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在抗戰勝利70週年時,新浪圖片首次披露了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拍攝的罕見抗戰照片。就讓我們一起來回憶下屬於那個年代的紅色影像。

鄧發、聶榮臻、耿飈、葉挺,這些鼎鼎大名的的領導人物,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身份:攝影人。他們為紅色軍隊留下了很多珍貴的抗戰影像。同時,以沙飛為代表的一代攝影師更是記錄了八路軍抗戰的諸多歷史細節。

紅軍大學,耿飈攝於1936年。1936年6月,中國工農紅軍大學在陝北瓦窯堡開學。教學內容有黨的建設、中國革命問題、社會發展史、紅軍政治工作等。耿飈是解放軍高階將領,曾任國務院副總理,中央軍委常委。

(攝影:耿飈)

1937年5月,為了國共二次合作,國民黨曾成立一個18人的考察團到延安考察。他們去了抗日軍政大學、中共中央黨校和紅軍駐地。這是林伯渠(左戴眼鏡者)陪同考察團成員。這張圖片是童小鵬拍攝,童一直跟隨周恩來在國統區工作,建國後曾任統戰部副部長。

(攝影:童小鵬)

革命青年奔赴延安。1937年,大批知識分子和青年奔赴革命聖地。國民政府在西安到延安途中設立九道關卡,1941年之後還派胡宗南率四十萬大軍封鎖,都沒能擋住這股棄暗投明的“移民潮”。攝影者鄧發是中共早期領導人,曾任中共中央黨校校長,1946年遇難。

(攝影:鄧發)

這一張也是童小鵬所拍。1937年8月,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在陝西省涇陽縣雲陽鎮召開紅軍改編誓師抗日動員大會,這是大會會場一角。橫幅上寫著“紅軍與國民革命軍 擁護軍委的動員”和“為保衛國土流盡最後一滴血”等標語。

(攝影:童小鵬)

1938年8月,八路軍一一五師戰士劇社青年隊在晉西演出時留影。戰士劇社1930年由紅一軍團政治部成立,紅軍改編為八路軍之後,戰士劇社隸屬於一一五師。這張照片的作者蘇靜是解放軍的高階將領,曾與鄧寶珊起草了和平解放北平協議書。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攝影:蘇靜)

1939年2月,周恩來到達皖南新四軍軍部,傳達中共中央關於新四軍向敵後發展的方針。葉挺攝影。葉挺領導的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在北伐中獲得了“鐵軍”的稱號,是新四軍重要領導者之一,1946年與鄧發、秦邦憲、王若飛等返回延安途中,遭遇空難。

(攝影:葉挺)

(攝影:呂正操)

埃文思·卡爾遜(左)是第一個到延安的西方國家的軍官,曾任羅斯福總統的侍衛官。他1938年兩次到華北敵後考察,此行的報告及沙飛拍攝的他第一次到訪晉察冀邊區的部分照片,一直儲存在美國羅斯福總統圖書館。這是卡爾遜1938年在河北阜平西莊村向八路軍演講。

(攝影:沙飛)

1938年,晉察冀軍區的八路軍醫生為日俘治傷。這張照片的作者是著名的醫生、加拿大人白求恩。他拍攝的八路軍軍醫名為林金亮。這是迄今人們能夠確定的唯一一件由白求恩親自拍攝的影像資料。

(攝影:白求恩)

1938年,晉察冀敵後抗日根據地,兒童團站崗並教路人識字。兒童團的孩子們當年都是要站崗放哨的,在特殊時期,想進村的人必須得有路條,否則不讓進。這張作品由沙飛所拍,沙飛是中共攝影先驅,1950年因開槍打死日本醫生被處以極刑。

(攝影:沙飛)

1939年5月,大龍華戰鬥接近尾聲,八路軍戰士搜尋日軍司令部。攝影師羅光達是沙飛的助手,曾單槍匹馬從山西平山到達宛平城。1939年5月,大龍華戰役打響。經羅光達再三懇求,楊成武、羅元發同意在戰鬥快結束時讓他隨搜尋部隊前進,還派二個警衛戰士掩護。

(攝影:羅光達)

美國合眾社記者郝喬治觀看八路軍繳獲敵軍重要檔案,左起聶榮臻、翻譯劉柯、郝喬治、鄧拓。郝喬治英文名George Hogg,也譯為何克。他是路易·艾黎的朋友,1938年來到中國,先後擔任培黎學校的教務長和校長。1945年因為破傷風在山丹逝世,年僅30歲。

(攝影:沙飛)

