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上有名的喀喇沁右翼王貢桑諾爾布(川島芳子的大姑父)和他的福晉,福晉為清室肅親王善耆之妹善坤,喀喇沁右翼王朝的輝煌隨著貢王的下葬而煙消雲散。
1
清代喀喇沁右翼扎薩克親王王陵坐落在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三家鄉的龍旦山下,俗稱王子墳,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這裡,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緩,林不大而茂盛,是被稱為“龍興之地”的風水寶地。整個王陵依山傍水,肅穆幽雅,喀喇沁右翼扎薩克十四代親王中的十三位便長眠於此,一個王朝的榮辱興衰都交與那靜靜山岡上的蒼松翠柏與清風明月。
昔日的喧囂都已歸於沉寂,昔日的悲歡都已化為煙雲。
只有那聲聲蟬鳴、陣陣松濤還在傳送著一個驍勇善戰民族的榮辱興衰,而這一山的荒涼寂寞正是一個王朝背影的寫照。滄海桑田,風塵層層掩埋,光陰點點剝蝕,流逝的歲月消融著一切。與其他曾活躍在這片土地的東胡人、匈奴人、鮮卑人、契丹人等先民比,喀喇沁蒙古王公還是幸運的,畢竟還枕著一方靜土,而其他先民早已風流雲散去。
2
喀喇沁右翼王陵分東西兩院,東院為親王陵,西院為王爺陵,王爺陵已經在文革時被破壞殆盡,成為歷史的懸念,如今陵地已成為老百姓的耕地,人們年年播種著、收穫著。親王陵佔地23畝,陵內附屬建築也大多在文革時期被破壞,丟在陵園外的青龍碑頭曾是王陵最顯著的標誌,嗤首貝狴漢白玉碑的碑頭部分,石碑高一丈二尺,碑頭雕刻精美,為四條盤旋圍繞的青龍,遺失的碑身為漢白玉,正面鐫刻康熙聖旨,背面為滿文,碑座為一巨型石雕貝狴,龍的一種,俗稱石龜,當地老百姓也稱其為王八龜,石碑原來立在明堂外。
明堂為親王陵的前正門,是停放親王靈柩的地方,如今已被養牛場用做堆砌破爛工具及飼草的地方,明堂曾飛簷拱廈,雕樑畫棟,建築和裝飾都相當精美,現在依稀可見當時的畫跡。
穿過明堂便可以看到儲存最好的四柱三進式石拱牌坊,牌坊底座分別雕刻著珍禽瑞獸、奇花異草,形態各異,古樸可愛,上面的麒麟送子、龍鳳呈祥、馬上封侯、喜鵲登梅等吉祥圖案雖歷經幾百年的風雨洗刷仍活靈活現,每一幅都極盡完美。牌坊正中漢白玉楣額為乾隆御筆“藩屏世澤”四個大字,背面為滿文,這四個字足以證明一個王朝倍受恩寵的榮耀。牌坊上四個立柱上為四隻望天吼,傲對長空。
據說,西陵院還曾有一個雕刻精美比瀋陽故宮那一座漢白玉牌坊還要大一倍的牌坊,可惜已同其他雕刻精美的祭祀用品一樣破壞的不知向。
牌坊後的土堆是廢棄的佛堂,裡面曾塑有金粉泥身的千首千眼佛,佛堂後是祭殿,殿兩廊有十八羅漢像,神態逼真。後面還有跨院,院內設石桌、石桃等供品,通往親王陵墓都分別建有亭子,用看護墳院的後人的話說,那真是金碧輝煌啊!
