜀漢的將軍號、邏輯混亂、黑白顛倒,讀之令人錯愕。
蜀漢有四大都督區:漢中都督區(抵禦曹魏);江州都督區、永安都督區(抵禦東吳)、庲降都督區(鎮撫南中)。
蜀漢四大都督區
按方位而言,四大都督區應該分別對應“北”(漢中)、“東”(江州、永安)和“南”(庲降)。
然而都督永安、防備東吳的陳到,將軍號竟是“徵西將軍”;而隨姜維北伐的張翼,將軍號竟是“鎮南大將軍”。
以徵西將軍汝南陳到督永安,封亭侯。--《華陽國志》
(姜維)將翼等行,進翼位鎮南大將軍。維至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經。--《蜀書十五 張翼傳》
“鎮南”的人北伐,“徵西”的人東御,可笑無過此者。
(5)黃權與魏延
蜀漢還曾出現過“將軍號撞車”的現象。且發生在劉備時代。
劉備稱王時(219),擢魏延出任漢中太守,授延“鎮遠將軍”以增其威重。
劉備稱帝時(221),又擢魏延為“鎮北將軍”。同年先主東征,為抵禦曹魏偷襲、又遣黃權領偏軍在江北,授“鎮北將軍”。
先主踐尊號,(延)進拜鎮北將軍。--《蜀書十 魏延傳》
(先主)以權為鎮北將軍,督江北軍以防魏師。--《蜀書十三 黃權傳》
同一時期,竟同時出現了兩個“鎮北將軍”,糊塗到這個地步。雜號將軍“選擇範圍”如此廣泛,卻犯下這等低階錯誤,令人咂舌。
一言蔽之,蜀漢的將軍號,已無關乎“統御軍隊”之事,與“將軍”二字的本意已經徹底分離。
蜀漢的“結銜”淺談從蜀漢人士的結銜中,可以窺見其“職位、班位、爵位”的書寫文法。
將軍之號,在蜀漢無關統兵之事,前文已詳述。
蜀漢典兵者,多冠以“都督”名號,另有領軍、護軍、監軍、典軍,以及軍師、參軍等臨時性職務、逐漸取代將軍,成為了實際的掌兵之人。
如果仔細觀察三中國人物的頭銜,會發現蜀漢將領的“結銜兒”是最長的。通常是“職位”+“將軍號”(班位)+“爵位”的組成結構。
(1)姜維
以《廢李嚴表》中出現的“行護軍、徵南將軍、當陽亭侯臣姜維”為例。
行護軍徵南將軍當陽亭侯臣姜維、行中典軍討虜將軍臣上官雝、行中參軍昭武中郎將臣胡濟……等議,輒解平任,免官祿、節傳、印綬、符策,削其爵土。--《廢李嚴表》
結銜抬頭是“行護軍”,表示其職位(“行”有臨時的含義)。
中間的“將軍號(徵西將軍)”則表示班位,即品級。蜀國的“四徵將軍”,在“徵/鎮/安/平”當中位階最低,符合彼時姜維資歷尚淺的身份。
結尾的“當陽亭侯”是爵位,不足論。
很明顯,蜀漢的“將軍號”,位在“結銜”中間,已無關職務,而指朝班位次。
(2)魏延
再比如同表的“使持節、前軍師、徵西大將軍、領涼州刺史、南鄭侯臣魏延”亦如是。
(亮)輒與行中軍師車騎將軍都鄉侯臣劉琰、使持節前軍師徵西大將軍領涼州刺史南鄭侯臣魏延、前將軍都亭侯臣袁綝……等議,輒解平任。--《諸葛亮集》
前軍師、徵西大將軍魏延
結銜抬頭是“使持節”,即最高級別的節鉞,可擅殺二千石以下官吏。
注:使持節>持節>假節。
“前軍師”是魏延的“職務”,對應姜維的“行護軍”。只不過姜維是“行”職(臨時性質),魏延是實職。
“徵西大將軍”是魏延的班次。不同於“四徵”居重號之末、蜀漢的“徵西大”位同三公。對應姜維的“徵西將軍”。
“領涼州刺史”是遙領虛封,可以不論。
“南鄭侯”是爵位,最高級別的縣侯。對應姜維的“當陽亭侯”。
注:縣侯>鄉侯>亭侯。
換言之,魏延的結銜拆解、其真正職位是“前軍師”,品級則是“徵西大將軍”。
便如同姜維的職位是“行護軍”,品級是“徵西將軍”一樣。
蜀漢將軍不典兵,由軍師、護軍、典軍等系統領兵。而“不同的將軍稱號”,則表示了“朝班位次”、即“品級”。實際取代了兩漢的“祿米秩階”(XX石)、成為新的“級別劃分依據”。
將軍本是實職;而護軍、監軍最初卻是臨時性職務。最終“實職虛職化、虛職實職化”,此即閻步克在《中國古代官階制度引論》中重複提及的“職位的秩祿化、班次化”之核心所在。
皇帝傾向把實權授予官階較低、容易駕馭的官職,弱化另一些官職。被架空的高階官職、便出現了“品位化”,具有了榮銜性質,即安排身份的性質。--《中國古代官階制度引論》第二章
有趣之處,是歷朝歷代皆如此。
比如“刺史”本監察小職(六百石)、最終卻凌駕於郡守之上(二千石)、乃至廢史立牧。“巡撫”在南北朝本是臨時性職務、發展到明清,卻成了鎮撫地方的要員。
這便如兩漢之雜號將軍,本“無常事、不常置”,“臨戰授予、戰罷收繳”的臨時性職務。但在東漢喪亂的背景下,卻逐漸成為了“常備型職務”。最終又被臨時性質的“護軍、領軍、監軍”取代,成為了“表示品級”的虛職。
一言蔽之,“將軍”職位,在蜀漢經歷了“臨時職務→實職→虛職→秩階化”的演變過程,而取代它的、又恰恰是“新的臨時性職務”。
這真是一種有趣的迴圈啊!
Thanks for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