1939年6月,山西五臺戰鬥之後,八路軍120師359旅遣返俘虜,日俘唱歌表示感謝。日本兵代表說:“首先要感謝正義的八路軍,我們受到這樣的優待,是做夢也不曾想到過的……日本人民和士兵都厭惡戰爭,他們在日本法西斯軍閥的壓迫下,為了自身的解放而鬥爭著。”

(攝影:沙飛)

1939年,抗日軍政大學二分校舉行慶祝抗戰兩週年運動大會,進行訓練表演。1939年7月,羅瑞卿帶領抗大總校、陝北公學、延安魯迅藝術學院等約8000人的隊伍向華北前線進發,在河北阜平陳莊建立了抗大二分校。

(攝影:沙飛)

1939年8月,晉察冀邊區舉行精神總動員大會,聶榮臻和軍區幾位負責人講話。這年3月11日,國民政府設立精神總動員會。國民精神總動員,就是集中一切意識、思維、智慧與精神力量於一個方向,尤在於努力抗戰之中,樹立戰後建國之永久基礎。

(攝影:沙飛)

(攝影:趙烈)

(攝影:葉曼之)

《將軍與幼女》組照之餵飯,1940年8月攝於晉察冀軍區百團大戰指揮部。百團大戰進攻井陘煤礦的戰鬥裡,三團一營的戰士救起了兩個日本小女孩,大的五六歲,小的還在襁褓之中。這個女孩是大一點兒的美穗子。1980年7月,聶榮臻在北京會見了美穗子一家。

(攝影:沙飛)

1940年9月,八路軍幹部向日偽俘虜講解寬大政策,百團大戰期間攝於河北淶源楊家莊。

(攝影:沙飛)

1942年6月,八路軍重機槍手據守村落,冀中八路軍某部挺進平漢路封鎖溝,戰鬥一天,消滅偽治安軍一營。流螢攝影,流螢曾任《冀中畫報》社長,1950年調西南畫報社負責攝影採訪工作,1952年調北京八一電影製片廠,從此改行做電影工作。

(攝影:流螢)

1941年,解放區財政經濟發生了嚴重的困難。1942年底,中共中央提出開展大生產運動。圖為延安養豬的場景。攝影師吳印鹹曾拍攝電影《風雲兒女》和《馬路天使》,1938年在延安成立了“八路軍總政治部電影團”,建國後先後任職東北電影製片廠和北京電影學院。

(攝影:吳印鹹)

1943年,河北阜平縣第二屆縣議會競選宣傳。晉察冀邊區很早便進行了地方政府的民主選舉嘗試。這四位舉著推薦牌的競選者,每個人的競選語都簡練、有內容。仔細讀一讀,必有收穫。攝影師李途當時在晉察冀畫報工作。

(攝影:李途)

(攝影:蔡尚雄)

1944年7月,八路軍圍困冀中小漳據點。為減少消耗和傷亡,八路軍經常採用圍而不打的戰術逼敵就範,這幅作品就是這種戰術極好的註解。圖下暗部是120膠捲襯紙上膠布的痕跡。當時膠捲奇缺,攝影師會想盡辦法節約。此痕跡是膠捲上第一張向前擠得過多所致。

(攝影:流螢)

朱德和延安保育院的孩子們。1938年7月,陝甘寧邊區兒童保育院成立,負責接收培養邊區幹部、軍人的子女和革命烈士遺孤。攝影師鄭景康是晚清啟蒙思想家鄭觀應之子。1940年奔赴延安,建國後曾任中央人民政府新聞總署新聞攝影局研究室主任等職。

(攝影:鄭景康)

1945年春節,阜平縣政府全體幹部職工合影。阜平縣曾是晉察冀軍區司令部所在地,也是毛澤東等人居住過的地方。攝影師顧棣曾跟隨沙飛、石少華學習新聞攝影,先後在晉察冀畫報、華北畫報、解放軍畫報社工作。2009年,出版兩卷《中國紅色攝影史錄》。

(攝影:顧棣)

1945年初,中共晉察冀分局和軍區決定擴大解放區的範圍。軍區各部隊從1945年春夏起,實施了連續攻勢作戰。圖為1945年6月,八路軍攻克獻縣縣城。當時國共還處於合作抗日狀態,城頭飄揚的仍是國民政府的旗幟。 (攝影:佚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投降,但山海關城內的日偽軍2000多人拒不向八路軍投降。朱德下令舉行大反攻。攝影師張進學日夜兼程,隨所在部隊第一批出關,用沙飛送給他的相機拍攝了八路軍收復山海關的場景。圖為1945年8月,八路軍進關。

(攝影:張進學)

21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三年困難時期的中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