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古代歷史上,存在著這樣的一個奇怪現象:那就是大亂之後必有大治,比如秦末和隋末都爆發了大規模的戰亂。
但是問題來了,為什麼劉邦和李淵花了不到七年的時間,就能建立統一政權,而曹操折騰了一輩子,卻只得到了三分之一的天下?
圖片:曹操在軍營劇照
一、亂世局面西方哲學家黑格爾認為,中國的歷史就是一個不斷迴圈的過程,他的這個論調引起了不少人反對,但有一點確實是事實,中國歷史可以用治亂交替來形容,而秦末、東漢末和隋末的戰亂,確實具備一定的代表性。
1、秦末戰亂
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如此龐大的帝國在中國歷史上還是前無古人的事情,因此,如何治理這樣大的帝國,其實,整個大秦帝國上下都沒有任何經驗可談,因此有大臣建議:秦朝應該學習周朝天子那樣,在距離秦本土較遠的地方分封諸侯,只不過這個提議被秦始皇給否決了。
對於秦始皇這種執政能力較強的君王來說,確實可以有效統治這樣龐大的帝國,但是,結合秦漢時代的行政水平,如果是資質比較平常的帝王來統治這樣的帝國的話,那麼天下大亂是早晚的事情。
因此秦始皇剛剛去世,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就在秦的全境爆發,最終,讓秦陷入灰飛煙滅的局面,從農民起義爆發,到西漢的統治確立,這前後一共經歷了七年的時間。
圖片:農民起義爆發劇照
2、東漢戰亂
東漢末年的戰亂,和秦末又有不同,此時東漢立國已經長達二百年左右,東漢帝國的剝削階級也膨脹到了一定的程度。比如士大夫階層、宦官階層、外戚集團以及地方豪強集團,這四股力量的膨脹,也加深了對民間的掠奪,老百姓供養不起這麼龐大的統治階層,因此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在東漢全境爆發。
而這種農民起義的直接後果,就是導致朝廷對地方的統治失控,最終,地方豪強做大,東漢朝廷成為擺設。而豪強之間的火併,其實就是東漢軍閥混戰的另一種闡述。
最終,在荊州集團的支援下,劉備霸佔巴蜀,成立了蜀漢帝國,曹操和孫權也相繼建立了自己的政權。三國鼎立的本身,其實也是三大政權之間的互相對峙。
圖片:東漢末年的戰亂劇照
3、隋末戰亂
隋朝從隋文帝建立政權,到隋煬帝被殺,隋朝崩盤,前後歷時三十八年,其實歷史上,像隋朝這樣大一統的短命政權並不多,隋朝的滅亡,可以用不作就不會死來形容。
隋煬帝登基以後,將好大喜功的毛病發揮到了極限,隋煬帝為了個人享樂,玩了命的修建宮殿,同時,還不斷對外發動戰爭,這些消耗,導致隋朝老百姓無法承擔這樣的負擔,最終,隋朝老百姓思來想去,覺得橫豎都是一死,不如起來造反。
隋煬帝的殘暴統治,讓隋朝的官僚貴族也感到憤怒和不接受,因此農民起義爆發以後,隋朝的官僚們也紛紛割據一方,建立政權,於是隋朝陷入了四分五裂的狀態。
圖片:隋朝的官僚們割據一方劇照
二、收拾殘局亂世到來以後,就需要出來收拾殘局的人,因此秦朝末年出現了劉邦,東漢末年出現了曹操,而隋朝末年出現了李淵,但是,結果卻截然不同,這背後的原因,其實十分複雜。
1、劉邦的成就
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發動反秦起義以後,六國故地紛紛爆發了大規模的反秦運動,因此,事實上,秦等於在一夜間失去了對關東地區的統治權。
不過,秦畢竟擁有統一的政權,反秦聯軍需要考慮推出一個盟主,而後在盟主的帶動下和秦對抗,項梁於是找到了楚懷王的後人,擁立其為盟主,並且稱號也叫楚懷王。
楚懷王當然只是個傀儡,不過,反秦義軍在楚懷王的號令下,和秦進行了幾次正面戰爭,雖然反秦義軍的戰鬥力明顯不是秦軍對手,但是,由於秦的朝廷發生了內亂,因此,最終秦滅亡了。
秦滅亡以後,項羽殺死楚懷王,並且以天下共主的身份來分封諸侯,當然,項羽其實並沒有合法的分封權力,他的權力來自自身的武力,所以項羽分封后,幾乎所有諸侯都對項羽的分封表示不服。
劉邦經過一番準備以後,率先發難進攻項羽,於是諸侯對項羽進行一番圍攻,在諸侯的圍攻下,項羽敗亡,劉邦由於在反秦滅楚的戰爭中功勞最大,因此在諸侯的擁戴下成為天下共主,建立西漢。
![](http://timg.juduo.cc/2020/12/7c27c0a4c76d46bd9f08be2f34cb92a3.jpg)
圖片:劉邦劇照
2、李淵的局勢
李淵原本是隋朝貴族,早在隋煬帝在世的時候,李淵就資助錢財給李世民,讓李世民結交天下豪傑,為未來的動亂歲月做準備。
隋末農民起義爆發後,早有準備的李淵也在太原起兵,並割據關中,和群雄一起爭奪天下,到了唐朝初年,天下只剩下了四股勢力:李淵、蕭銑、竇建德和王世充。
相比之下,李淵由於準備工作比較足,加上其餘三方的實力明顯不如李淵,因此,李淵得以掃平其餘三方,統一天下,需要說明的是,王世充等三人的敗亡,其實是在同一個年頭。
![](http://timg.juduo.cc/2020/12/b08702986c7245cb95986768a3da193a.jpg)
圖片:李淵稱帝劇照
3、曹操的無奈
曹操之所以沒能完成統一天下,主要的原因在於,曹操面臨的局勢和劉邦、李淵都不具備任何可比性。
首先,東漢末年的天下,並不存在秦末類似楚霸王那種值得大家去圍攻的霸主,並且,在東漢末年的社會環境裡,即便存在項羽那種霸主,也不會出現被擁立為共主的情況。
其次,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的時候,諸如袁紹這樣的軍閥,其實在地方上都經營了幾代,因此,他們的割據很容易。反倒是曹操在地方上沒什麼根據地,需要草創基業。
並且,曹操從創業以來,遇到的對手都是比較難纏的,比如袁紹這樣的巨無霸軍閥,或者張魯這樣有根深蒂固地位的軍閥,和這些軍閥的較量,無疑消耗了曹操的時間和戰爭資源。
圖片:曹操率軍劇照
不過,即便如此,曹操的後繼力量,最終還是實現了天下統一。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