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在《京華煙雲》中說:“北京總算有救了,免除了大規模殺戮搶劫,秩序逐漸在恢復中,這有賴於名妓賽金花的福廕。”
魯迅在《這也是生活》中說:“連義和拳時代,和德國統帥瓦德西睡了一些時候的賽金花,也早已封為九天護國娘娘了!”
劉半農在《賽金花本事》中說:“中國有兩個‘寶貝’,慈禧與賽金花,一個在朝,一個在野;一個賣國,一個賣身;一個可恨,一個可憐。”
(賽金花劇照,扮演者:陳玉蓮)
晚清名妓賽金花,是那個時代裡的傳奇,她一生三次嫁人,三次喪夫,三次為妓,曾經是高高在上的公使夫人,身披誥命服飾隨夫出使德、俄、荷、奧四國,旅居歐洲5年,躋身上流社會,也曾是卑賤骯髒的青樓女子,淪落風塵,全國各地掛牌接客。
無論如何,賽金花成了街頭巷尾熱議的物件,不僅僅是林語堂、魯迅、劉半農在談論她,整個北京城也都在稱讚她、歌頌她,原因只有一個——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當慈禧太后帶著光緒皇帝跑路的時候,是她以委身八國聯軍統帥為代價,保護了全城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
那麼,這個在國家危難之際主動“獻身”保護百姓的偉大妓女,她的最終結局又是如何呢?
賽金花在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實際上是做了兩件有功之事,除了上述“枕邊風事件”,還有“克林德事件”。
和議進行時,發生了一件大事——德國公使克林德被義和團所殺,克林德夫人憤恨難當,揚言要用慈禧太后的腦袋為丈夫報仇。當事情無法調和之時,李鴻章經高人指點,親自跑去找賽金花幫忙,畢竟她正在與八國聯軍統帥德國軍官瓦德西談戀愛。
事實證明,賽金花果然不是凡人,她竟然真的透過瓦德西說服了克林德夫人,最終保住了慈禧太后的腦袋。
賽金花有如此功績,按理說應該受到朝廷嘉獎。但是,李鴻章也好,慈禧太后也罷,沒有人願意把議和這天大的功勞分享給一個青樓女子。更可氣的是,不久之後就有人從中作梗,以金花班裡一個叫鳳鈴的姑娘不忍賣淫為生服鴉片自殺為由,解散了金花班,賽金花本人也因虐待妓女坐了一段時間牢,最後家財散盡,被趕出京城。
此後,賽金花又兩度嫁人,一次是1911年嫁給了滬寧鐵路段稽查曹瑞忠做妾,次年曹死,再為娼;一次是1918年與革命黨人魏斯炅(曾任參議院議員、江西民政廳長)結婚,三年後魏斯炅因病去世,年過50的賽金花從此窮困潦倒,直到66歲病逝於北京。
(賽金花與魏斯炅結婚照)
賽金花的後半生是十分悲慘的,每次嫁人都伴隨著不久後的夫死,然後就是被趕出夫家。但是最後一次婚姻後,她卻沒有選擇四度下海,不是因為不能,而是因為不想,她說:“我雖然已經人老珠黃,但開窯子,樹豔幟,買幾個小姑娘,錢就來了……可我不能再走回頭路了,錢一滾,人也滾,滾來滾去就下地獄了,我怎麼見魏先生?”
從這段話中我們不難看出,賽金花與魏斯炅之間,是有真情在的。紅塵中摸爬滾打半生,她在生命的最後階段總算收穫了愛情,為了不讓骯髒的身體褻瀆這份純潔的愛情,賽金花主動選擇了孤獨終老,即便因此窮困潦倒至死,她也無怨無悔。
賽金花死後,被好心人安葬於陶然亭旁,另有張大千為她畫像,齊白石為她題碑,北大教授為她寫傳,無數京城百姓自發為她送葬。
正如夏衍在《懶尋舊夢錄》所言:“朝堂上的大人物的心靈還不及一個妓女。”賽金花有著最不堪的經歷、最卑賤的身份,但在她最骯髒的軀體裡,卻住著最高潔的靈魂。只可惜,小丑在廟堂,聖人在流浪,賽金花的功績被無情抹殺,落了個悲慘的結局。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