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在最近熱播的《大秦賦》中,除了朝廷波濤洶湧湧和列國間的征伐之戰,也有一定的篇幅著墨了秦始皇和母親趙姬的關係。

在父親嬴異人死後,年幼的秦始皇繼位。母親趙姬成為攝政太后,和相國呂不韋共同輔政。

趙姬掌握權力之後,一開始與呂不韋相安無事。趙姬的人生目標不在權力,而在於生活,一開始與兒子秦始皇以及呂不韋之間的相處維持在一個微妙的平衡上。

隨著趙姬個人的感情漸漸偏向於新情人嫪毐,這種微妙的權力平衡就被打破了。

不說呂不韋,就是年輕的秦始皇都覺察到母親的偏心和感情遊離。

這種變化,一度令始皇帝感到危機感和憤怒,他覺得母親似乎不再是以往的母親了。

始皇帝和趙姬的母子關係原來感情深厚。想想兩個人的經歷,都能有所瞭解。

秦趙兩國交戰,嬴異人一家三口都有生命危險。危急關頭,嬴異人獨自逃回咸陽,拋下趙姬母子在趙國邯鄲過了六年在鬼門關打轉的日子。

趙姬母子好不容易回到咸陽,卻又陷入宮廷之爭。秦國宗室對趙姬母子頗為排斥,要不是嬴異人和呂不韋一手扶持,趙姬和嬴政豈能保住繼承權呢?

嬴異人做了三年大王,就撒手而去,留下孤兒寡母朝堂上獨撐危局。雖有能臣輔佐,秦國法度約束宗室,但趙姬母子覺得如履薄冰。

但是,還沒有熬到最後的勝利,趙姬母子先熬成母子反目。

趙姬和新情人嫪毐生有兩個私生子。這在秦國寡居的太后中,也不是什麼大事。當時各國王室寡居的王后公主貴婦人豢養面首,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社會輿論也不會覺得這是什麼丟人的事情。

問題在於嫪毐和趙姬私下從不低調行事。這種事情從來都是看穿而不能說穿。嫪毐這個人還四處宣揚他與趙姬的風流韻事,生怕別人不知道秦王是他的假兒子。

嫪毐還全盤掌控了趙姬,成為朝廷的一股勢力。

嫪毐和趙姬濃情之處,甚至說:"秦王死了,我們就冊立自己的兒子為王。"

"秦王死"這三個字,令秦始皇齒寒。

秦始皇聽到這則密報時,對母親的感情冷卻下來了。

他此時才二十出頭,難道母親盼望著他會像祖父安國君、父親嬴異人一樣,在這個王座上屁股還沒坐熱,就死去了?

假如他不死,難道母親會和嫪毐動了殺心嗎?

想到這裡,年輕的始皇帝大汗淋漓面色蒼白,他可能無法理解為什麼趙姬狂亂痴迷至此呢?

秦王政九年,嫪毐發動兵變,史稱"蘄年宮之變"。

嫪毐兵變失敗後,嬴政下令車裂嫪毐,滅其三族。趙姬和嫪毐的兩個私生子,一併撲殺。趙姬被囚於雍城,而呂不韋罷職,隨即驅逐出咸陽。

始皇帝開始全面獨掌大權。

分析完始皇帝和趙姬母子關係的轉折,一般故事也就到此結束了。

但是不久之後,在諫臣茅焦的勸誡下,始皇帝迎回趙姬,加以尊養。

始皇帝如何憎恨母親的瘋狂,為何突然間來了一個大轉變,僅僅是為了孝義嗎?

他是為了平衡後宮勢力。

始皇帝登上王位時,碰到了特殊的三太后並立。

三太后分別是嫡祖母華陽太后,親祖母夏太后和生母趙太后。

蘄年宮之變後,夏太后已經去世,趙姬勢力被打壓得一乾二淨,後宮中華陽太后一家獨大。

華陽太后是宣太后楚國羋姓在秦國的代表人物,是後庭舉足輕重的人物。原本三太后三股勢力,互相牽制,秦王居中,不偏不倚,對於嬴政最為有利。

如果華陽太后一枝獨秀,局勢就不那麼美妙了。

於是,始皇帝與趙姬做出和解的姿態,不僅僅是出於孝義。

朝廷爭鬥中,完全依附於任何一方,都是危險的。所以,此時讓趙姬以帝太后的身份迴歸咸陽,是最好的選擇。

秦始皇此時已經親政,趙姬不可能取得以往那麼大的權力,動用兵力發動兵變。

但在後宮中,只要是王願意加以尊養的生母,地位又不會太低。

所以,趙姬可以回到咸陽,作一個不大不小的天平砝碼,壓制華陽太后。

於是,始皇帝的後宮更加安穩。

趙姬在咸陽平靜地渡過生命最後十年。

公元前230年,華陽太后去世。兩年後,趙姬去世。這一年,秦軍攻破邯鄲,趙國滅亡。

自此,史書再無關於始皇帝后宮的記錄。

40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歷史上的趙偃還真不是弱者,中興趙國,不過選繼承人眼光真心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