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咸豐去世後的1861年10月,恭親王奕訢以奔喪為名,前往熱河。他以小叔子的身份拜見兩位皇嫂,談話間,說出了彼此的遭遇。咸豐在世時,肅順等人對奕訢多有讒言,奕訢正想辦法扳倒他們,於是,三人經過商議,決定剷除肅順等人。但是,此事在熱河是行不通的。於是,奕訢與兩宮皇太后一面籠絡握有重兵駐兵京津的兵部侍郎,作為後援支援;一面又讓肅順負責護送咸豐靈柩入京的重任,這樣做的目的實際上是牽制肅順的行動自由。而兩宮皇太后則帶著小皇帝提前回京。肅順在護送靈柩的途中,被奕訢安排的人逮捕。載垣、端華也被兩宮皇太后在宮廷控制,拘押到宗人府治罪。

慈禧太后

在整個政變中,奕訢出力甚多。因此,慈禧、慈安給予了他很多的榮譽,讓他領班軍機大臣,封為議政王主持總理衙門等等一大堆的頭銜。但是慈禧是一個權力慾望很強的女人,在她賦予奕訢權力的同時,又感到芒刺在背,擔心有一天奕訢坐大,有僭越之舉,因而心中不免猜忌。

恭親王

慈禧對奕訢雖然猜疑,但是對於奕訢推行的各種政事,基本上是持支援態度的。在洋務方面,雖然說自總理衙門成立的那一刻,就標誌著洋務的開端,但在當時對西方打交道一味妥協、遷就的局面,是必須要打破的。因而,在“祺祥政變”成功後的當年冬天,奕訢向兩宮皇太后提出了“自強”的主張。這個主張,實際上在咸豐帝逃往熱河後,與列強議和時,奕訢就提出過。他在給咸豐帝的奏章中說:“竊臣等酌擬大局章程六條,其要在於審敵防邊,以弭後患。然治其標而未探其源也。探源之策,在於自強,自強之術,必先練兵。”[1]由此,奕訢成為晚清中國第一個提出“自強”主張的人,但是,當時咸豐帝在熱河如驚弓之鳥,一病不起,根本無心顧及,因而,也根本沒有向奕訢下放權力。而今,政變成功,奕訢舊話重提。慈禧太后很快便同意了奕訢的奏請。

奕訢的“自強”主張的首要目標是使國家富強,怎樣才能實現這一目標呢?奕訢的設想是利用西方的先進科學技術,最主要的是利用和學習西方的先進軍備和軍事技術,他把這視為“自強”的第一要務。由此,以武裝和訓練軍隊,引進先進裝備為目的的“自強”成為慈禧太后垂簾聽政後同治朝的國策,也拉開了洋務運動的大幕。後來,曾國藩、李鴻章對這一主張又有所豐富和發展,但都把軍事視為第一要務。

本文根據《少年行》改寫

“祺祥政變”後的當年冬天,大清國首先建立了神機營,這是編練陸軍的開始。奕訢以此為契機,提高畫質朝軍隊的裝備和作戰能力,從而又將軍隊的近代化逐步推廣到湘軍、淮軍乃至各省兵營。

洋務運動的肇始,形成了這樣的陣營,在朝廷以奕訢為中央級代表,朝廷中的支持者主要是桂良和文祥,在地方則形成了曾國藩和李鴻章為主要代表的地方領袖。他們在整個洋務程序中起著很大的支援作用。

[1] 《籌辦夷務始未》咸豐朝,卷 72 頁,2700 頁,中華書局 1979 年版。

23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抗聯日籍烈士福健一夫:犧牲前1人殺死20個日軍,今被塑像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