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清末,慈禧太后長期把控朝政,而慈禧太后並不是一個人,她身後有一個龐大的集團,我們稱為後黨。但是以光緒帝為代表的皇帝們,並不是沒有任何想法,他們也有奪回權利的謀劃。並且身後也有一定的實力集團,他們身後的集團我們稱為帝黨。清末以光緒帝的志向最為高遠,也是唯一一個大規模向慈禧發出挑戰的皇帝。

帝黨和後黨,在甲午戰爭期間分別以主戰和主和的面目出現,在甲午戰爭之後,則分別以維新改革強國強軍和保守守舊恪守成章的面目出現。尤其是在甲午戰爭之後,維新期間帝黨似乎逐漸佔據了上風。

在推動維新變法的過程中,帝黨和後黨共進行了四次交鋒。好多人以為維新變法最後失敗,肯定是帝黨在交鋒中全面敗北。其實這是因為我們並不瞭解兩方交鋒的過程,應該說和我們想的不一樣,帝黨在交鋒中,三勝一負,甚至咄咄逼人,佔據上風。

第一次交鋒

第一次交鋒發生在光緒二十四年農曆四月二十七,也就是1898年6月15日。重要事件就是翁同龢被罷黜,翁是光緒的老師,接受了維新派的主張,是帝黨的領袖人物之一。與此相對應的是,後黨榮祿則被任命為屬直隸總督,且統帥京畿三軍,這三軍分別是袁世凱的新建陸軍、董福祥的甘軍、聶士成的武毅軍,當時他們被合稱為北洋三軍。可以說是清政府後期在京畿地區最主要的保護力量,也是事關清政府命脈存亡的最後保證,誰掌握了京畿三軍,就掌控了全國的軍事,第一次交鋒後黨完勝。

第二次交鋒

第二次交鋒發生在光緒二十四年五月初二,也就是1898年6月20日。宋伯魯、楊深秀彈劾禮部尚書、總領各國事務大臣許應騤。宋伯魯、楊深秀是光緒帝的人,也就是我們說的帝黨,而許應騤則是後黨。宋伯魯、楊深秀在彈劾奏摺中說“許應騤庸妄狂悖,腹誹朝旨”,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皇上都同意進行新政改革,你許應騤卻與皇上作對,對皇上下的改革旨意說三道四。許應騤在光緒皇帝面前為了掩飾自己,避開話題反而參起康有為來了。許應騤遭到了光緒皇帝的怒斥,這一次交鋒帝黨完勝。

第三次交鋒

第三次交鋒發生在光緒二十四年五月十九,也就是1898年7月7日。御史文悌上書彈劾康有為,文悌這個人是標準的後黨,參康有為同時也為許應騤辯護。但是他太天真了,當時接本的是光緒皇帝,光緒豈能聽後黨的?結果被光緒帝斥責,第三次交鋒帝黨再下一城。

第四次交鋒

第四次交鋒發生在光緒二十四年七月十九,也就是1898年9月4日,禮部尚書懷塔布、許應騤、左侍郎堃岫、署左侍郎徐會灃、右侍郎溥頲、署右侍郎曾廣漢等後黨六人,因為多次參劾帝黨王照等人惹惱了了光緒皇帝,光緒帝震怒,下令將這六名後黨官員全部革職,光緒帝轉而提拔帝黨楊銳等四人,第四次交鋒,帝黨再次完勝。

應該說,維新期間光緒帝和帝黨咄咄逼人,在和後黨四次的交鋒中三勝一負,佔據了絕對上風。但是,慈禧太后的後黨卻掌控軍隊大權,這個是致命的,最終慈禧太后和其帝黨還是祭出了殺手鐧。最終在光緒二十四年發動政變,囚禁光緒帝,逮捕變法人士,帝黨官員被抓的抓,罷的罷,維新運動也以失敗告終。

30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為什麼說蜀漢成也關羽,敗也關羽?他的能力到底有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