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秦朝可分為三個時期來看,最先是初獲封地的諸侯時期,此時的秦國地小民貧,無論是政治,經濟還是文化都無法與當時的晉楚齊等強國相比,只是一個落後的小國。
值得一提的只有它的發展策略。與楚一樣,秦國也是邊陲之國,長期與中原文化圈相隔絕,中原斥之為蠻夷之國,但兩國採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楚國北上爭霸滅長江黃河流域數十邦國,終於成為春秋時期國力最為強盛的諸侯國,與此同時,楚國這種咄咄逼人的態度也使其遭到了整個中原的敵視。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在稱霸時最重要的任務便是遏制楚國,而楚國也為它的這種策略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秦國的早期統治者則聰明得多,他們面對是這樣一種情況,東方是勢力正盛的晉國,南邊是阻隔著崇山峻嶺的巴蜀,西邊和北邊是戎狄等蠻族,也正是因此,秦國選擇了向西和北發展,同時與晉聯姻,結秦晉之好,這讓秦國在早期的發展中遇到了很少的阻力,讓他有充足的時間把自己由一個蕞爾小國變為了一個至少不會被一戰滅國的中等強國。
三家分晉,田氏代齊,天下進入戰國。戰國之時,強國愈強,小國朝不保夕。戰國之初,魏國首霸,奪秦河西之地,秦孝公忍辱負重,任用商鞅變法,終於使成為戰國首強,這些大家都是耳熟能詳的,但商鞅變法為何有如此大的力量呢?從歷史的客觀角度來說,春秋時,隨著生產力的提高,生產方式的改變和生產工具的革新使得人口迅速增長,與此同時落後的組織形式又無法適應這種增長,所以各國要麼死守井田制和封建領主制,看著人口流往他國,要麼變法,變換基層生產組織形式和土地所有制,讓土地的利用效率提高,來供養人口。
商鞅變法的核心也正在於此,首先沒收貴族土地,解放貴族治下的農奴,允許土地買賣,建立土地私有制。我們都知道私有制對於人民生產積極性的提高效果是顯著的,與當時盛行的井田制這種變相的奴隸制相比,可謂進步了一個時代,戰國時期國力是什麼,就是人口和糧食,這樣的改革使秦國國力大增,一躍成為強國。
其次,設定基層管理機構,從封建領主奪回地方的財權,政權,加強中央集權,春秋時期,天子御諸侯,諸侯御大夫,大夫御士,士下又有平民和奴隸,層層分封,號為封建,但這種制度十分不利於中央整合力量,下一級的力量強大後,上一級就很難控制了,周天子被架空,三家分晉就是這個道理,就算中央對地方仍有一定的控制權,而地方的財富和人力卻不是中央可以隨時呼叫的了,因為貴族的封地可以理解為貴族的私產,這私產中央可以取多少主要得看領主的覺悟,到戰國中期,七大戰國都確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而秦國這種徹底的中央直轄的郡縣制使得秦國的組織能力要遠高於其他戰國。
最後,獎勵耕戰,這點十分重要,一個國家不可以沒有統治基礎,統治基礎意味著當國家遭遇危機時有人會拼死來保衛這個國家,秦國以及春秋所有國家最早的統治基礎都是貴族,他們的利益是與國家直接掛鉤的,所以春秋時期的戰爭可以看作貴族間的戰爭,比拼的是哪個國家的貴族更為強大。但隨著時間推移,貴族本身也在不斷的發展,他們會越來越關心家庭而非國家的利益,直到尾大不掉,晉國也正亡於此。
所以商鞅變法,將這個基礎擴大為了所有平民,而且取消了原有的腐化的貴族的特權,引導了秦國新貴族發展與壯大,而新貴族又無法觸及中央的根本權力——統治權。所以,秦國的新貴族必然依附一個強有力的核心,即秦國的中央政府。而商鞅變法的偉大之處就在於它的徹底性,其他戰國的變法也有不少是仿商鞅變法的但他們都不願意如此徹底,舊貴族仍保留封地和治權,而新貴族又無時無刻不受到舊貴族的打壓,這使得這些戰國的國力很大一部分損耗於內鬥中,統一而強大的秦國面對國內國外都是一盤散沙似的的東方戰國,又如何不勝。
那為什麼如此強大的秦國,會在統一之後驟然滅亡呢?
首先,必須注意的是秦國的國家性質是代表唯一統治者利益的集權式封建國家,之前所說的商鞅變法看似對平民有一些好處,但從根本上來說,秦朝統治者要求的是平民服從國家管理,更好的為統治者的個人意志服務,所以秦始皇能統一六國,能修長城,能修阿房宮,能建始皇陵。
戰國時,平民可以透過耕戰來向上晉升,成為新貴族,但是天下統一了,這條上升渠道其實就是名存實亡了,秦始皇徵匈奴,徵百越,共計派了七十萬大軍,這七十萬大軍戰爭勝利後的結果又是如何,秦始皇詔書一下,北方的三十萬修了長城,南方的四十萬成了嶺南人,獎勵耕戰成了空談,皇帝的個人意志遠大於帝國的制度,秦國的法制因為一個偉大的皇帝而被破壞,當法制崩潰時,維繫皇帝需求與平民利益之間的鎖鏈便斷開了,這時,秦國的統治者不再是平民利益的給予者和保護者,他開始站到天下人的對立面,當他開始建陵墓建宮殿時,天下人緘口不言只是懾於秦國剛剛達到的巔峰的輝煌而敢怒不敢言,秦始皇死後,在趙高還沒有指鹿為馬前,陳勝吳廣便在大澤鄉起義就是這個原因。
而法制的崩壞最嚴重的後果就是身為秦國統治基礎的新貴族的流失,羅馬共和國後期貴族佔據了義大利全部的土地,而羅馬公民只能在羅馬城裡靠救濟度日,亞平寧半島外的蠻族被隨意抓為奴隸,蠻族起義此起彼伏,這樣的情況在中國看來是亡國之兆了吧,但共和國依舊如日中天,為什麼?因為元老願意捐獻財產以保衛共和國,軍團依舊以自己為羅馬的軍人而驕傲。
秦國統治者為了自己的私慾可以奪去平民用汗水和鮮血換來的功勞,這封住了新貴族的上升通道,二世和趙高大殺皇族和秦國未統一前的軍功貴族,這同時失去了舊貴族和和新貴族對帝國的忠誠,所以在帝國滅亡前,奮不顧身的秦軍將士不見了,奔走謀劃的名臣良將不見了,秦國最後的稻草只有章邯和王離還有他們手上的刑徒,但這又如何能挽救一個早已失了根基秦國呢。
秦滅亡後,整個封建社會兩千年無論哪個階層都斥秦國為暴秦,可見秦國末期的統治早已將秦國推向了天下所有人的對立面。這樣一個毫無統治基礎的怎麼維繫其統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