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戰,是東漢末年著名的三大戰役之一,也是歷史上典型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役。袁紹一方的軍隊人數龐大,兵力佔據極大優勢,士氣也很高漲,但是最後的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基本上全軍覆沒了。
可以說,官渡之戰的失敗,袁紹要負很大的責任,其實,在整個戰役之間,袁紹本有多次取勝機會,可他一次都沒抓住,光是被他浪費的機會,就有六次左右,到底是哪六次呢?
圖片:袁紹官渡之戰失敗被氣吐血劇照
一、急於發動戰役公元200年,袁紹完成了黃河以北四個州的統一,意氣風發的他正式向曹操提出正面對決,不過,袁紹一方有許多人持反對意見,例如田豐、沮授等人,就始終站在袁紹的對立面,雙方矛盾一再激化。
田豐等人並不是阻止袁紹用兵,只是認為還未到發兵的時候,切不可過分著急,北方的四周雖然統一了,但時間還沒過多久,應該先發展經濟,再進一步地鞏固局勢,等到所有的條件都滿足了,再開戰也不算遲。
然而袁紹是個急脾氣,他一刻也不想等了,他對統一天下有著非常迫切的想法,不過,田豐始終堅持自己的想法,袁紹怒不可遏,將其打入獄,而且也不再那麼信任沮授了。
沮授本來擔任的職位是監軍,擁有很大的權力,但郭圖等人趁此機會勸說袁紹將沮授的權力分散,削弱沮授在軍中的地位和影響力。
在袁紹發兵之前,沮授早已料到此戰必敗無疑,他將族人都聚集一塊分家產,有一族人見沮授一臉沮喪的神情,便開口安慰:“您何必過於擔心,曹操豈會是袁紹的對手呢?”
沮授搖了搖頭,回答道:“曹操的城府極深,他還挾天子以令諸侯,而袁公剛率兵打過仗,我軍兵力還未徹底恢復,將士們還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真的很難成功。”
圖片:沮授向袁紹進言劇照
二、倉促進攻白馬二月份,袁紹親自率領大軍在黎陽與曹操作戰,可曹操卻在琢磨如何逃出去,如果繼續停留在那,在實力懸殊這麼大的情況下必輸無疑,因此,曹軍沒有作任何抵抗,而是用最快速度撤退。
袁紹率兵佔據黎陽以後,又派顏良進攻南岸的軍事重地白馬,這件事又被沮授勸阻了,沮授認為:顏良是一個天生狹隘的人,接下這個任務根本無法好好完成。
然而,袁紹還是執意不聽,他認為顏良十分驍勇,威望遠比關羽等人高出很多,可以獨立擔此重任,曾經,袁紹很器重沮授,只要沮授提意見,袁紹就會接受,可這一次袁紹又一意孤行了,他應該還在對沮授上次勸阻出兵的事耿耿於懷。
到了四月,顏良率軍橫渡黃河後攻擊白馬,與此同時,曹操親自來解救白馬城,兩方開始激烈混戰,最後,袁軍慘敗,顏良也被關羽一刀刺死。
圖片:顏良率軍攻擊白馬劇照
三、著急復仇曹操解了白馬之圍後,料想袁紹的後援軍馬上就到,於是立即撤軍,而袁紹果然正在率主力軍渡河,對此,沮授又提了不同的意見,他認為,既然白馬暫時攻不下,那就先不管,讓主力軍橫渡黃河,就可佔領延津,並將其作為一個戰略要地,若要進攻,隨隨便便就可以拿下許縣,若要退兵,也可迅速退回黃河以北。
不過,沮授的意見在袁紹看來就是無稽之談,因為他認為這一次絕對不會失敗,袁紹想:首戰初敗已經很丟面子了,這一次一定要拿下白馬,將面子掙回來。
沮授聽了後,又是一陣嘆息,自己追隨的首領竟是如此執迷不悟、愚不可及,他又能怎麼辦呢?於是,沮授以身體不適為由請辭,袁紹大怒,隨即將沮授所統領的軍馬交付給郭圖管理。
