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氏是華夏民族的”人文始祖“,軒轅氏統治時期,完成了華夏民族由遠古時代向文明時代的過渡,軒轅氏歷經兩次戰役,完成了九州一統,是遠古諸部族完成了第一次大融合,建立了華夏民族,為日後的中華民族奠定了基礎。
逐鹿之戰神農氏統治末期,中央政權無力約束天下,因而群雄並起,諸部互相征伐,經歷幾番大戰之後,九州大地被三股勢力佔據,分別是,中原地帶的黃帝,也就是軒轅氏,盤踞太行山以西的炎帝,以及割據東方的九黎部落的首領蚩尤。
中華民族向來以炎黃子孫自居,但事實上華夏民族的這兩位始祖黃帝與炎帝。在那個時代相處的並不融洽,坦言之他們之間存在競爭關係,為爭奪天下之主的位置,華夏部族的這兩大始祖集團進行了阪泉之戰。
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中是這樣記載的:
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徵。於是軒轅乃習用干戈,以徵不享,諸侯鹹來賓從。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鹹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蓺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
阪泉之戰發生於神農氏統治末期,這一時期,依託原始農業發明所開創的氏族制度,已然走向了末路,遠古諸部族對物質利益的追求日益加劇,頻繁的戰亂嚴重影響了先民的日常生產,社會分化日益加劇,神農氏無法依託氏族制度來調節社會矛盾。
因而,諸部為解決問題,只能凝聚親屬部族結成聯盟,以此來形成強大的結合體,軒轅氏應運而生,率領部族聯盟用武力征服不順從者。隨著地盤的不斷擴大,與佔據太行山以西的炎帝部落聯盟產生了糾紛,阪泉之戰由此爆發。
在《列子·黃帝》中對此戰場景是這樣描述的:
黃帝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帥熊、羆、狼、豹、貙 、虎為前驅,雕、鶡、鷹、鳶為旗幟,此以力使禽獸者也。
《大戴禮·五帝德》中也記載道:
與赤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行其志。
從史料中不難看出,黃帝部落與炎帝部落,在戰前都進行了充分的準備。當然,文中所言的猛獸,並非真的禽獸,而是指遠古諸部族的圖騰,兩方勢力在阪泉總共進行了三次戰役,最終,以軒轅氏部族的勝利告終。
逐鹿之戰中華民族自古以來便是多民族融合的文明,在軒轅氏時代除了炎黃二部以外,華夏大地還存在另外一股勢力,那就是割據東方的九黎部,在解決了內部矛盾之後,軒轅氏的下一個目標,便是蚩尤率領的東夷九黎部。
距今4600年前,兩大勢力之間,爆發了逐鹿之戰,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中是這樣記載的:
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於是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
蚩尤所率領的九黎部族麾下有81個部落,為了尋求發展向西進發,與佔據中原地帶的軒轅氏華夏集團發生了衝突,雙方此時爭奪目標,應該是豫中。因為,逐鹿之戰初期,蚩尤的攻擊目標是位於豫東的炎帝部落。
蚩尤率領的部落聯盟由於生產力水平較華夏集團略高一籌,武器製作精良又勇猛善戰,於是所向披靡,因而留下“銅頭鐵額”、“威震天下”的英名。炎帝部落無法抵擋、節節敗退,在蚩尤大軍的掃蕩下,居地全失,連一個角落也沒留下,本著同一聯合體應互相救助的原則,炎帝求救於黃帝,引發了涿鹿之戰。
逐鹿之戰與阪泉之戰並不相同,阪泉之戰主語部族內部矛盾,而逐鹿之戰則是兩大外部集團的碰撞,因而此戰非常慘烈,為後世留下了許多的神話傳說。如說黃帝與蚩尤九戰九不勝,蚩尤作大霧瀰漫三天三夜,黃帝之臣風后在北斗星座的啟示下,發明了指南車,才衝出大霧。
還傳說黃帝在困境中得到玄女的幫助,製作了80面夔皮鼓,夔是東海中的神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黃帝用其皮蒙鼓,用雷獸之骨作鼓槌,“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
逐鹿之戰持續的時間並不短暫,最終,軒轅氏取得了冀州之野決戰的勝利,斬殺了蚩尤,統一了華夏九州,被後尊為五帝之首。不過,軒轅氏雖然勝利了,但戰後卻也面臨著許多的困難,被後世賦予了許多神話傳說。
如旱神女魃制止了大風雨後神力大減,“不得覆上”,應龍參戰以後,也“不得覆上”,天上“無復作雨者”,使地上連續大旱數年。當然,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這些神話背後的故事,被逐步揭開神秘的面紗。
環境考古學家研究表明,在距今5000至4000年左右是自然環境又一次大變化時期,不斷升高的氣溫,持續不斷的冰川融化與降雨均驟然停止。距今5000年前後,從遼東半島到長江三角洲都留下海退的遺蹟,以後,距今4700年開始又發生了小的波動。涿鹿之戰中,那些被巫術呼喚來的暴風雨及其後的乾旱,正與氣候由平穩到發生波動的情況相合,可見這些神話不是全無根據的,它確實濃縮了對過去的回憶。
個人總結阪泉之戰解決了部族內部矛盾,使親緣部族聯盟向新型聯合體進化,為日後國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逐鹿之戰,則是史前文明中,不同部族的同化,融合的體現,為日後漢族的形成提供了沃土,同時,也擴大了華夏族的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