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晚清朝廷昏庸、吏治腐敗,鮮有廉潔奉公、剛正不阿的錚臣,時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四朝元老”、曾任軍機大臣東閣大學士的陝西大荔人閻敬銘(1817—1892),獨以清廉耿介的風範才幹名冠朝野。
直:堅持正義不動搖 原則二字值千金
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秋冬之際,閻敬銘出生在黃河岸邊趙渡古鎮東街一農家。人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小敬銘貌相平平、顏值欠佳,絲毫看不出有創驚天偉業的天分,但父親閻鐵依然望子成龍,重金聘名師系統地傳授中華傳統文化、廣泛涉獵古今中外書籍,特別是練就了一手嫻熟的珠算技藝,十里八鄉傳頌他年少聰慧、頭腦清暢。道光十四年(1834)17歲中舉,道光二十五年(1845)28歲取進士,閻敬銘雖遇挫折、但終是一步一個腳印的在主管全國疆土、田地、戶籍、賦稅、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的戶部任了職。戶部相當於今天的財政部+民政部,雖然閻敬銘只是類似科員的主事,但職位顯要人人眼紅,想拉攏腐蝕的人多了去,可他老死不開竅,點驗餉銀成色、複核入庫、計算損耗,凡事親力親為不說還“摳”的不行,奸佞之人無機可乘就開始設套害他。閻敬銘在戶部兢兢業業一干十多年,“理財能手”苦沒少下人沒少得罪,只因清正高潔不肯逢迎巴結而仕途不順,幾無升遷。俗話說:雁過留聲、人過留名。在戶部落下好名聲的閻敬銘被時任湖北巡撫胡林翼所賞識,於咸豐九年(1859)保薦出任湖北總糧臺,“後勤部長”角色乾的風生水起,胡盛讚閻為古今第一糧臺,舉薦擢升湖北按察使署理布政使(相當於法院院長兼民政局長)。
身兼“兩司”的閻敬銘擁有對武官治罪的權利,偏他又是個幹事不看臉的主,不久便與頂頭上司湖廣總督官文槓上了。官文可不是善茬,滿洲正白旗出身,由御前侍衛出任荊州將軍擢升湖廣總督,能力平平卻是皇親國戚跟前的紅人。因人成事也因人敗事,官文愛地不得了的親信張玉姦殺了一名農家幼女,各級官員懼於“背景”不敢受理,死者家屬狀告無門。事情傳到“履職大於天”的閻敬銘耳裡,他頓時火冒三丈到總督署逼官文交人。官文官場多年自知理虧,但一心卻在幫張玉敷衍,撒謊自己重病臥床不能見客。幹事心急實在的閻敬銘見此來個絕的,命僕役拿來鋪蓋硬是在總督府門廊下守了三天三夜,大小官員皆為這曠古未有之情形詫異不已,平民百姓也將此事作為茶餘飯後的笑料期待旁觀。講究體面的官文如坐針氈,委託數個陝西鄉黨說情都沒擱住,無奈之下跪在閻敬銘面前親自求情。領導的臉面還是要給的,只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饒。閻敬銘喝令部下扒光張玉衣服重杖四十,打得血肉模糊半死不活,隨後派人押回原籍了事。懲治了惡徒、替幼女家人出了惡氣大快人心,連“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官文也暗自欽佩閻敬銘剛直不阿、為民作主,上疏密保閻敬銘“才堪大用”出任山東巡撫。
硬:有啥說啥不畏懼 敢把皇帝拉下馬
從湖北到山東“三年八遷”,閻敬銘職位倒的相當歡實,但畢竟不是發揮專長的缺,直到光緒八年(1882)重回老單位戶部。有道是幾家歡喜幾家愁,聽聞精明倔強的閻敬銘“殺”回來了、且擔任戶部“一把手”尚書,於是人還沒到任、一大群心懷鬼胎的同僚先不幹了。只有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門清”:這些官兒平日養尊處優慣了,看到閻敬銘都想避而遠之,害怕撈不到油水過苦日子!皇命不可違、不幹都不行。閻敬銘入主後大刀闊斧徹底整頓,查清了大清二百餘年戶部一攤子死帳爛帳,揪出了一堆貪汙腐化的大小蛀蟲,其中就有軍機大臣王文韶、帝師翁同龢等。斷了眾人財路、難免被人嫉恨,於是宮裡宮外聯起手來給閻敬銘挖坑。有件事最能說明問題,一次內務府需購置皮箱,報價每個60兩白銀。閻敬銘看著手中單子心知肚明,便直言不諱地上奏最好的也不過六七兩,慈禧太后責成閻敬銘按七兩標準親自採辦,半個月為妥。不成想時間到了事沒辦成,閻敬銘領旨後北京市面的箱包店全部關門歇業,立即安排下屬去天津買也是沒了音信,慈禧降罪“閻敬銘罰俸一個月!”最後一打聽明白了,原來內務府一幫人從中作梗,先是強令所有門店拒賣,再是用千兩白銀收買閻敬銘派去的人,能買到才日出怪裡!