親王陵共十三座,呈人字型,中間四座為磚砌圓型寶頂,高約三米,其他九座為土墳堆,所有墓地下均為磚拱墓室,墓室壁畫精美。陵園內最後風光下葬的是近代史上有名的喀喇沁右翼王貢桑諾爾布和他的福晉,福晉為清室肅親王善耆之妹善坤,喀喇沁右翼王朝的輝煌隨著貢王的下葬而煙消雲散。
曾寫有詩句“自古英雄起朔方”的貢王於1931年病逝於北京,是葬在親王陵的最後一位王爺,當年的4月20日,貢王靈由北平起喪,沿途路局尊鐵道部令,所有車輛一律停運。在遼寧北票車站下車後,由100多人分三組扛夫,輪番換抬,沿途喇嘛唱經超度,大戶擺祭品祭奠,下葬盛況更是空前絕後。貢王的後代現大多居住於臺灣及國外,漢姓烏。
一代王朝就這樣黯淡於末代帝國傾頹時。
3
喀喇沁,蒙語,漢譯有十多種意思,其最基本的意思是守衛、守護。喀喇沁右翼旗後來被御封為“大邦屏藩”,可謂名副其實了。
喀喇沁部的歷史可以說是從建平起步的。喀喇沁部源於古老的烏梁海蒙古,興起於興安嶺,著稱於蒙古草原,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麾下名將者勒蔑的後裔,歷史上一直因遊牧與征戰而居無定所。成吉思汗因者勒蔑功勳卓著,將女兒花蔭公主下嫁給者勒蔑的兒子吉伯格。吉伯格的後代世世代代為成吉思汗的“古列堅”,即駙馬,成吉思汗死後,烏梁海蒙古成為成吉思汗陵的守衛者,喀喇沁一名由此得來。至後金時,者勒蔑的後裔的第十四代孫蘇布地以足智多謀、英勇善戰而明震漠南,天聰二年,1628年,蘇布地率部歸附黃太極,1635年設旗建制為喀喇沁右翼旗,蘇布地之子固魯思奇布被授為扎薩克,賜多羅杜陵號。自此喀喇沁右翼旗才開始在建平喀喇沁一帶駐牧,並由此逐漸強大起來。從1635年設旗建制到1931年第十四任親王貢桑諾爾布去世,世襲相傳十四代,喀喇沁右翼旗以其協助清王朝開國創業和鞏固的北疆的軍功與貢獻,在蒙古四十九個蒙旗中倍受清廷恩寵,次第封為貝勒、郡王、親王爵位,並與清王朝數度聯姻,成為清王朝的漠南屏藩。三百年間,清王朝經歷了初創、發展、鼎盛與沒落的歷史過程,喀喇沁右翼旗同清廷一樣經歷了這個歷史過程,是清王朝對蒙古地區進行統治的一個縮影,也是清代扎薩克制度下蒙旗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一個縮影。
4
喀喇沁王當初選陵在建平的傳說也有不同的版本。傳說,康熙年間,第二代喀喇沁王扎什好武善射,經常在領地內行圍狩獵,有一天,他率部來到一個山坳,只見四周九山環抱,古樹參天,登山遠望,只見四野雲蒸霞蔚,山嶺層巒疊嶂,山下綠樹成蔭,泉脈爭流。扎什連聲說:“這真是個好地方!”急忙命兵士紮下營盤,派快馬日夜兼程回王府去請左協裡楊大人來看風水。楊大人到此地一看: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緩,林不大而茂盛,好一個風水寶地。他又向當地人瞭解,泉名硯水,前山名硯臺山,這北面東西走向的山嶺名叫龍旦山,龍旦山恰似一條臥龍,尾西首東,直入硯水,以成蒼龍飲水之勢,應呼風喚雨之威,且它前有“五龍”相照,後有“八城”相靠,東有“三塘”積水,西有“四地”起灶,南北東西各有吉兆,聚風朝陽,有帝王靈氣,真是一處龍興之地。就這樣,扎什為自己百年之後及後人選定了風水寶地。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康熙為了籠絡扎什將第五個女兒和碩端靜公主下嫁給他的兒子噶勒藏,這下扎什成了皇帝的兒女親家,更加權傾一方,恩寵有餘。當扎什去世時,康熙特下詔恩准喀喇沁右翼王室在其領地,即三家王子墳修建“碑表”墓,王陵歷時三年,耗資數十萬兩白銀建成。喀喇沁右翼旗王爺之所以選三家為陵地,一方面因為這裡的風水好,另一方面還有戀根的原因。喀喇沁旗右翼是從建平開始發展壯大的,它的根,在建平。
喀喇沁右翼王不但重視陰宅的選址,還相當重視陽宅的選址,喀喇沁右翼定居後,曾三遷其址,至內蒙赤峰的龍山、錦山、今王爺府,當初喀喇沁王率部來到此地被前照後靠中間環水的美景所吸引,遂於康熙十八年,1679年建郡王等級府邸,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第八代王爺晉親王品級後,又在郡王府基礎上再行擴建為親王府邸。
5
喀喇沁親王府是有清一代喀喇沁蒙古部落由遊牧走向定居史的一個座標點和實物例證,是喀喇沁設旗劃界以來歷史的縮影,更是滿清王朝由盛至衰至沒落的一個側影。
