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晚期國力已經衰弱不堪,因為魏忠賢黨同伐異,很多的忠臣良將也都遭到了打壓,內憂外患的局面崇禎皇帝沒有辦法控制,這時候一個人扛起了對抗清軍的大旗,這個人就是一代名將袁崇煥。
袁崇煥出生於廣東,寒門出身的他35歲才考中進士,當時袁崇煥就被派到福建擔任知縣,閒暇時刻喜歡研究兵法。後來因為偶然的一次面聖,他被調到了兵部任職,在清兵開始進攻明朝疆土後,滿朝大臣沒有人敢去山海關駐守,於是袁崇煥毛遂自薦成了山海關的兵備僉事。
在到任之後袁崇煥開始經營遼東之地,為迎擊清軍做準備,他經常深夜到周邊的山上去偵查地形,選擇對抗清兵的路線。後來因為朝中猜忌袁崇煥的上司孫承宗,將他調回來京城,袁崇煥成了名義上的長官。努爾哈赤不止一次的派人勸降,但是都遭到了袁崇煥的拒絕。
在跟清軍對戰的袁崇煥屢立奇功,取得了寧遠和寧錦等數次大捷,讓清軍沒有機會攻入明朝腹地,但是在他徹底擊退清兵後,卻被崇禎皇帝用最嚴酷的凌遲處罰,百姓甚至搶著咬他,這是為什麼呢?其實為官的三大忌諱他全犯了。
搖擺不定,結交閹黨
袁崇煥剛開始在京城為官的時候,正是魏忠賢如日中天的時候,權勢巨大的魏忠賢打壓了很多的忠直臣子,而其中就有破格提拔袁崇煥的御史侯恂,面對這樣的狀況袁崇煥開始依附魏忠賢,甚至在出任遼東巡撫成為一品大員後,還在拍魏忠賢的馬屁,為他立了生祠。
按道理來說他算是魏忠賢一黨,但是在魏忠賢失去崇禎的信任之後,他又開始攻擊魏忠賢,沒少上本向崇禎彈劾閹黨的罪過,這也成為了後來朝中大臣不喜歡他的原因之一。覺得袁崇煥沒有風骨,所以幾乎沒有人願意跟他結交,共事的同事也覺得性格古怪。
在袁崇煥被皇帝猜忌之後,魏忠賢的餘黨趁機向他報仇,朝中沒有一個人願意為他說話,可見他做人確實挺失敗。
功高蓋主,臨陣殺將
袁崇煥有著一套自己的帶兵方式,對待部下的約束也十分的嚴苛,而且他十分自信,曾經給崇禎皇帝上書如果五年不能收復遼東,他就以死謝罪,皇帝因此對他十分的信任,他的策略在前期確實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是後來打了幾場勝仗之後,袁崇煥就愈發的目中無人了,東江的毛文龍本來是他手下的大將,就因為說話的時候跟他的意見不合,他就用皇帝賜下的尚方寶劍斬殺了毛文龍,這件事差點引發了兵變。而在後來這件事也成為了袁崇煥的兩大罪狀之一。
與清軍通訊,私自議和
本來按照袁崇煥的想法,是跟清軍打一陣和一陣,慢慢的消耗清軍的有生力量,想法是很好可他怕朝廷不同意,於是就在努爾哈赤死後,私自跟繼位的皇太極議和,關於議和的事情他也找人商量過,但這個人是魏忠賢,後來魏忠賢為了脫身把罪責全都推給了他,讓袁崇煥有口難辯。當時因為清軍攻擊正猛烈,所以沒有時間清算這件事。
等到袁崇煥在京城附近擊退清軍之後,朝中大臣卻有很多人認為是袁崇煥放清兵入關,並且聯想到了之前他跟清軍議和,覺得是他和皇太極達成了什麼協議,並且在袁崇煥房中搜到了皇太極給他寫的信,大臣們認為這是證據確鑿。
於是袁崇煥就被崇禎皇帝拉去凌遲,在路上的時候不少的京城百姓都衝上去咬袁崇煥,對他的恨意甚至比魏忠賢還要大,最後袁崇煥含恨而死,不少人都把他和岳飛相提並論,但其實跟岳飛相比,他的很多錯都是非常低階的,最後落得那樣的結局讓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