晚清腐敗有著皇族貪圖奢靡享受的重大因素,眼看“老佛爺”六十大壽到了,慈禧發話“民間老太太過六十還熱熱鬧鬧的,大清太后過六十大壽再勒著褲腰帶讓天下人笑話!”言下之意誰讓她“過不好日子”、她就讓誰“過不成日子”,唬得光緒皇帝和李鴻章、翁同龢一班人有看法沒辦法,嘴夾住都不敢言傳。挪用海軍軍費興修生日禮物—頤和園天奓的事,管著國庫的閻敬銘自知大清家底是吹糠見米實在沒有幾兩銀子了,忠誠與擔當促使他挺身而出公開反對,“頤和園的工程必然停,不是我閻敬銘不同意,是大清國庫裡的銀子不同意。”早就習慣一言堂的慈禧盛怒之下令閻敬銘“滾”,他倒是心平氣和,硬懟慈禧太后說:我有罪你可以罷我的職砍我的頭,但不能讓我滾,有違祖制!把慈禧太后頂撞的差點背過氣去。其實,閻敬銘“對抗”慈禧太后已不是一次兩次了,同治年間他就給過慈禧難看。大太監安德海擅離京城被山東巡撫丁寶楨斬殺後,民間傳聞四起說宮裡有假太監,由於流言蜚語牽扯到了慈禧太后,閻敬銘便要求對宮內所有太監進行重新驗身。慈禧心裡不悅卻不好公然反對,只有啞巴吃黃連任由閻敬銘去做。前前後後鬧騰了一陣子,雖然最終結果“宮內並無假太監”,但重重地警告了慈禧和太監們。
廉:一身正氣驚天地 兩袖清風泣鬼神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在大小官員大肆榨取民脂民膏的晚清官場,閻敬銘可謂一股難見的清流,甚至可以說他的清廉和那個時代格格不入。為官四十餘年,一生經手錢物不計其數,閻敬銘從不妄取一分一毫,口碑極佳。從初任郎中、山東鹽運使,到擔任戶部尚書、軍機大臣,他一件“褡褳布”官服一穿多年,其布料又厚又硬耐磨耐髒,以致出門人們都大跌眼鏡。閻家粗茶淡飯,即便請客也毫不鋪張,同僚部屬最怕去閻敬銘家吃飯,青菜、豆腐、大燒餅,幾十年如一日,母親六十大壽時才難得上街買幾斤豬肉吃。做山東巡撫時他兩盤素菜一碟乾燒餅招待新任學政,外出辦公途中經常以乾糧充飢,軍機行走期間自裁“點心”自帶又硬又粗的餅吃得津津有味。出行更是低調行事從不張揚講排場,赴京出任戶部尚書時正逢李鴻章南下、張樹聲北上,人家儀從煊赫、觀者如堵,而閻敬銘布衣弊車、蕭然靜默。崇尚節儉的閻敬銘大力倡導去奢崇儉,嚴格要求下屬節用務實,並多次上奏朝廷削減不合理的開支,透過精打細算精校財賦、剔除中飽節用務實、厲行節約辛勤打理,竟使得大清國庫奇蹟般豐裕起來。光緒十五年(1889),清廷歲入80762千兩、歲出73079千兩,盈餘7683千兩。“崇尚儉樸,風為之變”,閻敬銘憑一己之力為搖搖欲墜的清朝續了命,因此譽稱“救時宰相”。
朝邑閻敬銘、韓城王傑、蒲城王鼎均為清代陝西入閣大學士,也是東府渭北的翹楚。大荔人習慣稱閻敬銘為閻大人,即便今日仍翹指稱讚“大清官”。閻敬銘愛國戀鄉,迴歸故里從不居高自傲,離鄉三里下轎,“官大不欺鄉”。每次回來常抽空在巷裡東家走西家轉,和親朋好友鄉黨鄰里談收成、說家事,逢著小康之家由衷為他們過上好日子欣喜,遇著光景困苦的便幫忙出主意想辦法,從不怠慢或低看任何人,和藹可親如鄰家大叔、沒有半點官架子。閻敬銘回饋鄉梓許多有益的事,先是促成朝邑縣成立兵差車馬局,解除了鄉民支應兵差之苦;再是支援地方清丈土地造冊登記,解決了鄉民負擔不合理問題;最最值得一提的是倡辦“豐圖義倉”,提出節約儲備糧食,互救協作共濟以度荒年。歷時四年、用銀四萬餘量,擁有60孔窯洞的“天下第一倉”在朝邑南寨子建成,聞名全國。閻敬銘始終關心家鄉教育事業,他深知教育濟世度人的大用,更清楚農人接受教育的艱難,不僅自己聚徒講學,而且個人出資為趙渡修設義學一所。光緒十五年(1889),閻敬銘拖著病體終歸養老,全力經營豐圖義倉,捐銀辦學,獎掖諸生,從此朝邑學風更盛……
盤點晚清帝王將相,閻敬銘能夠揚名立萬,確因他是個鐵骨錚錚、實打實的好官,不輸任何名臣悍將,不負“清廉耿介”美譽。閻敬銘不僅是大荔人永遠的驕傲,更是大荔千家萬戶感念先賢、激勵後昆的楷模。
作者簡介:王小民,1971年生,大荔縣人,渭南市作協會員,渭南市政協文史委特聘委員。出版有《同州風情》《大美大荔》《小民看大荔》等13部文史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