喀喇沁王府的原佔地面積為8.6萬平方米(130畝)現存面積2.98萬平方米,仍為內蒙古諸王府之最大者。該府主體院落儲存基本完整,建築狀況良好,由5進22幢正堂、配房和廂房構成連續四合院式格局。各單體建築多為大式硬山結構,體量宏闊,修造精湛。其中,後進主體建築承慶樓,雕紋雀替,和璽彩畫,為府內專用佛堂。西跨院現存建築11幢,前區為二重四合院,皆捲棚式屋頂。其中2幢正堂分別為環廊歇山戧式和雙體勾連搭式,精巧別緻,典雅玲瓏。府內蒼松翠杉,府圍綠水青山,環境優美和諧。喀喇沁王府是內蒙古地區清代王府官式建築的代表,蘊含著豐富的中國傳統建築工藝技術資訊資料,體現著優秀的人文思想和審美觀念。2001年,因其特殊的歷史價值,被國家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江河萬古流。喀喇沁部多少代的榮辱興衰只簡化一座日漸瘦小又日漸豐盈起來的王爺府。王爺府經歷了幾百年的風雨洗刷的傳說與遺蹟,被時代塗上了一層鮮亮的色彩,在陽光下泛著朱漆碧瓦的光芒。
親王中值得大書特書的是喀喇沁第十二代親王貢桑諾爾布,貢王以其圖強創新的勇氣和魄力,革弊政、建學堂、辦教育、興實業,創造了蒙古地區經濟文化的十項第一。此舉為其它盟旗推崇備至,爭相仿效,貢王主張共和,贊成民主,是國民黨初期中央首批九人理事之一,孫中山為理事長。貢王以其進步的思想、卓越的才能和突出的貢獻,被史學家贊為中國近代史上蒙古民族的傑出代表。
1997年內蒙決定重修親王府時,貢王親手所植的四株桑樹已被蠶啃噬一光,沒有一星的綠色。當八月十五,維修完工,桑樹結滿垂垂疊疊的銀色蠶繭,而嫩黃的桑葉又重綻放出生命的光彩來,人們說貢王顯靈了。拋卻迷信思想,可以肯定貢王多年前提倡的種桑養蠶是符合旗情民意的,如今,該旗又在大力提倡養蠶植桑。
6
在王爺陵也同樣有幾株桑樹,比王爺府的要矮小的多。
王爺陵荒蕪了,唯一可以同王爺府媲美的就只有古樹了。登山環顧,蒼松翠柏依依,如靜泊的帆船,等待揚帆。幾百年才長成的參天大樹,沒有一絲被風雨侵蝕的跡象,樹幹虯勁,鱗皮斑駁;枝葉繁茂,綠意盎然。許許多多的歷史碎片猶如那層層剝蝕的鱗片,老去的是歷史的某一個細節或片斷,裸露的永遠是豔若桃花的傷痕。令人心痛的是幾年前還有人巧立名目,將100多株古松柏砍伐,歷史留給建平的財富不多,這些古樹以其深深淺淺的年輪承載著我們的昨天,誰還忍心下得去手呢?
王爺們花巨資建造的陵墓上,山榆青蔥,頑強地從磚與水泥與白灰的建築上抽出生命的芽來,在風中搖曳,而王陵沉在時間的河流底部,沒有表情,任歲月磨蝕,任盜墓者侵犯。
王爺陵幾成廢墟,滿地的磚頭瓦塊及雜草證明著歲月的殘酷無情,只有閒花野草還能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在春與秋之間演繹一歲一枯榮的短暫輝煌,蜂蝶來,雀鳥去,荒涼是無法言說的,企圖想世世代代祖孫幸福綿延的夢幻在歷經幾百年的輝煌後只剩一掊黃土荒草。
據說王陵是有龍脈的,但龍脈毀於劉羅鍋手中。相傳,乾隆年間,乾隆皇帝每次到木蘭圍場打獵,喀喇沁右翼王前往侍候,乾隆都有一種心驚肉跳坐不穩的煩惱,宰相劉墉劉羅鍋得知此事,掐指一算,大事不妙,喀喇沁王陵帝王氣十足,為使皇帝江山坐穩,劉羅鍋便藉著為喀喇沁親王祭祖的機會,遣人套上78頭牛的大鐵鏵犁在名為龍旦山的兩山之間犁了一趟深溝,悄悄聚集了數千年的龍脈脈氣一朝盡散。據說喀喇沁第八代親王喇特納錫第及其子第九代親王在這之後不久相繼死去。
劉羅鍋派人犁的那條溝便在今建平縣三家鄉王爺陵的東西陵院之間,如今,被叫做鴨子溝,據傳,人們時常看見兩隻金鴨子出沒在溝頭崖後,但是沒法接近。劉羅鍋犁的便是喀喇沁右翼王爺的龍脈。傳說還有幾個版本,但都是野史,康熙、乾隆、劉墉等人確實到過建平,但蒙古人從不修史,歷史的真相已無從考證了。
歷史驚人地相似,如今部分陵地已被人當做養牛的場所,劉羅鍋以牛犁破壞了王陵的風水,後人則用牛場破環了王陵的建築和格局,何其悲哀。
歷史走到今天,喀喇沁右翼親王王陵已經不再是簡單意義上的王爺墳墓,而是滿蒙藏漢文化相融合的輝煌成果和蒙藏祭祀文化的載體,具有獨特的文化和歷史價值,是清代蒙古王陵最具代表性的傑作,透過陵墓可以看到喀喇沁右翼旗的興衰,透過喀喇沁右翼旗的興衰可以看到清王朝的興衰,喀喇沁右翼旗王陵是研究清史和蒙古史不可缺少的參照物,在蒙古的發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見證意義。
喀喇沁右翼旗王陵,幾經劫難,雖破損嚴重,但畢竟是中華博物館的一部分,是現成的、鮮活的、永不封存的歷史檔案館,為研究中國清代蒙古族建築、繪畫、雕刻、民俗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和平臺,作為歷史標本,喀喇沁右翼旗王陵承載著一種極易消失的文化和文明。
喀喇沁右翼旗王陵是王府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王爺陵和王爺府是一個整體,一個是起點,一個是終點,一脈相承,合而為一。今天,喀喇沁親王府已被譽為中國最大的蒙古王府博物館,內蒙古最大的古建築博物館,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旅遊的新亮點。
叩問歷史,王陵的價值幾何。一座王陵,滿漢蒙文化元素在此匯聚,一座王陵,盛滿了幾百年的風風雨雨,只可惜,這個容器在歷史的撞擊下,破碎了,還能盛載多少厚重的內容呢?
