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蒙古是一個離我們國土很近的國家,它與我國的邊境接壤,又因為幅員遼闊,離我們國人特別遠,疫情期間,蒙古給我國捐了三萬只羊,體現了國與國之間的友好情誼,同時也讓蒙古再一次回到大眾的視野之中。

眾所周知,元朝並不是漢人建立的政權,而是由少數民族蒙古統一的王朝,在此之前,蒙古包括四個汗國,不禁令人疑問,元朝建立之後,蒙古汗國就不復存在了嗎?今天我們就來好好探究一下這個問題。

圖片:蒙古資料截圖

一、蒙古帝國、大蒙古國與元朝

許多人到現在也搞不清楚,蒙古帝國、大蒙古國以及元朝三者的概念和它們之間的關係,先來說說蒙古帝國,其實它並不是一個朝代,而是由西方歷史學家下的一個定義,蒙古帝國是大蒙古國解體之前的政權,它包括元朝和蒙古四大汗國。

早期,有個名叫岡田英弘的日本學者,曾在他的著作中表示,世界上存在著兩大文明,一個是東方中國,另一個是地中海文明。原本這兩大文明是處於分割狀態的,直到蒙古帝國的出現,才真正將人類文明聯絡到了一起,可以說,自蒙古帝國出現以後,世界文明史才拉開篇章。

圖片:蒙古帝國勢力資料截圖

“大蒙古國”是在很多歷史文獻中存在的一個概念,公元1206年被稱為成吉思汗元年,因為就在這一年,成吉思汗統一了草原上的所有部落,建立起“大蒙古國”。

和中原不同的是,大蒙古國的繼承製度並非是嫡長子繼承者,而是由四大汗國分別從嫡子之中,選擇一個各方面條件都優秀的人作為代表,再經過一系列的培訓與儀式,這位繼承人才會被大蒙古國以及國內民眾所接受。

這樣的選拔方式看似很公平民主,實則存在著一些漏洞,因為判斷一個人是否“賢能”,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對“賢能”的定義,有些人認為,有魄力能馳騁沙場就是賢能,有些人卻認為,能管理好國家,發展好經濟和文化的才是賢能。

因此,基於這樣的繼承製,繼承人之間常常發生衝突與矛盾。

圖片:發生衝突與矛盾劇照

就在蒙古帝國的大汗“蒙哥汗”去世以後,他的弟弟阿里不哥與忽必烈就展開了一場繼承者之間的決鬥,最後,忽必烈贏得了鬥爭,也獲得了繼承權,然而,此時的四大汗國對他本人並不認可,因為忽必烈並沒有透過傳統的方式得到大家支援,四大汗國也不承認忽必烈是大蒙古國的“大汗”。

大家都熟悉的元朝則是由忽必烈建立的,1260年,忽必烈取代蒙哥汗的位置,成為了大蒙古國的皇帝,並和漢人一樣,在詔書中自稱“朕”,同年,忽必烈將國號定為大元。由於其他汗國不承認忽必烈,因此在其他汗國的歷史之中,會將元朝定義為“忽必烈汗國”。

然而,元朝對中原的統治只持續了一百來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北伐進軍大都,徹底結束了元朝對中原的統治,可元朝的末代皇帝元惠宗,卻在北方建立了個“小朝廷”,還是自稱為“大元”。

總的來說,“蒙古帝國”是西方的史學家對蒙古政權的統稱,“大蒙古國”包括了蒙古四大汗國在內的蒙古政權,它的建立者是成吉思汗,而元朝則是我們中國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一個朝代,它是由忽必烈建立的,主要統轄區域是在中原。

二、蒙古汗國消失的真相

在搞清楚蒙古帝國等三個名稱的定義後,我們再來研究一下蒙古汗國覆滅的根本原因,據說導火線是一場戰爭,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成吉思汗在建立了蒙古汗國後,到了蒙哥汗時期,政權已經到達了巔峰狀態,此時,蒙古的疆域已經橫跨亞歐大陸,歐洲人一聽到“蒙古”一詞就瑟瑟發抖。

可就在蒙哥汗去世之後,蒙古汗國卻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瓦解,根本原因就是發生了昔木土腦兒戰役,這場戰爭,就發生在上文提到的兩兄弟忽必烈與阿里不哥之間。

蒙哥汗在位期間,蒙古人的數量特別少,而蒙古汗國統治的區域卻很大,如何將廣闊的區域治理好是一大難題。此外,比起中原地區,蒙古汗國的社會形態以及政治管理模式十分落後,如果再不學習先進的文明,政權很難堅持下去,可若是吸收其他文明,又怕丟了蒙古自身的特性。

種種問題令蒙哥汗矛盾萬分,此時,還誕生了兩大派系,分別是主張學習漢人文化的改革派,與主張堅持蒙古本土文化的保守派。一開始,阿里不哥得到了其餘三個汗國以及絕大一部分蒙古貴族的支援,總體來說勝算比較大,相反,忽必烈只有漢族武裝以及少數蒙古貴族支援,明顯居於下風。

1260年,忽必烈搶佔先機,宣佈自己繼位新任大汗,雖然這個舉動不被王公貴族們所承認,但這件事還是亂了阿里不哥的節奏。沒過多久,阿里不哥也宣佈自己繼承大汗之位,並獲得了普遍王公貴族的認可,蒙古出現了兩位大汗同時而立的情況,局勢十分緊迫。

1260年七月,阿里不哥先發制人,率先領兵發難,忽必烈率兵抵禦,沒過多久,阿里不哥的軍隊便大敗而歸,緊接著,忽必烈又攔截了阿里不哥的糧道,阿里不哥被迫求和,忽必烈同意,兩人的第一次戰爭就告一段落了。

1261年,阿里不哥再一次南侵,與忽必烈的軍隊在昔木土腦兒面對面對決,十一月份,昔木土腦兒戰役正式打響,在一陣腥風血雨後,阿里不哥又一次戰敗,他被打得一敗塗地,只好往西北部逃竄,至此再也沒有出兵南侵,而蒙古絕大多數的部落和王公貴族也只能向忽必烈投降。

三年以後,阿里不哥所在的地區突遇災年,軍中人心渙散,危急到了阿里不哥的統治。最後,萬般無奈之下,阿里不哥只好向忽必烈投降,至此,兩兄弟之間長達五年的大汗之爭,以忽必烈的勝利告終。

圖片:在蒙古掀起腥風血雨劇照

可伴隨著忽必烈的勝利,先前依附阿里不哥的蒙古其他三大汗國,並不承認忽必烈的地位,紛紛宣佈獨立,最後走上了獨立發展的道路。

38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他文采斐然本可得到“文正”諡號,卻因一場離婚案讓自己聲名狼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