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四大名將
說起戰國的四大名將,稍微懂點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是秦國的白起和王翦,趙國的廉頗和李牧。既然並稱四大名將,那到底這4位誰的軍事才能最強呢?史書上沒有明確的點評,今天我們就根據這4大名將的歷史記載來分析一下。
秦國大將白起
首先我們就講一下人屠白起。白起是今時今日陝西郿縣人,是秦昭襄王時期最得力的一員武將。年輕時的白起也是和所有計程車兵一樣,靠一次次的軍功一路走來,史書對白起最早的記錄是在公元前293年,當時的爵位是左庶長。
公元前293年,魏韓聯軍兵臨函谷關。秦昭襄王在魏冉的推薦下,啟用白起率兵反擊,白起採用了避實擊虛,先弱後強的戰法,最終在伊闕包圍魏韓聯軍,全殲魏韓聯軍24萬。白起因此戰一戰成名。
公元前279年,白起率秦兵十萬伐楚,孤軍深入,焚燒戰船,自斷退路。水淹楚國別都鄢城(今湖北宜城),然後沿漢江南下,攻陷楚國國都郢都(今湖北荊州境內),此戰楚國戰敗,死傷軍民數十萬。白起獲封武安君。
公元前273年,白起率秦兵在韓國華陽大敗魏趙聯軍。史稱華陽之戰,此戰共斬殺趙魏聯軍15萬。
公元前262年至260年,歷史著名的長平之戰,白起率秦軍大敗趙國,此戰斬殺或坑殺趙軍45萬。
這個就是白起,人送外號人屠,終其一生,無一敗績,為秦國攻下城池七十餘座。據統計,秦國曆代在統一六國的戰爭中,共斬殺敵國軍隊200萬左右,而死在白起一人屠刀之下的敵軍就超過120萬,在兩千多年前的冷兵器時代,這是一個多麼恐怖的數字。
第二位我們講一下廉頗。一說起廉頗,大家一定想到的是將相和、負荊請罪的故事。但既然位列四大名將,戰鬥力也是很強悍的。下面我們就一起回顧一下廉頗的戰績。
公元前284年,燕國樂毅率五國聯軍攻齊,趙國軍隊由廉頗率領,大敗齊國。
公元前275年,廉頗攻魏,攻陷防陵,築城而還。
公元前269年,秦國和趙國發動闕與之戰,趙國派趙奢大破秦軍,秦昭襄王不甘再次發兵攻趙,廉頗率趙軍再破秦軍。
公元前262~260年,秦、趙、韓三國因上黨之爭,秦、趙兩國軍隊在常平之戰中對峙三年,廉頗固守,秦軍三年不得前進一步,無計可施。
公元前259年,秦軍大將王齕攻邯鄲一年之久,邯鄲在廉頗和趙國全體軍民的共同抵抗下,秦軍無功而返。
公元前251年,燕國攻趙,廉頗率趙軍反擊,以少勝多,大敗燕軍。廉頗因此戰獲封信平君。
這就是廉頗為將時的幾次較大的戰績。雖然沒有白起的戰功卓著,但也勝多負少,難能可貴的是,長平之戰之後,廉頗還能帶領虛弱的趙國軍隊以少勝多戰勝燕國。位列四大名將實至名歸。
趙國大將李牧
第三位我們就說一下趙國名將李牧。李牧可以說是戰國後期趙國的支柱人物,靠一人之力為趙國續命三十多年,民間有言:李牧死,趙國亡。李牧的戰績可分為兩個階段,先是北擊匈奴,後是抵抗秦國。
早期的李牧一直駐守趙國北方的代地雁門郡,防守匈奴,每當匈奴來犯,就命令所有軍民退入營壘固守,養精蓄銳。長此以往,匈奴認為李牧膽小怯戰,膽子也越來越大。終於有一天,李牧放出誘餌,匈奴主力上鉤,李牧佈下騎兵兩翼包抄,佈下10萬弓箭手正面迎擊。此戰大破匈奴、林胡、襜襤等部,經此一戰,匈奴十多年不敢靠近趙國邊境。
公元前243年,趙王派李牧伐燕,攻下燕國的武隧、方城。