歲月滄桑,春秋更替,王爺陵猶如一隻停擺的鐘,陷入時光的深處,年復一年,任蒿草淹沒,失去了往日的光澤和榮耀,輕輕地觸控,彷彿有歷史剝落的聲音。歷史在前進,總會有一些東西在消失,正如大浪淘沙。有殘垣斷壁能證明自己,有傳說及世代流傳已是一種銘心刻骨的紀念。
可留明月邀君賞,乾坤清氣得來難。喀喇沁右翼旗王陵是孤獨的。回首望去,只有那石牌坊上那幾只望天吼,傲對長空,渲洩的是百年孤獨,怒吼的是世事滄桑。的畫跡。
穿過明堂便可以看到儲存最好的四柱三進式石拱牌坊,牌坊底座分別雕刻著珍禽瑞獸、奇花異草,形態各異,古樸可愛,上面的麒麟送子、龍鳳呈祥、馬上封侯、喜鵲登梅等吉祥圖案雖歷經幾百年的風雨洗刷仍活靈活現,每一幅都極盡完美。牌坊正中漢白玉楣額為乾隆御筆“藩屏世澤”四個大字,背面為滿文,這四個字足以證明一個王朝倍受恩寵的榮耀。牌坊上四個立柱上為四隻望天吼,傲對長空。
據說,西陵院還曾有一個雕刻精美比瀋陽故宮那一座漢白玉牌坊還要大一倍的牌坊,可惜已同其他雕刻精美的祭祀用品一樣破壞的不知向。
牌坊後的土堆是廢棄的佛堂,裡面曾塑有金粉泥身的千首千眼佛,佛堂後是祭殿,殿兩廊有十八羅漢像,神態逼真。後面還有跨院,院內設石桌、石桃等供品,通往親王陵墓都分別建有亭子,用看護墳院的後人的話說,那真是金碧輝煌啊!
親王陵共十三座,呈人字型,中間四座為磚砌圓型寶頂,高約三米,其他九座為土墳堆,所有墓地下均為磚拱墓室,墓室壁畫精美。陵園內最後風光下葬的是近代史上有名的喀喇沁右翼王貢桑諾爾布和他的福晉,福晉為清室肅親王善耆之妹善坤,喀喇沁右翼王朝的輝煌隨著貢王的下葬而煙消雲散。
曾寫有詩句“自古英雄起朔方”的貢王於1931年病逝於北京,是葬在親王陵的最後一位王爺,當年的4月20日,貢王靈由北平起喪,沿途路局尊鐵道部令,所有車輛一律停運。在遼寧北票車站下車後,由100多人分三組扛夫,輪番換抬,沿途喇嘛唱經超度,大戶擺祭品祭奠,下葬盛況更是空前絕後。貢王的後代現大多居住於臺灣及國外,漢姓烏。
一代王朝就這樣黯淡於末代帝國傾頹時。
3
喀喇沁,蒙語,漢譯有十多種意思,其最基本的意思是守衛、守護。喀喇沁右翼旗後來被御封為“大邦屏藩”,可謂名副其實了。
喀喇沁部的歷史可以說是從建平起步的。喀喇沁部源於古老的烏梁海蒙古,興起於興安嶺,著稱於蒙古草原,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麾下名將者勒蔑的後裔,歷史上一直因遊牧與征戰而居無定所。成吉思汗因者勒蔑功勳卓著,將女兒花蔭公主下嫁給者勒蔑的兒子吉伯格。吉伯格的後代世世代代為成吉思汗的“古列堅”,即駙馬,成吉思汗死後,烏梁海蒙古成為成吉思汗陵的守衛者,喀喇沁一名由此得來。至後金時,者勒蔑的後裔的第十四代孫蘇布地以足智多謀、英勇善戰而明震漠南,天聰二年,1628年,蘇布地率部歸附黃太極,1635年設旗建制為喀喇沁右翼旗,蘇布地之子固魯思奇布被授為扎薩克,賜多羅杜陵號。自此喀喇沁右翼旗才開始在建平喀喇沁一帶駐牧,並由此逐漸強大起來。從1635年設旗建制到1931年第十四任親王貢桑諾爾布去世,世襲相傳十四代,喀喇沁右翼旗以其協助清王朝開國創業和鞏固的北疆的軍功與貢獻,在蒙古四十九個蒙旗中倍受清廷恩寵,次第封為貝勒、郡王、親王爵位,並與清王朝數度聯姻,成為清王朝的漠南屏藩。三百年間,清王朝經歷了初創、發展、鼎盛與沒落的歷史過程,喀喇沁右翼旗同清廷一樣經歷了這個歷史過程,是清王朝對蒙古地區進行統治的一個縮影,也是清代扎薩克制度下蒙旗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一個縮影。
4
