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1947年,前美國飛行員西翰上校正駕駛著美國軍機,在中國陝西省上空執行任務。當向西安西南方向飛行50公里後,他從軍機上發現在秦川平原上,有一個神秘而巨大的孤立高地。

這高地不僅面積巨大,而且其形態工整,似乎並非自然形成,而是人工修建而成。其形狀就好似埃及金字塔一般,但面積卻遠遠的超過埃及金字塔。西翰上校將這個發現,投稿給了紐約時報。

他稱在中國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金字塔,他認為他所發現的“中國金字塔”,讓埃及的金字塔顯得無比渺小。西翰上校的發現被曝光後,引起了西方國家的廣泛關注。有人認為這可能是,中國的一個地下防禦工程,也有人認為它是一箇中國皇帝的陵寢。

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戰亂的年代。西翰上校的發現,並沒有得到中國的迴應。直到解放後,在中國考古人員的多次勘測後,才向世界公佈了這個神秘的高地。

西方人遠遠不知的是,這個神秘的高地,在中國各個朝代的當權者,都將其視為禁區,並加以保護。它正是中國最著名的皇帝,秦始皇的陵寢!

相傳在秦國滅亡後,項羽攻入關中,曾大規模破壞秦始皇陵,地面建築毀於一旦,並挖掘了帝陵。劉邦擊敗項羽後,定都長安,建立西漢。為了籠絡天下人心,劉邦下令對秦始皇陵妥為保護,著力20戶人家住在秦嶺附近,作為守陵人看管秦始皇陵。

此後,各朝各代的統治者都效仿劉邦,對秦始皇陵墓下令保護。但即使如此,秦始皇陵在歷史中也從未得安穩。

《漢書》中曾有這樣的記載:“牧羊人尋羊燒之,火延九十日不滅”。意思是,在秦嶺附近一個放羊的小孩,因尋找丟失的羊掉入山洞,他打著火把在地洞中尋找,卻誤入了秦陵地宮,並引發了大火,大火在地宮內整整燒了九十天。

秦始皇陵的劫難,在史書的記載中,在各朝各代就沒有停止過。新莽末年,赤眉軍盜掘秦始皇陵,將皇帝的銅棺融化。魏晉時期,後趙統治者石虎盜掘秦陵。唐末年間,黃巢也曾在秦始皇陵,進行過一次大規模的破壞性盜掘。

五代時期,軍閥溫韜又以籌軍餉為名,再次大規模的盜掘秦始皇陵。清朝光緒年間,當地官府發現在秦嶺附近有盜墓賊活動,並發現了多個盜洞。為防止再次被盜,官府將盜洞用實物封死不留痕跡。民國初年,軍閥孫仲連打著“挖戰壕”的名號,在秦嶺上暗度陳倉,裝模作樣,實則是在盜陵。

由此看來,這些史書的記載和民間傳說,實在是令人觸目驚心。讓人不得不擔憂,這座中國最偉大的帝陵,經過多次盜掘,很可能已經是空陵一座。

這個可怕的猜想隨著解放後,考古人員對秦嶺的多次勘測後,給出了結論。秦始皇陵周邊雖然發現過大量盜洞,但是盜洞距離地宮甚遠。

故而,盜墓者並沒有進入過秦始皇陵,考古人員在勘測秦始皇陵土壤成分後,發現地宮中還充斥著大量的水銀,若地宮曾被盜掘的話,水銀恐怕早已揮發。故而,秦始皇陵是空陵的說法,並不符合科學依據。

14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朝鮮古代君王譜」高麗王朝(十二):高麗睿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