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週時代,婦女的社會地位相對較高。那時的婚姻風俗,不可能、也沒有擺脫男尊女卑觀念的影響和森嚴的等級制度的制約,但當時的社會環境較為開放,婦女所受束縛相對較為寬鬆,有較多的男女社交自由,婚制混亂,婚姻形式甚多,既有群婚制的遺俗,又未進入規範化的一夫一妻制,上層社會多妾現象司空見慣,以滿足廣繼嗣的要求。
一 門當戶對
婚姻是"權衡利害的婚姻"。權衡的結果,就形成了婚姻中的門當戶對。
門當戶對中首先是政治地位的對等。在中國古代,上層社會締結婚姻時首先考慮的是政治利益,即是否能鞏固自己的政權,是否能鞏固或擴大其權勢。周王室與諸侯國亦不例外。周王室與諸侯國、諸侯國與諸侯國聯姻的頗多。
武王克商,在封同姓為兄弟之國後,就以婚姻為紐帶聯結異姓諸侯,從而彼此成為甥舅關係,旨在以資弼輔。故《禮記·曲禮》雲∶"天子,同姓謂之伯父,異姓謂之伯舅。"《周禮·秋官·司儀》鄭玄注亦云∶"同姓,兄弟之國;異姓,婚姻甥舅之國。"
二 壯勇英武
春秋戰國時期,戰爭頻繁,尚武成為一時社會風氣。女子擇偶標準亦不例外。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很有勇力,求婚於顏氏,"顏氏問三女,二女莫對,徵在進曰∶'從父所制,將何問焉。'遂以妻之"。
似也反映了當時女子在擇偶上的尚武標準。勇武的男子,即使長相較差,也能贏得一些女子的愛心。
如"昔賈大夫惡,娶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御以如阜,射雉,獲之,其妻始笑而言。賈大夫曰∶'才之不可以已。我不能射,女遂不言不笑夫。'"
賈大夫雖然貌醜,但因善於駕車射獵,依然博得了長相標緻妻子的歡心。
三 相敬偕老
那時男女在擇偶標準和心態上,都期望婚後夫婦能夠相敬如賓,相愛始終,白頭偕老。《詩經·鄭風·雞鳴》言女子擇偶,"宜言飲酒,與子偕老。"
四 注重人品
當時女子擇偶,有不計較男方地位權勢,而只著眼於人品的。如春秋時,魯臣聲伯把異父妹妹女。如春秋時,魯臣聲伯把異父妹妹嫁給施孝叔,恰巧晉國的郤犫前來聘問,向聲伯求娶妻子。聲伯就把施氏的妻子奪過來給了郤犫。婦人問原夫施氏∶"鳥獸猶不失儷,子將若何?"那知施氏恐得罪郤犫而被殺害或驅逐,竟答道∶"吾不能(為你)死亡。"
婦人遂行。生二子於郤氏。郤氏亡,晉人歸之施氏,施氏逆諸河,沉其二子,婦人怒曰∶'己不能庇其伉儷而亡之,又不能字(慈愛)人之孤而殺之,將何以終!'"就約誓不再做施氏的妻子。
對於畏慎權勢,膽小如鼠,既無人格尊嚴,又無慈愛之心的男子,女子拒為其妻,是很值得稱道的。而對於人品高尚的,雖曾一度蒙冤被錯判為罪人,女方家長仍有同意把女兒妻之的,如孔子曾將女兒嫁給"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的門徒公冶長。
五 父母健在
那時女子擇偶,有希望男方父母皆健在的。《國語·魯語下》雲;"古之嫁者,不及舅姑,謂之不幸。夫婦,學於舅姑也。"
舅者,夫之父;姑者,夫之母。這裡,既不嫌棄老人,又向老人學習,自然是值得稱道的。
《大戴禮記·本命》雲∶"女有五不取∶逆家子不取,亂家子不取,世有刑人不取,世有惡疾不取,喪服長子不取",其中屬意點亦有男方雙親健在的內涵。
六 年輕貌美
《禮記·禮運》說∶"合男女,頒爵位,必當年德。"所謂"年德",年齡相當可合男女,德行相稱可頒爵位。這自然是符合生理要求的。但這裡又派生出成年男子對年輕貌美女子的偏愛和追求。
那時的審美情趣集中體現在《詩經·衛風·碩人》一詩中。該詩是這樣描寫衛莊公夫人莊姜的美貌的;"碩人其頎……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蛸蠐,齒如瓠犀,螺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在《詩經》的其他篇章和《楚辭》中,也有對美女的描寫和男子對美色的追求。
如"有女如玉"、"彼美淑姬,可與晤言"、"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彼美孟姜,洵美且都(真是漂亮又大方)"、"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又如,《楚辭·招魂》是這樣形容美女的∶"婷容修態"、"蛾眉曼曝"。《禮記-禮運》雲∶"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孟子云∶"好色,人之所欲","知好色,則慕少艾"。"少艾"、"幼艾",皆年輕貌美之人。雲夢秦簡《日書》甲種雲∶"襲衣,丁丑媚人,丁亥靈(福),丁巳安於身;"內居西南,婦不媚於君"。所謂"媚"與"不媚",是指女子是否美好可愛和具有柔情姣態。
七 能生兒育女
女方有生育能力,是當時男子擇偶的又一標準。之所以如此,除了基於生物本能的有後觀念外,還有人倫的考慮、宗法意識的支配等。
父母。孟子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管子·小匡》雲∶"立無後,則民殖矣。"其意是說∶"為無後者立嗣,人口就增加了。"
《禮記·哀公問》雲∶"大婚,萬世之嗣也。"春秋時期,"衛莊公娶於齊東宮得臣之妹,曰莊姜,美而無子",就又娶了陳國的厲媯和其娣戴媯,各生一子。
又,齊桓公有"夫人三;王姬、徐贏、蔡姬,皆無子",就又娶了長衛姬、少衛姬、鄭姬,葛嬴、密姬和宋華子六人,她們各生一子。 平民階層因為需要勞動力,更屬意於女子的生育能力。
雲夢秦簡《日書》載"娶妻吉,以生子"、"取妻多子"、"宇多於西北之北,絕後"、"井居西北匝,必絕後"、"內居西北,毋子"等等,都反映了這種心態。總之,能生兒育女,乃是古代社會男子普遍的擇偶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