喀喇沁王當初選陵在建平的傳說也有不同的版本。傳說,康熙年間,第二代喀喇沁王扎什好武善射,經常在領地內行圍狩獵,有一天,他率部來到一個山坳,只見四周九山環抱,古樹參天,登山遠望,只見四野雲蒸霞蔚,山嶺層巒疊嶂,山下綠樹成蔭,泉脈爭流。扎什連聲說:“這真是個好地方!”急忙命兵士紮下營盤,派快馬日夜兼程回王府去請左協裡楊大人來看風水。楊大人到此地一看: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緩,林不大而茂盛,好一個風水寶地。他又向當地人瞭解,泉名硯水,前山名硯臺山,這北面東西走向的山嶺名叫龍旦山,龍旦山恰似一條臥龍,尾西首東,直入硯水,以成蒼龍飲水之勢,應呼風喚雨之威,且它前有“五龍”相照,後有“八城”相靠,東有“三塘”積水,西有“四地”起灶,南北東西各有吉兆,聚風朝陽,有帝王靈氣,真是一處龍興之地。就這樣,扎什為自己百年之後及後人選定了風水寶地。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康熙為了籠絡扎什將第五個女兒和碩端靜公主下嫁給他的兒子噶勒藏,這下扎什成了皇帝的兒女親家,更加權傾一方,恩寵有餘。當扎什去世時,康熙特下詔恩准喀喇沁右翼王室在其領地,即三家王子墳修建“碑表”墓,王陵歷時三年,耗資數十萬兩白銀建成。喀喇沁右翼旗王爺之所以選三家為陵地,一方面因為這裡的風水好,另一方面還有戀根的原因。喀喇沁旗右翼是從建平開始發展壯大的,它的根,在建平。
喀喇沁右翼王不但重視陰宅的選址,還相當重視陽宅的選址,喀喇沁右翼定居後,曾三遷其址,至內蒙赤峰的龍山、錦山、今王爺府,當初喀喇沁王率部來到此地被前照後靠中間環水的美景所吸引,遂於康熙十八年,1679年建郡王等級府邸,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第八代王爺晉親王品級後,又在郡王府基礎上再行擴建為親王府邸。
5
喀喇沁親王府是有清一代喀喇沁蒙古部落由遊牧走向定居史的一個座標點和實物例證,是喀喇沁設旗劃界以來歷史的縮影,更是滿清王朝由盛至衰至沒落的一個側影。
喀喇沁王府的原佔地面積為8.6萬平方米(130畝)現存面積2.98萬平方米,仍為內蒙古諸王府之最大者。該府主體院落儲存基本完整,建築狀況良好,由5進22幢正堂、配房和廂房構成連續四合院式格局。各單體建築多為大式硬山結構,體量宏闊,修造精湛。其中,後進主體建築承慶樓,雕紋雀替,和璽彩畫,為府內專用佛堂。西跨院現存建築11幢,前區為二重四合院,皆捲棚式屋頂。其中2幢正堂分別為環廊歇山戧式和雙體勾連搭式,精巧別緻,典雅玲瓏。府內蒼松翠杉,府圍綠水青山,環境優美和諧。喀喇沁王府是內蒙古地區清代王府官式建築的代表,蘊含著豐富的中國傳統建築工藝技術資訊資料,體現著優秀的人文思想和審美觀念。2001年,因其特殊的歷史價值,被國家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江河萬古流。喀喇沁部多少代的榮辱興衰只簡化一座日漸瘦小又日漸豐盈起來的王爺府。王爺府經歷了幾百年的風雨洗刷的傳說與遺蹟,被時代塗上了一層鮮亮的色彩,在陽光下泛著朱漆碧瓦的光芒。
親王中值得大書特書的是喀喇沁第十二代親王貢桑諾爾布,貢王以其圖強創新的勇氣和魄力,革弊政、建學堂、辦教育、興實業,創造了蒙古地區經濟文化的十項第一。此舉為其它盟旗推崇備至,爭相仿效,貢王主張共和,贊成民主,是國民黨初期中央首批九人理事之一,孫中山為理事長。貢王以其進步的思想、卓越的才能和突出的貢獻,被史學家贊為中國近代史上蒙古民族的傑出代表。
1997年內蒙決定重修親王府時,貢王親手所植的四株桑樹已被蠶啃噬一光,沒有一星的綠色。當八月十五,維修完工,桑樹結滿垂垂疊疊的銀色蠶繭,而嫩黃的桑葉又重綻放出生命的光彩來,人們說貢王顯靈了。拋卻迷信思想,可以肯定貢王多年前提倡的種桑養蠶是符合旗情民意的,如今,該旗又在大力提倡養蠶植桑。
6
在王爺陵也同樣有幾株桑樹,比王爺府的要矮小的多。
王爺陵荒蕪了,唯一可以同王爺府媲美的就只有古樹了。登山環顧,蒼松翠柏依依,如靜泊的帆船,等待揚帆。幾百年才長成的參天大樹,沒有一絲被風雨侵蝕的跡象,樹幹虯勁,鱗皮斑駁;枝葉繁茂,綠意盎然。許許多多的歷史碎片猶如那層層剝蝕的鱗片,老去的是歷史的某一個細節或片斷,裸露的永遠是豔若桃花的傷痕。令人心痛的是幾年前還有人巧立名目,將100多株古松柏砍伐,歷史留給建平的財富不多,這些古樹以其深深淺淺的年輪承載著我們的昨天,誰還忍心下得去手呢?
