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古國,擁有著非常嚴格的立法制度,在家庭之中我們要尊老愛幼,放到國家中來講我們要忠君愛國,即便是在外面我們也要做到長幼有序,身為秦朝的開國皇帝,秦始皇也追求與眾不同,用“朕”來作為自我稱謂,以表示自己是獨一無二、不可僭越的存在,高人一等。
在古代的時候關於自我的稱呼有很多,“我”是最常見的,“朕”也曾是我的代稱,不過秦朝立下規矩以後,“朕”就成為了皇帝才能使用的一個字,這裡面到底有什麼曲折呢?秦始皇一生之中有非常大的功績,在橫掃六合,建立起自己的王朝之後,定下了非常多的規矩,首先他覺得“王”這個稱呼已經配不上自己了,因此從三皇之中取一字“皇”,而這三皇有時我們常說的天皇,地皇和泰皇,身份非常的尊貴,此後又從五帝之中取“帝”字,也就出現來後來的皇帝,這時候又有大臣提出,皇帝身份尊貴,當有自己的專屬稱呼,因此就在“我”、“吾”、“朕”之中挑選了一個不太常用的“朕”。
這個字在最早的時候沒有任何的規矩管轄,和一般自稱的詞一樣,無論是誰,都可以使用,不過一般而言,“朕”這個字,在貴族之中使用的更加廣泛,畢竟這個字說出來就顯得與眾不同一些。作為平民百姓而言,多數時間還是使用的“我”,來自稱,這樣可以顯得更和善。後來秦始皇就將“朕”這個字規定為只有皇帝能夠使用,以此來顯示自己獨一無二的地位。
有專家進行研究後提出,把“朕”字拆開,你就能夠明白其中的玄機了,其中大有內涵。不過這可不是拆分現在這個簡體字,而是要拆分古代的那個象形文字,那個時候“朕”的組成和現在不同,根據後來的研究表明,分開來看就是州船和火種的意思。對於古代的人來說,生活中不能缺少船,畢竟要進行捕撈工作,不僅可以飽腹,也能賺錢。
舟船就成為了百姓生活的必需品,這麼一看,就說明皇帝的所有指令都是必須執行的,必須要遵從皇帝的意志行事。而火則是地位的象徵,這樣一看,“朕”就代表的是最高的權力和地位,因此始皇帝就用“朕”來代指自己了,一次來表明自己才是江山的主人,是這個國家身份地位最高的人。
中國歷史上有不少的朝代更迭,新王朝不斷的湧現,各種制度的更改也就是皇帝一句話的事情,也有皇帝會自稱為“寡人”以表示高處不勝寒,但是“朕”卻是從秦朝延續到清朝的一個稱呼,直至今日,一旦有人提到這個字,都會讓人想到皇帝,因此我們還是要承認古人智慧的結晶,朕這個字伴隨著封建王朝的出現和消失,直到民國的時候,這個字才不再是統治者的專屬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