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楊廣的母親,獨孤皇后是獨孤信的第七女,李淵的母親獨孤氏為獨孤信的第四女,因此楊廣、李淵為表兄弟。許多人說,李唐王朝取代隋朝是李淵竊取了表兄弟的江山,事情乍一看上去無可反駁,那麼事情真是這麼簡單嗎?

我們不妨從北魏到隋唐的朝代更替來看看,能不能揪出一點歷史真相。

魏晉南北朝基本是處於南北對立狀態,北魏結束了五胡十六國的北朝割據,與南方的東晉對峙。

十六國與東晉對峙

北魏統一北方後,劉宋推翻東晉,地理割據是這樣的。

北魏與劉宋對峙

第一部分:北魏如何分裂為東魏和西魏

北魏(386年~534年),是鮮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權,398年,拓跋珪遷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稱帝。

493年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大舉進行漢化改革,將“拓跋氏”改漢姓為“元氏”,自此後,皇家姓氏以元氏命名。

孝明帝幼年即位,宣武靈皇后胡氏被尊為皇太妃,她逼死正宗皇太后,期間兩度臨朝聽政,長期淫亂後宮。

兒子孝明帝暴卒,唯有一女元姑娘,剛一出生就被胡太后詐稱為男。孝明帝死後,迫不得已,擁立元姑娘為帝,待局勢穩定後,又宣稱元姑娘為女兒身,改立親族中三歲的元釗為帝,天下愕然。

不久,大將軍爾朱榮起兵,將太后和幼帝投入河中,天下大亂。最終高歡控制了洛陽的朝政,擁立孝文帝之孫-元修為帝,是為孝武帝。

孝武帝不想做一個傀儡皇帝,與權臣高歡決裂(一併棄之不顧的還有嫡妻—高歡長女),投奔另一權臣宇文泰,即為建都西安的西魏。

孝武帝“出走”後,不能沒有皇帝啊,高歡擁立孝文帝曾孫元善見為帝,是為孝靜帝,此為建都鄴城(河北臨漳縣、河南安陽交接處)的東魏。

自此,北魏徹底分裂為東魏和西魏。

東魏、西魏與梁對峙

第二部分:東、西魏的歷代更迭

東魏如何被北齊取代

東魏(534年-550年),經歷一代,歷時十六年。

孝靜帝元善見534年即位,時年十一歲,立高歡的次女為皇后。高歡手執軍政大權,13年後病逝,其長子高澄繼承父職。

高澄不僅是個帥哥,還頗為幽默,關鍵還有勇有謀,不足之處是執法嚴峻,權利比其父有過之而無不及,不僅可以佩劍上殿,還不叩拜皇帝。

549年,高澄正在準備孝靜帝禪位一事,眼見可成,卻被一個廚役刺殺。這樣的死法對他也算是一種恥辱,他的第四子即赫赫有名的蘭陵王,觀子知父,假如高澄成功了,蘭陵王的命運也許可以改寫。