王爺們花巨資建造的陵墓上,山榆青蔥,頑強地從磚與水泥與白灰的建築上抽出生命的芽來,在風中搖曳,而王陵沉在時間的河流底部,沒有表情,任歲月磨蝕,任盜墓者侵犯。
王爺陵幾成廢墟,滿地的磚頭瓦塊及雜草證明著歲月的殘酷無情,只有閒花野草還能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在春與秋之間演繹一歲一枯榮的短暫輝煌,蜂蝶來,雀鳥去,荒涼是無法言說的,企圖想世世代代祖孫幸福綿延的夢幻在歷經幾百年的輝煌後只剩一掊黃土荒草。
據說王陵是有龍脈的,但龍脈毀於劉羅鍋手中。相傳,乾隆年間,乾隆皇帝每次到木蘭圍場打獵,喀喇沁右翼王前往侍候,乾隆都有一種心驚肉跳坐不穩的煩惱,宰相劉墉劉羅鍋得知此事,掐指一算,大事不妙,喀喇沁王陵帝王氣十足,為使皇帝江山坐穩,劉羅鍋便藉著為喀喇沁親王祭祖的機會,遣人套上78頭牛的大鐵鏵犁在名為龍旦山的兩山之間犁了一趟深溝,悄悄聚集了數千年的龍脈脈氣一朝盡散。據說喀喇沁第八代親王喇特納錫第及其子第九代親王在這之後不久相繼死去。
劉羅鍋派人犁的那條溝便在今建平縣三家鄉王爺陵的東西陵院之間,如今,被叫做鴨子溝,據傳,人們時常看見兩隻金鴨子出沒在溝頭崖後,但是沒法接近。劉羅鍋犁的便是喀喇沁右翼王爺的龍脈。傳說還有幾個版本,但都是野史,康熙、乾隆、劉墉等人確實到過建平,但蒙古人從不修史,歷史的真相已無從考證了。
歷史驚人地相似,如今部分陵地已被人當做養牛的場所,劉羅鍋以牛犁破壞了王陵的風水,後人則用牛場破環了王陵的建築和格局,何其悲哀。
歷史走到今天,喀喇沁右翼親王王陵已經不再是簡單意義上的王爺墳墓,而是滿蒙藏漢文化相融合的輝煌成果和蒙藏祭祀文化的載體,具有獨特的文化和歷史價值,是清代蒙古王陵最具代表性的傑作,透過陵墓可以看到喀喇沁右翼旗的興衰,透過喀喇沁右翼旗的興衰可以看到清王朝的興衰,喀喇沁右翼旗王陵是研究清史和蒙古史不可缺少的參照物,在蒙古的發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見證意義。
喀喇沁右翼旗王陵,幾經劫難,雖破損嚴重,但畢竟是中華博物館的一部分,是現成的、鮮活的、永不封存的歷史檔案館,為研究中國清代蒙古族建築、繪畫、雕刻、民俗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和平臺,作為歷史標本,喀喇沁右翼旗王陵承載著一種極易消失的文化和文明。
喀喇沁右翼旗王陵是王府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王爺陵和王爺府是一個整體,一個是起點,一個是終點,一脈相承,合而為一。今天,喀喇沁親王府已被譽為中國最大的蒙古王府博物館,內蒙古最大的古建築博物館,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旅遊的新亮點。
叩問歷史,王陵的價值幾何。一座王陵,滿漢蒙文化元素在此匯聚,一座王陵,盛滿了幾百年的風風雨雨,只可惜,這個容器在歷史的撞擊下,破碎了,還能盛載多少厚重的內容呢?