另一邊,曹操早就知道按照袁紹的個性,一定會不服氣,馬上派主力再次攻擊白馬。於是,曹操就反其道而行之,先將白馬上的軍隊全部撤退,接著再往延津方向移動,而此時的文丑卻對曹軍窮追不捨,很快,他就在延津被曹操打敗了。
圖片:袁紹率軍劇照
四、否決許攸的提議與此同時,許攸提出一個重要的建議,他認為可以將軍隊分成兩組,一組主力軍在正面吸引曹軍,另一組主力軍繞到曹軍背後去攻打許縣,順便控制住漢獻帝,這樣,曹操一定會顧此失彼。
其實,沮授曾經也給袁紹提出過相似的方案,袁紹嘗試了一下,那時,他派將領韓猛南下,由於兵力不足,沒有大獲成功,因此,袁紹果斷認為這個方法行不通。
當許攸再提出相似方案的時候,袁紹都沒思考就直接否決了,其實,這一次袁紹真的錯了,許攸的建議恰到好處,因為曹操把精兵全都集中在官渡的正面,兩邊和背後的兵力不足,如果袁紹專門攻擊曹軍的薄弱之處,很大機率能大獲全勝。
可奈何袁紹太過自大了,他就想透過正面戰場勝過曹操,壓根就不願意多此一舉,許攸一看自己的方案被直接否決,氣不打一出來,與此同時,他的家中發生了大事,袁軍裡還有人找他麻煩,矛盾之下,許攸帶著袁軍的機密逃到曹營,這下袁紹有大麻煩了。
圖片:許攸與袁紹劇照
五、放棄援助烏巢許攸投奔曹操之後,將袁紹藏了大量軍糧在烏巢的事告訴了曹操,而曹操立刻採納許攸意見,親自率兵進攻烏巢,駐守於烏巢的將領淳于瓊很有作戰經驗,他迅速冷靜下來,與曹軍展開一場殊死搏鬥。
同時,淳于瓊還派人向袁紹求救,當時的烏巢距離前線只有四十多里,騎馬很快就能到達,袁紹得此訊息後,立刻將袁譚、張郃等人聚集在一塊商量應對的辦法。
袁紹認為,既然曹操正在進攻烏巢,那他的主營一定沒啥人,還不如趁此機會進攻官渡,直接把曹操的主戰地一鍋端了,讓曹軍有去無回。
然而,張郃卻不同意這種想法,他認為曹操派的都是精兵攻打烏巢,淳于瓊將軍最後一定會抵擋不住的,到那時就無法挽救了,因此一定要第一時間出兵救援烏巢。
圖片:袁紹在戰場上劇照
與此同時,郭圖又跳出來贊同袁紹的想法,主張先攻打曹營,張郃仍堅持自己的想法,畢竟曹營不是簡簡單單就能攻破的,不然也不會攻了那麼多次還失敗,而烏巢一旦被攻破,軍糧就會落入曹軍之手,袁軍又該如何支撐下去?
其實,如果這個時候,如果袁紹採納了張郃的意見,先去救援烏巢,憑藉袁軍的人數和勢力,還是會略勝曹軍一籌的,至少不會慘敗。
可袁紹腦子早已亂做一團,他只想儘快攻破官渡,僅派了少部分軍馬援救烏巢,導致烏巢最後被曹操攻破。
圖片:曹操率軍攻打烏巢劇照
六、派張郃進攻曹營烏巢被攻破後,袁紹其實並沒有徹底失敗,他還有逆風翻盤的機會,這時,他如果改變戰略方向,將進攻轉變為防禦,並緊急調遣軍糧到前線,先把軍隊穩定下來,再與曹軍作戰,至少還有贏的可能。
雖然這麼做有點難,可最差的結果也只是休養兩年,等實力恢復再戰,並沒損失什麼,可袁紹並未這麼做,他情急之下想了個餿主意,派張郃等人率軍直接進攻曹營。
而張郃的想法與袁紹相差甚遠,執行命令的效率並不高,再加上曹軍早就加以防備,張郃想要短時間攻破根本不可能,後來,被逼無奈的張郃竟來了個“戰場起義”,導致袁軍徹底潰敗。
圖片:張郃“戰場起義”劇照
其實,袁紹軍隊的實力遠勝曹軍,想要獲得勝利並不是什麼難事,要怪就怪袁紹實在太一意孤行了,自大又固執,導致自己失去了很多反敗為勝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