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大秦賦》,比《大秦帝國》的名字,可能更符合我們看待歷史的方式。

帝國是一個秩序,賦是一曲悲歌。

秩序或許已經不再,但悲歌依舊打動人心。

真的有歷史正劇嗎?

二十四史所記載的每件事,未必真正打發生過。

照這麼說,過去就是一片虛無嗎?

不是。

讓我們回到千年以前,思考為什麼會有呂不韋,會有贏異人,會有秦始皇……

我們思考的根基,一定不是誰受到了使命召喚,誰更善良有德行,而是,他有不得不這麼做的理由。

一、征服者,從西來

唐及唐以前的中國,基本上是東西關係,經歷五代之後,變成了南北關係。

東西關係,征服者常常從西來。

比如,周。

商時,周是邊陲小邦,但是,“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武王起兵,代商而立,建立了禮樂盛於一時的周朝,成為三千年以降的奠基者。

周興起於現在的陝西岐山,位於清濁分明的涇水渭水之間,這裡土地肥沃水草肥美,野菜都是甜的,貓頭鷹叫起來像唱歌。

這是《詩·小雅·無羊》的內容。

這就為周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這是一塊戰略位置非常好的地帶,經濟基礎好,卻又與中原隔著茫茫山關,西方有羌,戰則可以練兵,和則結成牢固同盟。

事實上,周就是聯合了羌族,一起打敗了商。姜太公姓姜,這個姜,其實就是羌。

秦同樣利用了這樣好的戰略條件,西出擊潰六國,統一天下。

這樣的事,劉邦又幹了一遍,佔據秦故地之後,打敗了死灰復燃的諸侯;

這就完了嗎?

不可能的。

同樣的事,漢景帝也做了一遍,平滅了“六國之亂”。

終於,大家達成了一致意見。

二,六世之烈,烈在何處?

賈誼在《過秦論》中說,“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從秦孝公至秦始皇,秦國能六世接力,不懈奮鬥,為什麼其他諸侯就不行?

按照現在的流行說法,秦國真是“長期主義”的代言人啊!

確實有學者這樣認為。

這個說法的出發點,就是古人的宗法觀念,列祖列宗雖然已經逝去,但仍然在某個空間以某種形式活著,必須定期得到祭祀。

告慰祖先最好的辦法,當然就是繼承祖先遺志。

這個說法雖然不錯,但是並沒有解釋秦國六世成功的原因。按理說,中原的諸侯,應該比位於西部的秦更注重繼承祖先遺志才對。

這裡,我們要解決認識上的誤區:

第一,齊國管仲,魏國李悝,楚國吳起在前,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並不是多有先見之明,而是變法已經成為當時的共識。

生產力的發展,並不是我們現代人才發現的,當時的人已經感受到了,井田制的崩潰,是伴隨著經濟發展,自下而上的。甚至,在中原的諸侯國中,已經出現了少量的郡縣。

第二,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最開始並沒有要統一天下的想法,而是要解決最基本的生存問題。

我們可以看看那個時候的秦國什麼樣子。

秦被中原看不上,那是有原因的,就是制度很落後,從秦出子,秦獻公,到秦孝公這三代,內亂不止,積貧積弱。

經濟方面,秦那時候的畜牧業比重比農業大,戰國時代各諸侯的農耕水平井噴,而商鞅進秦時,五分之三的土地都沒被開發。

文化更別提了,東部百家爭鳴,秦國沒一點動靜。

大秦民風彪悍,是不是軍事上就很厲害呢?