歲月滄桑,春秋更替,王爺陵猶如一隻停擺的鐘,陷入時光的深處,年復一年,任蒿草淹沒,失去了往日的光澤和榮耀,輕輕地觸控,彷彿有歷史剝落的聲音。歷史在前進,總會有一些東西在消失,正如大浪淘沙。有殘垣斷壁能證明自己,有傳說及世代流傳已是一種銘心刻骨的紀念。
可留明月邀君賞,乾坤清氣得來難。喀喇沁右翼旗王陵是孤獨的。回首望去,只有那石牌坊上那幾只望天吼,傲對長空,渲洩的是百年孤獨,怒吼的是世事滄桑。的畫跡。
穿過明堂便可以看到儲存最好的四柱三進式石拱牌坊,牌坊底座分別雕刻著珍禽瑞獸、奇花異草,形態各異,古樸可愛,上面的麒麟送子、龍鳳呈祥、馬上封侯、喜鵲登梅等吉祥圖案雖歷經幾百年的風雨洗刷仍活靈活現,每一幅都極盡完美。牌坊正中漢白玉楣額為乾隆御筆“藩屏世澤”四個大字,背面為滿文,這四個字足以證明一個王朝倍受恩寵的榮耀。牌坊上四個立柱上為四隻望天吼,傲對長空。
據說,西陵院還曾有一個雕刻精美比瀋陽故宮那一座漢白玉牌坊還要大一倍的牌坊,可惜已同其他雕刻精美的祭祀用品一樣破壞的不知向。
牌坊後的土堆是廢棄的佛堂,裡面曾塑有金粉泥身的千首千眼佛,佛堂後是祭殿,殿兩廊有十八羅漢像,神態逼真。後面還有跨院,院內設石桌、石桃等供品,通往親王陵墓都分別建有亭子,用看護墳院的後人的話說,那真是金碧輝煌啊!
親王陵共十三座,呈人字型,中間四座為磚砌圓型寶頂,高約三米,其他九座為土墳堆,所有墓地下均為磚拱墓室,墓室壁畫精美。陵園內最後風光下葬的是近代史上有名的喀喇沁右翼王貢桑諾爾布和他的福晉,福晉為清室肅親王善耆之妹善坤,喀喇沁右翼王朝的輝煌隨著貢王的下葬而煙消雲散。
曾寫有詩句“自古英雄起朔方”的貢王於1931年病逝於北京,是葬在親王陵的最後一位王爺,當年的4月20日,貢王靈由北平起喪,沿途路局尊鐵道部令,所有車輛一律停運。在遼寧北票車站下車後,由100多人分三組扛夫,輪番換抬,沿途喇嘛唱經超度,大戶擺祭品祭奠,下葬盛況更是空前絕後。貢王的後代現大多居住於臺灣及國外,漢姓烏。
一代王朝就這樣黯淡於末代帝國傾頹時。
3
喀喇沁,蒙語,漢譯有十多種意思,其最基本的意思是守衛、守護。喀喇沁右翼旗後來被御封為“大邦屏藩”,可謂名副其實了。
喀喇沁部的歷史可以說是從建平起步的。喀喇沁部源於古老的烏梁海蒙古,興起於興安嶺,著稱於蒙古草原,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麾下名將者勒蔑的後裔,歷史上一直因遊牧與征戰而居無定所。成吉思汗因者勒蔑功勳卓著,將女兒花蔭公主下嫁給者勒蔑的兒子吉伯格。吉伯格的後代世世代代為成吉思汗的“古列堅”,即駙馬,成吉思汗死後,烏梁海蒙古成為成吉思汗陵的守衛者,喀喇沁一名由此得來。至後金時,者勒蔑的後裔的第十四代孫蘇布地以足智多謀、英勇善戰而明震漠南,天聰二年,1628年,蘇布地率部歸附黃太極,1635年設旗建制為喀喇沁右翼旗,蘇布地之子固魯思奇布被授為扎薩克,賜多羅杜陵號。自此喀喇沁右翼旗才開始在建平喀喇沁一帶駐牧,並由此逐漸強大起來。從1635年設旗建制到1931年第十四任親王貢桑諾爾布去世,世襲相傳十四代,喀喇沁右翼旗以其協助清王朝開國創業和鞏固的北疆的軍功與貢獻,在蒙古四十九個蒙旗中倍受清廷恩寵,次第封為貝勒、郡王、親王爵位,並與清王朝數度聯姻,成為清王朝的漠南屏藩。三百年間,清王朝經歷了初創、發展、鼎盛與沒落的歷史過程,喀喇沁右翼旗同清廷一樣經歷了這個歷史過程,是清王朝對蒙古地區進行統治的一個縮影,也是清代扎薩克制度下蒙旗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一個縮影。
4
