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日本人的訴求

1894年日本打贏甲午戰爭、1905年打贏日俄戰爭之後,躋身世界列強。但是,日本這個列強與西方列強卻有兩點很不一樣:首先,在諸列強中,只有日本人是黃種人,是非基督教文化。所以在凡爾賽和會上,日本雖然號稱五強之一,但是卻感到了強烈的被排擠感。其次,日本上車晚了。等到日本成為軍事強國,殖民地已經瓜分完了。雖然日本靠著甲午戰爭割走了中國的臺灣,侵佔了藩屬國朝鮮,但是與西方列強相比,它感覺自己得到的殖民地太少了。

一戰爆發時,日本政府起初拿不定主意該怎麼辦。它應該置身事外嗎?要支援同盟國嗎?日本很多陸軍軍官是在德國受訓的,非常欽佩德國的軍事實力,傾向於同盟國;要支援協約國嗎?這是日本海軍的觀點,日本海軍和英國聯絡緊密;日本內閣的辯論是實用主義的,主要圍繞日本如何獲益而展開。最後的決定是支援協約國。“日本必須抓住這千年一遇的機會,”政府在宣戰時說道,“在亞洲確立權益。”攻擊德國,日本其實是選擇一種低風險的方式來增加自己的利益。德國在中國山東半島有一些租界,在北太平洋還有一串小島——馬紹爾群島、加羅林群島、馬里亞納群島——而且它沒辦法防禦這些地方。爭奪這些地方的戰役在1914年11月就結束了。

此外,戰爭不僅給日本的製造業帶來了訂單,日本面臨的競爭較戰前水平也有很大下降。日本的商船數量翻了一番,對英美的出口增加到了原來的兩倍,對中國的出口增加到了四倍,對俄國的出口則是六倍。讓英國人和美國人擔心的絕不僅僅是經濟威脅。在大海上,日本比1914年時更加強大;在陸地上,它在中國的勢力正在擴大,而且進入了俄國的西伯利亞地區。

所以,在西方列強看來,日本雖然對德國宣過戰,但並沒有為協約國這一方出多大力。不過日本畢竟擁有全球第三大海軍(不把德國算在內),還有一支強大的陸軍,而且還有貿易順差。所以,他們在巴黎和會給了日本五個代表席位,這個數目和他們自己的一樣,但是在最高理事會,日本人總是被忽略,或被當成笑柄。在一次會議上,克列孟梭用人人都能聽到的聲音對旁邊的他的外交部長說:“我們在這兒和日本人關在一起,他們長得太醜了;來想想世界上的金髮美女吧。”當眾人決定成立四人理事會、加快工作速度的時候,日本人被篩了出去。他們的藉口是日本代表團和其他大國的代表團不一樣,帶隊的不是首相或總統——事實的確如此。

日本代表團以西園寺親王為首在暗中操盤,由前外務大臣的牧野伸顯男爵和日本駐英大使珍田舍己子爵在前臺負責相關事務的處理。在西方列強和媒體看來,日本代表在和會名類繁多的機構中扮演的“主要是觀眾的角色”。而且很多日本代表只能說最基礎的英語或法語。有一次,在一個委員會里,主席問日本委員他剛才投的票是“贊成”還是“反對”,這個日本人回答說“是”。不管從什麼方面看,日本都像義大利。它在巴黎有確定的目標,但對其他任何事情都沒多大興趣。派往巴黎的日本代表團有三個明確的目標:在國聯公約中加上種族平等條款;控制北太平洋群島;接管德國以前在中國山東半島的特許權。

是否承認日本控制北太平洋群島,美國人從其長遠的軍事戰略規劃著眼有許多疑慮,原因是1898年美西戰爭期間,美國控制了菲律賓以及通向東方的重要基地關島,出於為了保護新得土地的目的,美國又吞併了夏威夷。早在1917年2月,為了回報日本海軍的幫助,英國就承認了這些島嶼歸日本所有。義大利、法國、俄國也跟著英國這樣做了。1919年5月託管地正式劃分,日本得到了它想要的所有島嶼的託管權。

那麼,什麼讓日本人感到深受傷害呢?最主要的是日本人要在國聯公約中加上種族平等的條款被完全無視。

日本人受到的傷害

日本太成功了。一個例子是,到了1914年,全世界四分之一的棉紗都是日本出口的。英國人越來越關切它在中國和印度市場的統治地位。美國則擔心它在亞洲的利益,這不僅僅涉及在中國的貿易,還牽扯到它的新屬地菲律賓。不過,在亞洲內部,日本被視作一種激勵和一個證據,證明西方帝國主義者是可以被擊敗的。即便是因為日本強大而吃虧最多的中國人,也在日本的例子中看到了希望。數千名中國青年穿過北太平洋,去日本大學學習。

在亞洲,唯一懷疑日本國力的是日本自己。日本人總是認為,西方世界遲遲不願意平等對待他們。一位知名的日本政治家曾怨恨地向一位德國朋友抱怨道:“當然,錯就錯在我們是黃面板。要是我們的面板和你們的一樣白,全世界都會歡慶,誇我們阻止了不可阻擋的俄國侵略者。”

所以,推動國聯公約中加入“種族平等條款”對日本人來說有重大的象徵意義。日本已是一個世界大國,日本的國民理應得到禮遇。但不幸的是,我們日本人,在你們白人統治的國家裡受到各種歧視,不論是在美國,還是在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也好,都受排擠,買地不讓買,移民不讓移,做生意也受各種限制。即使是在戰爭期間日本與大英帝國並肩作戰的時候,它的國民還是不斷地遭到排斥。

1919年2月13日,當國聯公約的第一份初稿就要完成時,牧野伸顯宣讀了一大段宣告,表示希望修正該條款,從而達到讓國聯所有成員國都同意平等無歧視地對待其他國家國民的效果。他說,國聯應當成為一個民族大家庭。各民族都能彼此照顧。讓一個國家的民族為了不想平等對待他們的人做出犧牲,甚至還要讓他們放棄生命,這肯定是不合理的。在大戰中不同的種族肩並肩作戰:“一條前所未有的同情與感激之情的紐帶已經緊緊地把我們聯絡在了一起。”

這的確是份感人且帶有自由意味的宣告,但也是一份沒用的宣告。這個今天看起來天經地義的要求,在當年卻是個要命的問題。因為,如果答應了這一條,美國英國法國的海外殖民地就沒法統治了。所以美英法,特別是澳大利亞、紐西蘭等白人統治的殖民地死也不答應。

這樣,日本民意大失所望、反應強烈,日本媒體也怨恨地批判起了“所謂的文明世界”。日本參與了這個遊戲,也證明了自己已準備好加入國際社會中,但他們還是被看作劣等人。沒能把種族平等條款加入國聯公約中,對日本帶來的傷害,成為兩次大戰期間日本改弦易轍的重要因素。日本從此逐漸下決心告別同西方的合作,轉投更具侵略性的民族主義政策。

8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草根出身,人到中年還能完成逆襲,漢高祖劉邦有哪些成功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