高澄二弟高洋,不僅當場殺掉了廚役及同黨,還撿起軍政之事。孝靜帝剛為躲過一劫暗鬆了口氣,不料卻是送狼迎虎,孝靜帝不得不讓他繼承父兄之職。

550年,高洋成功逼迫孝靜帝禪位,北齊取代東魏。

高歡影視劇照

西魏如何被北周取代

西魏(535年―556年),經歷兩代三帝,歷時二十二年。

元寶炬535年即位,時年二十八歲。嫡長子元欽為太子,宇文泰的女兒被冊立為太子妃。

元寶炬在位16年,軍政大權實際操縱在宇文泰手中,但元寶炬能夠與宇文泰默契配合,維持微妙的君臣關係。

公元551年,元寶炬病逝,元欽即位,冊封宇文氏為皇后。

宇文氏和元欽青梅竹馬,感情要好。更難得的是,宇文氏品行端淑,得以專寵後宮。除了宇文氏,元欽沒有冊立任何嬪妃。

國事上面,對於老岳丈的掌權,元欽愈發不甘心,暗中授意尚書元烈謀殺宇文泰。

554年,計劃洩露後,遭到太師宇文泰毒殺,皇后宇文氏也因忠於魏室被害。同年,元寶炬四子元廓,被宇文泰扶上皇位,實為傀儡。

556年,宇文泰病死,由侄宇文護掌權。557年宇文護完成宇文泰遺願,迫使魏恭帝禪讓於宇文覺(宇文泰三子),宇文覺改國號為周,自此北周取代西魏。

宇文泰影視劇照

第三部分:北齊、北周的歷代更迭

北齊如何被北周取代

北齊(550年~577年),歷五帝,共二十八年。

若干年後,陵墓崩塌,發現墓中死者有六十多人,可以想見牽連人數之多,無非斬草除根而已。他的親姐失去了丈夫和兒子,高洋則安排她另嫁他人。

高洋在位9年,早期政治清明,後期驕奢淫逸。他的嫡長子出世,高洋請邢邵命名,邢邵獻上名“殷”,字“正道”,高洋詫怪道:“殷商家族兄終弟及,‘正’字一橫一止,我死後此兒得不到帝位。” 邢邵恐懼,請改換名字,高洋阻止道:“這是天意。”又對四弟高演說:“你要奪位就奪位,千萬不要殺他呀!”

559年,文宣帝高洋飲酒過度而暴斃,年三十四。按程式傳位給皇太子高殷。

文宣帝高洋

第二位皇帝,廢帝高殷,其母李祖娥被尊為皇太后,其祖母婁昭君仍在世,被尊為太皇太后。高洋駕崩時,婁昭君本欲推舉四子高演繼位,高層搖擺不定導致群臣心思不定,楊愔等忠君臣子密謀殺掉高演(高洋的四弟)和高湛(高洋的九弟),事情洩漏後,太皇太后下令廢掉高殷為濟南王,移居晉陽宮,高演繼承大統。

第三位皇帝,孝昭帝高演,內外皆服,眾望所歸,高洋瘋瘋癲癲喜歡殺人為樂,高演數次規勸,憂憤表於外,高洋說,“只要有你在,我有何擔心而不縱樂”。

廢了侄子後,僅僅過了一年,高演怕有後顧之憂,使人馳驛至晉陽宮,殺掉髙殷。之後高演就病倒了,恍惚中總是見到高洋在作祟,於是數次在宮中行厭勝之術,卻無益處。婁太后去看望兒子,再三問濟南王髙殷在何處,高演都不回答,太后怒曰:“殺死了吧?不用我說,你確實該死!”。

561年,濟南王髙殷死後不到一個月,高演也病逝了,年僅27歲。

高演遺詔,讓九弟高湛即位,並手書便條:“請將我的妻、兒安置在一處好地方,不要學前面的人了。”

第四位皇帝,武成帝高湛,於561年十一月即位,性格優柔荒淫。霸佔皇嫂,即四哥高洋的嫡皇后李祖娥,這位皇后在兒子髙殷退位後,被孝昭帝高演封為昭信皇后,退居別宮。

當時她還有一個兒子為太原王高紹德,高湛以高紹德的性命相威脅,昭信皇后懼而屈從,不久懷孕,於562年十二月,生下一女,李祖娥羞憤之餘,親手殺死了她。高演怒道:你殺我女兒,我何不死你的兒子!當著她的面,殺死了高紹德。並且將李祖娥打成重傷,丟入尼姑庵。

李祖娥

563年,高湛藉口侄子高百年(高演的皇太子)暗中練寫“敕”字,將其招入宮中打死。自此9歲的“皇太子”終究難逃其叔叔的毒手,高演將皇位傳給弟弟,也沒能改變其兒子被殺的悲劇命運。

564年,太史官奏天象有變,天下要易王,於是高湛禪位給兒子高瑋,軍國大事仍全部向其奏報。

568年,武成帝駕崩,時年三十二歲。

第五位皇帝,後主高緯,荒淫無道,政治腐敗,規定年十四歲以上二十歲以下的未嫁女子,全部集中於省,隱瞞匿藏的人家,一經發現,處家長死刑。政治上誅殺名將斛律光、蘭陵王,使得北齊失去抗擊北周的得力將領。

高瑋打不過北周,577年正月初一,禪位於八歲子高恆,二十一日,高恆又禪位於任城王高湝(高歡第十子),高瑋和高恆繼續逃竄,577年,高氏皇族幾十人被北周武帝宇文邕俘虜,578年,均遭殺害,北齊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北周如何被隋朝取代

