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鄭和下西洋的背景

大明寶船

燕王朱棣打著“清君側”旗號起兵“靖難”,公然奪取侄子朱允炆的皇位。燕軍一路南下直抵京城南京,谷王朱橞和李景隆見大勢已去便開啟金川門“迎主納降”。此時的皇宮內卻發生了一場大火,當火勢被撲滅後,在灰燼中發現了幾具被燒焦的殘骸,已經無法辨認,據皇宮內的太監說這些屍骸是皇帝朱允炆和皇后的屍體。可是誰也不能確定明惠宗朱允炆就真的被燒死了,朱允炆的下落就成了一個懸案,有的人說朱允炆喬裝成和尚逃離了京城;有的人說朱允炆亡命海外。燕王朱棣即位後,便想盡一切辦法想要尋找朱允炆的下落,鞏固自己的帝位,於是大規模的海上尋找“舊主”的行動開始了。

大明王朝的海軍實力

大明戰船

鄭和曾經立有戰功,且鄭和有智略,知兵習戰,明成祖朱棣對鄭和十分信賴。1405年,朱棣便任命鄭和為正使,開始了歷史上的偉大壯舉-----下西洋。

鄭和首次出使西洋,便率軍二萬八千餘人和62艘寶船。這些寶船長超過130米,寬超過50米,排水量接近萬噸,船有四層,船上9桅可掛12張帆,錨重有幾千斤,在當時可以說是萬噸級的戰列巡洋艦。而大明朝海軍最鼎盛時期的1420年,擁有船隻3800艘,其中包括1350艘巡船,以及駐紮在南京新江口基地的400艘大船和400艘運糧漕船,其中250艘是遠洋寶船,此外還擁有大量護洋巡江的警戒執法船和傳令船。大明王朝的海軍不論是數量上還是噸位上,都達到了世界第一的水平。鄭和船隊綜合應用了天文導航、羅盤導航、陸標導航、測量水深和底質等多種導航手段,在航海技術上也達到了世界第一地水準。鄭和七下西洋,最遠到達非洲南端,接近莫三比克海峽,充分地展示了明帝國的政治和軍事優勢,提高了明王朝地政治威望。

大明王朝水師對外戰績

大明戰船

但是在鄭和第七次下西洋結束後,大明王朝就再也沒有展開過遠洋航行。而此時的歐洲進入兩人大航海的時代,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相繼成為了海上霸主。那麼如果大明王朝開啟海上爭霸,是否可以成為海上霸主呢?

明武宗時期。首先在歐洲崛起的海上霸主葡萄牙入侵了大明王朝,歷史稱之為“屯門海戰”。當時的葡萄牙艦隊到達珠江口附近,要求登陸進行商業貿易,但是明政府沒有批准。氣急敗壞的葡萄牙艦隊直接侵佔"屯門海澳",開始修築工事,強行佔領了該地區。時年56歲的廣東海道副使汪鋐二話不說直接對葡萄牙艦隊發起了攻擊,打的入侵的葡萄牙艦隊只剩下三艘戰艦,灰溜溜的跑掉了。

屯門海戰

明嘉靖時期。不甘心失敗的葡萄牙捲土重來,葡萄牙以五艘戰艦千餘人再次入侵廣東西草灣。大明朝備倭指揮柯榮、百戶王應恩率軍抵禦,生擒包括艦長別都盧在內的四十二人,繳獲了兩艘葡萄牙戰艦,剩餘葡軍逃走。

明朝萬曆時期。抗倭援朝戰爭,明朝投入水師1.3萬人,戰艦500餘艘;朝鮮投入水師4.8萬人,戰船80餘艘;日本水軍巔峰時期投入三千餘艘戰艦。露梁海戰中,明朝水師給日本侵略者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打的日本200年一蹶不振,從此開始了“閉關鎖國”。

天啟年間。被稱為“海上馬車伕”的海上霸主荷蘭對大明朝表示了不服。荷蘭臺灣總督普特曼斯率領十三艘荷蘭戰艦,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對明朝沿海發起了進攻。"五虎遊擊將軍"的鄭芝龍率軍在金門料羅灣全殲荷蘭艦隊。此戰之後,明朝奪取了從日本到南海的全部制海權。當時所有航行在東亞的船隻都必須購買鄭芝龍的令旗,以防止被搶劫。而此戰之後,荷蘭人每年嚮明朝船隊繳納12萬法郎的進貢,才可以保證在遠東水域的安全。

李約瑟曾說過:“同時代的任何歐洲國家,乃至所有的歐洲國家聯合起來都無法與中國明朝海軍匹敵。”

如果大明王朝真的開啟了海上爭霸的話,恐怕整個歐洲都會淪為大明王朝的殖民地。可惜大明基於傳統的“儒家天下”、"王者無外"、"懷遠以德"的觀念對外態度,遠洋航行也只是非侵略性。大明只是試圖建立以明廷主導的朝貢體系的理想世界。

18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花木蘭從軍12年,為何沒暴露女兒身?歷史學者的解釋有些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