不是的。商鞅變法之前,主要是秦和魏之間的戰爭。

當時的魏,經過了魏文侯的變法,之後幾代實力倍增。

在與魏的戰爭中,秦國基本上處於捱揍狀態。魏國名將吳起鎮守西河,在與秦二十七年的戰爭中沒打過敗仗,甚至還有過五萬大軍虐秦五十萬大軍的壯舉。

那個時候,秦大量領土被魏奪走,秦確實已經到了危急存亡之秋。

實際上,如果從商鞅變法到秦始皇,秦能奮六世之烈,這個“烈”,可以包括兩個方面:

第一,有強烈的願望,改變自己的生存環境;

第二,有雄厚的潛力,秦儘管變法時貧弱,但土地、人口、稟賦,潛力很大。

商鞅最後開始變得,很多措施都是抄襲,但居然抄出了水平。

三、消滅六國的秦,為何在最強橫的時候,轟然倒塌?

歷代的爭論文章,都歸結為一個字,“暴”。

有道理嗎?

當然有道理。

但是,恐怕這是外部呈現的現象。比如,在滅六國之前,秦也很“暴”。只是後來更“暴”。

那麼,更根本的原因是什麼呢?

或許是因為王熙鳳的那句話,“大有大的難處”。

因為地盤大了,人口多了,治理邏輯就會發生一個很大變化。

《反脆弱》這本暢銷書的作者塔勒布,就主張規模越大,系統反而越脆弱。

秦把攤子撲開了,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從幾百公里,變成了幾千公里,各地民情差異極大,但還是按照秦地的模式,就不太現實了。

陳勝吳廣從大澤鄉到漁陽,那不是從漢中到咸陽,這麼遙遠的距離,發生各種問題的機率大大增加,但是,律令還是原來的律令,“失期當斬”,結果就是,反正都是死,那就揭竿而起吧。

尤其是那個時候,各地的認同還在,越嚴苛,就越容易崩。

當年秦國變法崛起的邏輯,是靠掠奪外部來滋養內部,天下統一之後沒有了外部,這套邏輯就發生了問題。

在一個小系統裡得到的經驗,放到大系統中,就不見得是經驗了,大機率是教訓。

四、血色黃昏中,秦失去了什麼,又獲得了什麼?

張宏傑的《簡讀中國史》,對於秦的六世征程,是持一個基本否定態度的:

商鞅車裂而死;韓非子曾提醒秦王,你誰都不能相信,結果秦王連他也不相信,被投入監獄,後被李斯害死;

為了征服六國,秦國百姓付出了很大代價;

征服之後,天下人都在秦制之下也是吃盡了苦頭,秦末起義的時候,人們高喊:“天下苦秦久矣”;

秦始皇雖然風光無限,但他的長子扶蘇被騙自殺,秦二世繼位之後,把自己的兄弟姐妹全殺了,最後他也被迫自殺;

趙高被扶蘇的兒子子嬰殺了,子嬰又被項羽誅殺……

但是,果然是這樣大地一片茫茫真乾淨嗎?

灰燼之後,留下的是基礎設施。

這個基礎設施,就是百代皆行秦制。

中樞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的郡、縣、鄉、亭、裡;文字,度量衡……

最重要的,是周秦之變中的家國觀念。

周朝時候,有個叫南蒯的人,他是季孫氏封地的宰,也就是季孫氏的家臣,這個季孫氏呢,又是魯國的大夫。

南蒯當家臣的時候,公開反對季孫氏,支援魯國國君。這

這在我們看來,挺正確的,但是那時的人卻非常生氣,首先是季孫氏封地的人對他很討厭,把他趕走,他逃到了齊,齊景公雖然收留了他,但是仍然說他是“叛徒”。

但是,到了秦之後,這個觀念就變了。

效忠國家,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當忠孝不能兩全時,很多人的選擇,就是忠。

所以,當宋金並存,宋高宗害了岳飛,嶽雷無論如何都不能投奔金,因為家國的觀念已經變了。

而在春秋戰國,這種事情很多,比如伍子胥,身為楚人,受了陷害害,他就可以投奔吳國,打敗楚,為父兄報仇,沒人說他什麼。

或許,這就是秦留給後世的東西。

一曲悲歌一首賦,歌賦皆為大秦殤。

11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臧文仲:給烏龜蓋“豪宅”怎麼了?孔丘你說話客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