北周(557年―581年),歷五帝,共二十四年。

第一位皇帝,孝閔帝宇文覺,557年仍定都於長安。

宇文覺年幼,大權掌握在堂兄宇文護手中。宇文覺對宇文護專權多有猜忌,欲誅殺之,事未成,反被逼遜位,接著被宇文護弒殺,年十六。

557年九月,宇文護立宇文毓(宇文泰庶長子)為帝。武成元年(559)春,宇文護上表歸政,宇文毓開始行使部分權利,軍政大權仍在宇文護手中。

權臣宇文護影視劇照

第二位皇帝,明帝宇文毓,性格聰慧,有見識、有膽量,宇文護甚為忌憚。於是密令膳房大夫李安,向皇帝御食中下了毒藥,於是帝危矣。

武成二年(560年),宇文毓遺詔:“多虧大家輔佐,我得以繼承大統,遺憾的是我享大位四年,未能使百姓富足,天下昇平。唯獨希望兄長宇文護能夠勿忘太祖遺志,提挈後人。今大位虛曠,社稷無主;朕兒幼少,未堪當國。魯國公宇文邕,朕之介弟,寬仁大度,能弘我周家者,必此子也。人貴有始終,公等事太祖,輔朕躬,可謂有始矣。若克念政道,顧其艱難,輔邕以主天下者,可謂有終矣。”一番話十分懇切。

宇文護不能反駁,遂按照宇文毓遺志,立宇文邕(宇文泰四子)為帝。

太祖去世後,左右十二軍都受宇文護節制,凡是軍隊的徵調,沒有宇文護的手令就不能行動。宇文護在自己的府邸屯兵防衛,比皇宮防範得還要嚴密。無論大事小事,宇文護都是先行決斷再上報皇帝。

第三位皇帝,周武帝宇文邕,聰明有遠識,但面對宇文護的既成勢力,選擇了韜光養晦。十二年後,建德元年(572年),宇文護自同州還朝,宇文邕請求他拜見皇太后,勸解太后少喝酒,因宇文護是以侄子身份拜見嬸孃,太后平時會賜座給他,宇文邕站在旁邊侍候。這次宇文邕趁機從懷中拿出《酒誥》,對他說:“拿這個來規勸太后。”宇文護入殿之後,按照皇帝所言,向太后朗讀《酒誥》。

還未等讀完,宇文邕趁機以玉珽自後擊之,宇文護倒地後,宇文邕命太監用刀砍了他,太監惶恐,砍下去後沒有傷著宇文護。衛王宇文直預先藏在室內,於是衝出來斬了宇文護。

從此宇文邕終於親掌朝政,他整頓吏治,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定。577年,宇文邕滅北齊,統一北方。

宣政元年(578年)五月,周武帝率軍伐突厥,途中病重,六月病逝,年僅36歲。傳位長子宇文贇。

宇文邕影視劇照

第四位皇帝,宣帝宇文贇,沉湎酒色,暴虐荒淫,共有5個名稱怪異的皇后:楊麗華為天元大皇后,朱氏為天大皇后,元氏為天右大皇后,陳氏為天左大皇后,正陽宮皇后直稱皇后。楊麗華即為楊堅的長女。

579年,宇文贇禪位於7歲的兒子宇文闡,做起了太上皇,但仍把持朝政。580年因縱情聲色而去世,時年二十二歲。

宇文贇病危時,御正大夫劉昉、內史上大夫鄭譯,提前為自己鋪路,以為楊堅為楊麗華皇后生父之故,矯詔讓隨國公楊堅入宮侍疾,並接受遺命,輔佐朝政。

第五位皇帝,小皇帝宇文闡,並非楊麗華之子,其母為天大皇后朱氏。宇文贇死後,楊麗華以正宮皇后的身份被尊為皇太后,天大皇后朱氏為帝太后,其餘三位皇后皆命其出家為尼。

581年二月,楊堅見時機成熟,受禪代周稱帝,改國號為隋,北周亡。

612年的隋朝疆域

第四部分:隋朝的歷代更迭

581年二月,楊堅稱帝后,遜位的小皇帝宇文闡被楊堅奉為介國公,車服禮樂一如周制。581年五月,宇文闡崩,時年九歲。

北周皇室諸王不滿楊堅專政,陰謀作亂,宇文賢(宇文毓兒子)、宇文招(宇文泰七子)、宇文純(宇文泰九子)、宇文盛(宇文泰十子)、宇文達(宇文泰十一子)、宇文逌(宇文泰十三子)皆被誅殺。