公元前233年,秦軍攻趙。李牧率趙軍兩次在“肥”這個地方大敗秦軍,史稱“肥之戰”。李牧因此封為武安君。
公元前232年,秦王嬴政再次派秦軍南北兩路攻趙,李牧認為南面的邯鄲有漳水和趙長城為屏障,秦軍不可能短時間內攻佔,於是採用南守北攻的策略,率軍猛攻秦國北路軍,並大敗北路秦軍,李牧立即回師邯鄲,再次擊破秦南路軍,史稱番吾之戰。
公元前229年,秦王嬴政趁趙國連年戰爭,加上北部代地地震,趙國大面積饑荒,命王翦率幾十萬大軍進攻邯鄲,秦軍圍攻邯鄲一年之久而不下,王翦自知有李牧在,是無法攻下邯鄲的,便告知秦王再次使出反間計,昏庸的趙王遷聽信謠言,暗中抓捕李牧,並將其斬殺,三個月後,即228年年初,王翦攻破邯鄲。趙國名存實亡。
李牧是戰國末期最傑出的軍事將領,趙國在經歷長平之戰的嚴重創傷後,還能靠自己的天才指揮多次大敗秦軍。比較出名的就是“肥之戰”和“番吾之戰”,這兩次戰爭的經過非常精彩,充分展現了李牧的軍事指揮才能和戰爭理念。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好好了解一下。大膽猜測一下,如果李牧不死,或許秦一統六國的道路會充滿許多的未知數。
秦國大將王翦
最後我們就來講一下六國收割機的王翦了。王翦也是戰國後期傑出的軍事家,一生征戰無數,少有敗績,在秦國統一六國的戰爭中,王翦和蒙恬的功勞最大。
公元前238年,嫪毐發動政變。王翦率秦軍鎮壓,誅殺嫪毐集團數百人。
公元前229年,王翦率兵攻下趙國邯鄲,趙國名存實亡。
公元前227年,發生了“荊軻刺秦”的事件,秦王嬴政大怒,派王翦攻打燕國。燕國的都城“薊”被攻破,燕王喜逃到遼東。燕國名存實亡。
公元前224年,王翦率六十萬秦軍伐楚。一年後楚國滅,隨後南征百越,勝利而歸,獲封武成侯。
魏國、燕國、齊國則是由王翦之子王賁所滅,秦統一六國之後,王翦急流勇退,榮歸故里,安享晚年。也是戰國四大名將中唯一得以善終的名將。
介紹完四大名將的人生履歷,下面我們回到文章開頭提出的問題:這四大名將誰的軍事才能最強?如果按照軍事才能和對國家的貢獻來進行一個排名,又會是怎樣的呢?
首先是 號稱“人屠”的白起,其軍事指揮才能堪稱藝術,對秦國開疆擴土的貢獻前無古人,消滅敵國有生力量的人數史無前例,被封“戰神”,排名四大名將第一名實至名歸。
李牧北擊匈奴,開創了以步兵殲滅騎兵的戰術先河,並且在趙國經歷常平慘敗的情況下,還能打出“肥之戰”和“番吾之戰”的經典戰例,以少勝多,以弱勝強,這兩場戰役過程非常精彩,足以展現李牧的軍事指揮才能和戰術理念,並且完全依靠個人的軍事能力,幫趙國續命30多年,個人軍事能力不言而喻,排名四大名將第二名理所當然。
王翦父子,雖滅六國,但圍攻邯鄲一年之久,毫無進展,最後只得使出反間計,陷害李牧,才攻破邯鄲。滅楚之戰前,王翦一口咬定要60萬人,少一個都不願出戰,從這兩次戰役可以看出,王翦個人的軍事指揮能力只能說中規中矩,並無特別出彩的地方,秦能一統六國,主要還是秦國強大國力的支撐。所以王翦只能排在戰國四大名將的第三位。
廉頗一句話概括:守城有餘,進攻不足。長平之戰初期,廉頗很快就被秦將王齬打回第二道防線,至此堅守第2道防線三年之久,也未能想到破秦之策。長平之戰第二年,秦將王齕攻打邯鄲,廉頗也是堅守不出。廉頗一生雖敗少勝多,但都是小勝,沒有太多出彩的戰例,故廉頗只能排四大名將第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