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滅亡後,牢獄中的10萬犯人去了哪裡?看看民國是怎樣處置的
引言:清朝滅亡後,那些犯人怎樣了,這些你曾經有思考過嗎?我們在電視劇中經常會見到這樣的場景,就是某位新帝登基,為了展現自己的仁愛之心,便會大赦天下,放罪犯回家。那麼在清朝滅亡之後,大牢中的10萬罪犯是怎樣處理的呢?他們又去了哪裡呢?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溥儀被逼退位,清朝滅亡,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也就此覆滅,從而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期——民國時期,因為封建制度的觀念早已是根深蒂固,難以破除,即使到了民國時期,民國政府依舊沿用了大赦的制度,將那些曾經犯錯的罪犯赦免,開始實施新的法律政策。
民國初期,延續了很多清朝遺留下來的制度,而同時又誕生了很多的新興革命階級,在革命運動的催化下,革命之火熊熊燃燒,不同制度的碰撞,使得那個時代動盪不堪,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苦不堪言。
雖然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但是沿用了清朝制度的民國,和從前的封建社會沒有太大的區別,不過是換了一副皮囊,繼續坑害老百姓,最終受苦的也還是最底層的人民。而且民國時期的官員大部分官員都是曾經在朝廷做過官的,所以管理的模式也是差不多。
清朝有10萬牢犯,民國時期為了體現政治民主,於是便大赦天下,當然,也不是將所有的罪犯都赦免,而是根據情況而定,那些殺人如麻的肯定是不會赦免的,但是民國為他們重新改造監獄,儘可能地為他們提供一個較舒服的環境,他們將曾經骯髒不堪的大通鋪改造成8人間,減少了酷刑的使用。
不像現在,我們是一個人道主義社會,即使你犯錯進監獄了,在獄中,法律依舊還是保護你的人權,除非被剝奪政治權利。但是在古代和民國時期,獄卒對犯人進行毆打和使用酷刑是常有的事情,身體脆弱些的,等不到刑滿釋放,就已經在監獄被折磨死了,即使死了,監獄對外也只會宣稱暴斃。
民國時期的犯人和現在一樣,也是需要從事勞動的,表現得好就可以得到減刑的機會,如果不聽話,違反命令的話,就可能要延長坐牢的時間,在監獄中的日子還是過得比較悽慘。
民國政府對待犯人的做法還是比較聰明的,這樣一來不僅逐漸穩定了社會,同時也讓老百姓感受到了公正和法治,看到未來,充滿希望,所以即使是從清朝過渡到民國時期,也沒有出現有農民揭竿而起的局面。
結語:好與壞共存,民國政府有可取的地方,同時也存在很多弊端。不過,不管在哪個朝代,哪種社會,人們站在的立場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那麼這些問題的矛盾是依舊存在的,同時這也是一個永恆不變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