楊堅影視劇照

楊麗華對父親的做法頗為不滿,言語行動也有表達,楊堅頗為內疚,建國後封其為樂平公主,後曾商量讓其改嫁,因楊麗華堅決反對而作罷。

609年,楊麗華隨隋煬帝出巡途中病逝,遺言讓其好好照顧自己唯一的女兒宇文娥英和女婿李敏。然615年,隋煬帝聽信“李氏當為天子”的讖語,而殺掉了李敏,接著將宇文娥英賜死。

廢太子楊勇,性情仁厚,但喜好奢靡,惹來楊堅不滿;因內廷多有內寵,不喜正妻,正妻元氏被氣的心痛病發而崩逝,惹來獨孤皇后不滿;楊廣投母親所好,“獨寵”蕭妃,獨孤皇后更加偏愛楊廣;外臣楊素又加了一把火陷害。父親、母親、兄弟、朝臣都在東宮安插眼線監視他,真正的做什麼都是錯,最終被廢。楊堅死後,楊勇被楊廣賜死。

對楊勇,李綱評價道:“器非上品,性是常人。若得賢明之士輔導之,足堪繼嗣皇業。”

三子楊俊,窮奢極欲、尤其喜歡女色,以至於崔王妃心中不平,在瓜中放毒,豈料楊俊只被毒了半死。楊堅因他奢侈放縱,削了官職後接他回京城養病,王妃被賜死,楊俊也在幾年後病重而死。

四子楊秀,早期尚可,之後漸漸奢侈,常常違反制度,車馬被服都和皇上一樣。楊堅曾常對獨孤皇后說:“秀兒肯定沒個好結果。我在世,自當沒什麼擔心的。到兄弟們那時,他肯定造反。”

加之太子楊勇受讒言之害被廢黜後,楊廣被立為皇太子,楊秀心裡很不服氣。楊堅也逐漸開始厭惡楊秀,要用國法懲治他。

開府慶整進諫說:“庶民楊勇已被廢黜,秦王楊俊已經去世了。陛下的兒子不多了,何必弄到這個地步?蜀王楊秀生性耿直,如今他被重責,恐怕他會自殺。”皇上大怒,要割他的舌頭。還對群臣說:“要把楊秀殺死在大街上,以向百姓道歉。”

最後楊秀廢為庶人,一直被幽禁,隋煬帝死後,也被宇文化及殺死。

獨孤皇后影視劇照

五子楊諒,因廢太子之事,心中開始有異心,逐漸為自己積攢實力。至楊堅去世,接楊廣命令調回京城,他心知有變,舉兵造反,事敗後被隋煬帝幽禁至死。

任憑楊堅怎麼說大業來之不易,幾個兒子相繼奢靡,沒有一個珍惜。楊堅即位時40歲,老二楊廣13歲,最小的楊諒6歲,可以說從小錦衣玉食慣了。

縱觀歷來改朝換代,哪個有楊堅這樣輕而易舉,本來想避開周朝皇帝猜忌,趕赴邊疆就任,誰知足疾之故而暫緩,恰好皇帝駕崩,皇帝近臣敬重他,矯詔推舉他輔佐朝政,楊堅因勢利導,趁機奪取“外孫”的基業。

誠然,楊堅算是個愛民的好皇帝,他比起前朝皇帝更多代表著人民大眾的利益,按現在的說法,是一種先進生產力的代表。

隋煬帝楊廣,排行第二,王夫之評價:“隋之得天下也逆,而楊廣之逆彌甚。”

