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如果提起滑鐵盧,很多人都會把失敗與滑鐵盧聯絡在一起,比如說某人失敗時,就會說誰遭遇了一次滑鐵盧。而滑鐵盧本身也是戰爭史上一次決定了歐洲命運的戰爭,在這次戰爭裡雄心勃勃復位登基的拿破崙,親率大軍和英軍展開血戰,但最終卻因為棋差一招而兵敗如山倒,他本人的政治命運也因這次失敗而徹底終結。

一、第七次反法同盟

拿破崙可謂是歐洲最享譽盛名的傳奇將領,其一生可以說是同時代法國曆史的縮影,以一己之力攪動了整個歐洲局勢,但也是歐洲各國國王和貴族的眼中釘、肉中刺。突然崛起的崛起的拿破崙給他們帶來了太多的困擾,拼盡一切也要將拿破崙擊敗。第六次反法同盟的勝利讓他們成功的將拿破崙囚禁在厄爾巴島上,似乎一切都已經風平浪靜。奈何沒多久,拿破崙就在1815年2月26日逃出厄爾巴島,並在3月1日回到法國,無能路易十八沒多久就被倉皇出逃,法國又一次落入了拿破崙之手,歐洲各國國王也被嚇得魂不附體,急忙組建同盟圍攻法國。

為什麼這些國王這麼怕拿破崙呢?歐洲的王室貴族其實大多都有血緣關係,不是親戚就是姻親,雖然說平時也有因利益衝突而爆發戰爭,但總體上還維持著一種貴族式體面。可法國大革命裡砍了國王的腦袋,這就讓歐洲王室貴族們膽寒,所以組織了反法同盟來扼殺法國大革命。而落魄貴族拿破崙加冕稱帝那就更是讓他們驚恐不已,如果拿破崙成功加冕稱帝,那麼各國內部是不是也要有這樣的人呢?再加上拿破崙致力於一統歐洲,各國國王肯定是將拿破崙視為仇敵,恨不得殺之而後快。現在各國組織起第七次反法同盟,目的就是為了擊敗拿破崙,永遠將其囚禁起來而組建的,他們想要一勞永逸的解決拿破崙。

這場戰爭在某個意義時也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拿破崙低下他高傲的頭顱,選擇和那些歐洲王室談判求和,那麼憑藉著他自身強大的實力,在某個角度上是完全可以避免戰爭,並且在法國當他的國王。但是高傲的拿破崙不願意對那些畏懼他的歐洲貴族們卑躬屈膝,寧願選擇以一己之力對抗強大的反法同盟。可以說,法國的安危和拿破崙本人的政治前途,都決定於這一場大戰了。

二、戰役前奏

情況是這樣的,戰爭一開始,拿破崙就覺得憑藉自己高超的軍事素養和強大的法軍,擊敗聯軍主力並非是不可能的。樂觀的拿破崙認為,這次他大機率會像之前幾次對抗反法同盟一樣取得勝利,於是他決定主動出擊攻打比利時的聯軍主力。拿破崙的思維別說敵軍了,就連他手下的將領都不一定能琢磨透徹,所以聯軍對於拿破崙如何出牌是一無所知,尤其是自大的布呂歇爾和普魯士軍隊,對於即將到來的危險更是渾然不覺。

還不等布呂歇爾反應過來,拿破崙率領的法軍就已經直奔他而來。此時布呂歇爾還想和友軍匯合,卻不料拿破崙已經殺到眼前來了,無奈只能揮師迎戰拿破崙。但布呂歇爾本人志大才疏,普魯士軍隊又不是法軍的對手,很快就在林尼戰役中被打得一敗塗地,整個普魯士軍隊玩起了“屁股向後平沙落雁式”,開始雪崩式的潰退。他這一退不要緊,整個聯軍的戰略都有崩潰的危險,唯一能挽回局面的就只有惠靈頓和他的英軍了。

三、滑鐵盧戰役

反法同盟是個聯軍,各國軍隊只能在戰略上達成有限的配合,精密的戰術配合那是很難的,至多能在戰役上進行配合。現在普魯士人慘敗逃遁,英軍直接就成了拿破崙的下一個打擊目標。之前惠靈頓成功的率領英軍避免了被法軍殲滅於曠野之上,總算是保住了自己的英軍主力。但此刻形勢危急之下,惠靈頓是不認為自己能夠和拿破崙決戰於曠野,索性選擇在滑鐵盧排兵佈陣,依託預設陣地迎擊拿破崙。惠靈頓唯一的希望就是普魯士軍隊能夠擺脫追擊,及時趕來增援於他,否則他必然失敗。

而拿破崙這邊也是自信過頭,自認法軍天下無敵,遂分兵三萬追殺普魯士軍隊的同時,自率大軍在6月18日趕來和惠靈頓決戰。此時英軍已經擺開陣勢,失去了先手機會的拿破崙決定派兵佯攻英軍右翼,待惠靈頓調來英軍的預備隊增援右翼後,再重點攻擊英軍的中央戰線。但因為拿破崙用人不明,他的弟弟熱羅姆·波拿巴打的實在不怎麼樣,佯攻愣是達成了添油戰術,只能不斷的投入部隊去進攻。因此英軍右翼始終穩如泰山,法軍佯攻部隊反倒是損失慘重,拿破崙未能如願調來惠靈頓的預備隊。

側翼佯攻失敗給後續作戰帶來了陰影,拿破崙只能抽調兵力猛攻英軍中央戰線,但英軍都躲在小山包後面,加之地面都因為之前的降雨變成爛泥地,所以炮火未能殺傷多少英軍。拿破崙派去進攻英軍的是內伊,此人勇猛有餘但指揮能力不足,打仗全靠一腔熱血。在他的率領下法軍總隊一次次衝擊英軍的步兵方陣,但卻都被英軍的槍林彈雨擊退,部隊亦是損失慘重,根本無力突破英軍戰線。而此時的驚天噩耗是,法軍騎兵巡邏隊抓獲了一名細作,此人身上的信件表明布呂歇爾已經率領普魯士軍隊擺脫了追擊,全力趕往滑鐵盧,即將和惠靈頓會師。

此時拿破崙決心孤注一擲,試圖集中力量先攻破惠靈頓,然後再回軍幹掉布呂歇爾,為此他集中了大部分兵力給內伊用來攻擊惠靈頓,僅僅調了部分部隊防範普魯士軍隊來攻。而內伊率領法軍一而再再而三的衝擊英軍陣地,這種進攻效果極差不說,還把自己的騎兵送到了英軍的炮火之下。可以說內伊用了除去自殺之外的所有辦法來進攻,但惠靈頓的戰線就是屹立不倒。戰至下午7點,內伊在得到了最後的騎兵預備隊之後才取得了有限的戰果,可普魯士軍隊也已經殺到,戰場上滿是法軍和英軍的屍體,而普魯士軍隊正從側翼切入法軍戰線。此刻,拿破崙已經沒有了任何希望,因為就連他的近衛軍也已經失敗了。

結語

至此,滑鐵盧戰役的結局已定,拿破崙沒有了任何希望科研,他所有的預備隊都已經打空了。英軍趁勢發起了反擊,普魯士軍隊也在側翼遙相呼應。法軍就算再驍勇善戰也無濟於事,只能在聯軍衝擊下四散奔逃,大軍未能逃出生天者,若非被俘便已戰死。拿破崙本人的政治命運和一切雄心壯志,都隨著這場失敗而宣告結束了。

參考文獻:《法國通史》

37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陳誠圍剿紅軍屢戰屢敗,卻再次被委以重任,主持了廬山軍官訓練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