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1927年8月,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相繼發生。從時間線上來看,南昌起義要比秋收起義早一些日子。但是南昌起義之後,起義軍一度找不到根據地,而秋收起義則在井岡山,建立了我軍歷史上第一塊根據地。對於這個現象,蔣介石當時不以為然:認為秋收起義的領導者毛主席只不過是一介書生,除了會寫寫文章以外沒什麼別的特長。但是經過若干年的較量,蔣介石不得不承認:當年他的看法是錯誤的。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論專業背景的話,蔣介石是正兒八經的軍校畢業生,而毛主席只是一個師範學校畢業的,。並且從毛主席的履歷來看,主席的一輩子只當過半年兵,還是在辛亥革命那會兒,毛主席怎麼就戰勝了蔣介石?

時代差距

如果從歷史的必然性角度來說,在歷史發展的大趨勢面前,一個人不論能力有多大都不能攔截這個趨勢。毛主席看出來了這一點,而蔣介石並沒有意識到。因此,在時代的洪流面前,蔣介石被時代拋棄、成為時代的棄兒,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這種現象的具體體現就在於,對於各自隊伍的治理方面。毛主席在管理隊伍和政權期間,奉行的是較為現代的管理理念:比如奉行少數服從多數原則,奉行以客觀現實做決策。而蔣介石雖然生活在民國,但其治理理念還停留在封建社會。因此,老蔣雖然看似實力強,但也只是紙面上的實力,其骨子裡是腐朽保守的。在新制度新理念面前,老蔣的隊伍實在不堪一擊。

大局觀

在電視劇《走向共和》裡面,有這麼一個細節:那就是民國成立後,原先的陸軍總長段祺瑞想擔任民國的總理。袁世凱對段祺瑞說了這樣的一段話:那就是當總理和當陸軍的總長是兩個不同性質的工作。當陸軍總長只需要懂得軍事就可以。但是當總理,需要有全域性掌舵的意識。當然雖然袁世凱說的這段話目的是為了搪塞段祺瑞,但是他的話是有道理:那就是有大局觀的人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領袖。

而在毛主席和國民黨的22年鬥爭中,雙方的政策差距就可以看出兩方面不同的前途。

比如說在國防工業方面,蔣介石的政權對於國防工業的建設只追求一個字:買。至於說自主生產軍火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情,蔣介石几乎從來不考慮。

而毛主席則堅持認為:人間正道是滄桑,只有堅持自力更生才有前途。因此毛主席的隊伍做到了從無到有——人民的軍隊,也從只有步兵演變到了擁有炮兵、裝甲兵。甚至在新中國成立以後,就上馬興辦了空軍方面和海軍方面的學校。

這既是國防政策方面的差距,同時也是志氣方面的差距。畢竟,有志氣的隊伍,成就往往比沒志氣的隊伍大。

軍隊思想建設方面,雙方的差距更是不在一個層次方面。比如蔣介石的軍隊主要兵力來自於抓壯丁。而當兵的心態也只是為了混口飯吃,對於打仗則是奉行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投降的原則。

而人民的軍隊這個截然不同。早在紅軍時代,紅軍的主要兵源就來自於老百姓的自願加入,此外還有一部分紅軍則是源自對方的起義部隊(比如寧都事變產生的紅五軍團)。紅軍實行官兵平等的制度,並且紅軍的隊伍也是一個有追求有理想的隊伍。

因此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雖然毛主席不是軍校畢業的,但是他站得高、看得遠,所以取得了勝利。

19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毛主席一生最危險一次豪賭!如果輸了,將失去20多個元帥、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