楊廣年年出巡,曾三遊揚州,兩巡塞北,一遊河右,三至涿郡,還在長安、洛陽間頻繁往還。每次出遊都大造離宮。

楊廣影視劇照

仁壽四年(604年),他為了開掘長塹調發今山西、河南幾十萬農民;次年營建東都洛陽,每月役使兩百萬人 。

自大業元年(605年)至大業六年(610年),開發各段運河,先後調發農民和士兵三百多萬人。

大業三年和四年在榆林以東修長城,兩次調發丁男一百二十萬,役死者過半。

總計十餘年間被徵發擾動的農民不下一千萬人次,造成“天下死於役”的慘象。

大業七年(611年),王薄率領民眾在長白山起義,隋末農民起義終於爆發。劉霸道、孫祖安、張金稱、竇建德等紛紛率領農民百姓起義。

大業九年(613年),農民起義不僅遍及山東、河北等地,而且發展到全國範圍。

大業十三年(617年)四月,李密率領的瓦崗軍逼圍東都,並向各郡縣釋出檄文,歷數楊廣十大罪狀。

大業十三年(617年)五月,李淵在晉陽起兵,同年十一月攻入長安,擁立楊侑(楊廣之孫)為皇帝,遙尊楊廣為太上皇,口號為“廢昏立明,擁立代王,匡復隋室”。

農民起義此起彼伏,楊廣卻在大業八年~十年,三徵高麗,損失慘重。生活無望的人們更加堅定了推翻隋王朝的決心。

大業十四年(618年),隋朝禁軍發生兵變,楊廣被宇文化及弒殺(宇文化及並非皇族,而是跟隨宇文泰的一個高階將領之後代。)。

楊廣在位十四年,有一半時間是在鎮壓農民起義,李淵作為楊廣的表兄弟,屢遭猜忌,於是起兵。待楊廣被殺後,逼迫楊侑禪位,隋朝滅亡。

第五部分 李唐取代隋朝是否屬於竊取

618年,李淵稱帝,619年禪位的楊侑去世。與隋朝遜位的傀儡皇帝一樣的結局。

武德七年(624年),指揮兒子們南征北戰幾年後,李淵終於統一天下。

李淵影視劇照

武德九年(626年),經玄武門之變,李淵退位,李世民登基。他不計前嫌接受李建成派別的魏徵作為自己的臣子,且虛心納諫,在凌煙閣繪製二十四功臣畫像,李世民對待功臣的態度在歷史中絕對是首屈一指。

隋朝取代北周,李唐取代隋朝,不管是不是當時他們本人的主觀意願,事實上都是接手了親戚的江山。楊堅奪取女兒的江山,李淵奪取了表兄弟的江山。另一方面,楊堅和李淵都是在歷史的洪水中,找準了自己的定位。

楊堅創造了開皇之治,滅亡南陳,結束了南北朝對立的局面。楊堅統治的二十年,國富民強,對於百姓來說是幸福的,至少比在周朝荒唐皇帝的統治下不知強多少倍。

隋朝又是不幸的,也許是自北魏以來至北齊、北周各朝的時代慣性,大家習慣了皇權爭奪中的六親不認和血腥殘暴,在北朝相繼更迭中,南朝從東晉到宋、齊、梁、陳,也一刻沒有閒著,在這個混亂大時代下,楊廣還沒有自覺到可以抽身出來。隋朝建國時,楊廣才13歲,可以說從小不經風雨,沒有那種吃苦奮鬥的細胞因子,所以他把大隋朝一下揮霍到滅亡。

房玄齡在隋朝初期,就斷言:“混諸嫡庶,使相傾奪;內相誅夷,不足保全國家;今雖清平,其亡可蹺足而待。”正是楊堅的嫡庶不分,識人不清,導致太子被廢;廢太子事件又間接導致楊堅的兒子們彷徨無措,爭權奪利;太子被廢中,竟有大臣參與誣陷,各種齷齪不一而舉,國無良相不足保全國家,所以其滅亡指日可待。

到了大業七年,差不多全國上下都知道,隋朝必亡。連楊廣都忍不住對鏡嘆息,這麼好的頭顱,會是誰來砍呢?

李淵經歷了楊廣殘暴統治下的血雨腥風,看到家國百姓深陷苦痛,身為表親,竟然還遭到楊廣的猜忌,無論是大義還是私利,順應歷史潮流,揭竿而起都是一個理智的選擇。

也許正是看到了隋朝滅亡的前車之鑑,李世民說:“自古以來,國之興亡,不由積蓄多少,唯在百姓苦樂。”

李世民影視劇照

教育子女“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總的來說,唐朝的皇帝昏聵無能、荒唐無稽的比較少。這也是大唐能夠綿延二百多年的一個原因吧。

到了這裡,我們再來看,認為李淵竊取了表兄弟的江山,其實缺乏辯證的態度,他能站出來必有當朝權臣在背後推波助瀾,各路英雄相投奔,本身也是一種民意的選擇,我們以後來人的身份去評價古時是非,需要能真正把自己置身於彼時彼境感同身受,方能更加公正。

669年唐朝疆域

19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天上人間,亡國之君的淒涼詩詞,宋代並沒有那麼繁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