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袐為康熙帝第二十四子,生於康熙五十五年(1715)五月十六日,是康熙最小的兒子。雍正十一年(1733)正月,雍正帝諭旨:“朕幼弟允秘,秉心忠厚,賦性平和,素為皇考所鍾愛,數年以來,在宮中讀書,學識亦漸增長,朕心嘉悅,封為諴親王。”乾隆繼位後,於五年(1740)授以鑲藍旗蒙古都統,十五年十二月,總管鑲白旗覺羅學,十七年授盟長,十八年五月管理御書處,二十八年九月署理宗人府事務,二十一年十二月任玉牒館總裁等一系列軍政要職。乾隆三十八年(1773)十二月二十日薨世,享年58歲。諡曰恪。
縱觀我國的歷史長河,皇室爭鬥已經是家喻戶曉的事情,為了奪位,各個皇子之間都會以命相搏,即使皇子被立為太子也不能保證今後一定一帆風順,隨時有被廢除的可能。九子奪嫡,清朝康熙皇帝的兒子們爭奪皇位的歷史事件就是這最好的說明。
康熙在62歲的時候,陳氏為他又誕下了第二十四位皇子——胤袐。在康熙的一生中,後宮的嬪妃多的數不勝數,至於陳氏究竟是誰,有何來頭,史書上只是寥寥幾句,蘇州人,陳歧山的女兒,非常非常漂亮,沒有記錄更多的資訊。
這第二十四位皇子便是幸運兒,他也是康熙最小的兒子,愛新覺羅·胤袐,但後來為了避諱帝名將胤袐改成了允袐。
關於陳氏在民間還有一段佳話,當時義大利的馬國賢神父初次見到陳氏時,竟然以為她是天上下來的神女,披著一身紅色的絲綢,清妝淡雅,安靜地坐在湖邊,湖光十色,映照著這位氣質非凡的女子,這種純淨之美讓人流連忘返。
透過這段描述,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陳氏到底有多美,也正因為她的超凡脫俗,年過花甲的康熙對陳氏也是百般寵愛。子憑母貴,既然是康熙的龍種,又是陳氏這等美人的後世,康熙對允袐的寬容、疼愛又與眾不同一些。
除此之外,由於允袐的出生明顯要後於先前的皇子們,所以不僅僅康熙恩寵,就連皇兄們對他也是照顧有加,善意相待。
順治十一年,康熙駕崩,當時的允袐只有六歲。在康熙走後,九子奪嫡的大戲正式上演,皇子們鬥得不可開交。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也有這麼一個場景:當時康熙已經昏迷不醒,意識模糊,阿哥們閉口不承認康熙的口諭:將皇位傳給四阿哥,就在這時,允袐站了出來,說出了康熙的遺言:傳位於四阿哥。
當然這是影視劇中的片段,我們無從考證。但是後來雍正登基後,的確對這位小弟弟倍愛關照,將他與自己的兒子們放在宮裡一起養育,一起輔導四書五經。而允袐是與母親陳氏是怎麼離去的,史書之記載因病而逝,但並沒有詳細描述。
在允袐15歲的時候,雍正已經為他開了先例,讓其參與太廟進行執禮。
到了17歲之時,更是冊封他為親王,在《大清世宗憲皇帝實錄》中有所記載:“朕幼弟允袐秉心忠厚,賦性和平,素為皇考之所鍾愛。數年以來在宮中讀書,學識亦漸增長,朕心喜悅,著封親王。”
對於雍正的三十多個兒子來說,這位年齡不大的長輩好似哥哥,好似弟弟,也是最早被封為親王的皇室。就連乾隆也有回憶:“諴親王自幼蒙皇考慈祥令在宮中與朕兄弟同學讀書。”由此可見,當時的允袐是多麼被雍正關愛。
後來,雍正將皇位傳給了乾隆,乾隆相比這位皇叔,年齡還稍長一些,對待他自然也是善待有加。允袐被乾隆冊封為鑲白旗蒙古都統,這個官職是一品,比所有的八軍漢旗都要高,也就是說乾隆對其進行了重用,主要負責京城的安全,八旗勁旅,以強半翊衛京師,以少半駐防天下。
允袐的一生共娶了五位妻妾,對於普通百姓來說,的確甚多,但對於皇室來說,只能算是普普通通。他的福晉是烏雅氏內大臣海芳的女兒。而他的妻妾們共為他生了4個兒子和7個女兒,可以說是合合滿滿,幸福一家。
結語:允袐的一生可以說是平平淡淡,沒有經歷什麼大的浪潮,更沒有參與過多的勾心鬥角和皇室爭奪。他一生可謂是享盡了齊人之福,小時被康熙寵愛,少時被雍正關愛,正當年又得到了乾隆的重用。這是多少皇子皇孫都不可企及的一種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