喀喇沁王當初選陵在建平的傳說也有不同的版本。傳說,康熙年間,第二代喀喇沁王扎什好武善射,經常在領地內行圍狩獵,有一天,他率部來到一個山坳,只見四周九山環抱,古樹參天,登山遠望,只見四野雲蒸霞蔚,山嶺層巒疊嶂,山下綠樹成蔭,泉脈爭流。扎什連聲說:“這真是個好地方!”急忙命兵士紮下營盤,派快馬日夜兼程回王府去請左協裡楊大人來看風水。楊大人到此地一看: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緩,林不大而茂盛,好一個風水寶地。他又向當地人瞭解,泉名硯水,前山名硯臺山,這北面東西走向的山嶺名叫龍旦山,龍旦山恰似一條臥龍,尾西首東,直入硯水,以成蒼龍飲水之勢,應呼風喚雨之威,且它前有“五龍”相照,後有“八城”相靠,東有“三塘”積水,西有“四地”起灶,南北東西各有吉兆,聚風朝陽,有帝王靈氣,真是一處龍興之地。就這樣,扎什為自己百年之後及後人選定了風水寶地。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康熙為了籠絡扎什將第五個女兒和碩端靜公主下嫁給他的兒子噶勒藏,這下扎什成了皇帝的兒女親家,更加權傾一方,恩寵有餘。當扎什去世時,康熙特下詔恩准喀喇沁右翼王室在其領地,即三家王子墳修建“碑表”墓,王陵歷時三年,耗資數十萬兩白銀建成。喀喇沁右翼旗王爺之所以選三家為陵地,一方面因為這裡的風水好,另一方面還有戀根的原因。喀喇沁旗右翼是從建平開始發展壯大的,它的根,在建平。
喀喇沁右翼王不但重視陰宅的選址,還相當重視陽宅的選址,喀喇沁右翼定居後,曾三遷其址,至內蒙赤峰的龍山、錦山、今王爺府,當初喀喇沁王率部來到此地被前照後靠中間環水的美景所吸引,遂於康熙十八年,1679年建郡王等級府邸,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第八代王爺晉親王品級後,又在郡王府基礎上再行擴建為親王府邸。
5
喀喇沁親王府是有清一代喀喇沁蒙古部落由遊牧走向定居史的一個座標點和實物例證,是喀喇沁設旗劃界以來歷史的縮影,更是滿清王朝由盛至衰至沒落的一個側影。
喀喇沁王府的原佔地面積為8.6萬平方米(130畝)現存面積2.98萬平方米,仍為內蒙古諸王府之最大者。該府主體院落儲存基本完整,建築狀況良好,由5進22幢正堂、配房和廂房構成連續四合院式格局。各單體建築多為大式硬山結構,體量宏闊,修造精湛。其中,後進主體建築承慶樓,雕紋雀替,和璽彩畫,為府內專用佛堂。西跨院現存建築11幢,前區為二重四合院,皆捲棚式屋頂。其中2幢正堂分別為環廊歇山戧式和雙體勾連搭式,精巧別緻,典雅玲瓏。府內蒼松翠杉,府圍綠水青山,環境優美和諧。喀喇沁王府是內蒙古地區清代王府官式建築的代表,蘊含著豐富的中國傳統建築工藝技術資訊資料,體現著優秀的人文思想和審美觀念。2001年,因其特殊的歷史價值,被國家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江河萬古流。喀喇沁部多少代的榮辱興衰只簡化一座日漸瘦小又日漸豐盈起來的王爺府。王爺府經歷了幾百年的風雨洗刷的傳說與遺蹟,被時代塗上了一層鮮亮的色彩,在陽光下泛著朱漆碧瓦的光芒。
親王中值得大書特書的是喀喇沁第十二代親王貢桑諾爾布,貢王以其圖強創新的勇氣和魄力,革弊政、建學堂、辦教育、興實業,創造了蒙古地區經濟文化的十項第一。此舉為其它盟旗推崇備至,爭相仿效,貢王主張共和,贊成民主,是國民黨初期中央首批九人理事之一,孫中山為理事長。貢王以其進步的思想、卓越的才能和突出的貢獻,被史學家贊為中國近代史上蒙古民族的傑出代表。
1997年內蒙決定重修親王府時,貢王親手所植的四株桑樹已被蠶啃噬一光,沒有一星的綠色。當八月十五,維修完工,桑樹結滿垂垂疊疊的銀色蠶繭,而嫩黃的桑葉又重綻放出生命的光彩來,人們說貢王顯靈了。拋卻迷信思想,可以肯定貢王多年前提倡的種桑養蠶是符合旗情民意的,如今,該旗又在大力提倡養蠶植桑。
6
在王爺陵也同樣有幾株桑樹,比王爺府的要矮小的多。
王爺陵荒蕪了,唯一可以同王爺府媲美的就只有古樹了。登山環顧,蒼松翠柏依依,如靜泊的帆船,等待揚帆。幾百年才長成的參天大樹,沒有一絲被風雨侵蝕的跡象,樹幹虯勁,鱗皮斑駁;枝葉繁茂,綠意盎然。許許多多的歷史碎片猶如那層層剝蝕的鱗片,老去的是歷史的某一個細節或片斷,裸露的永遠是豔若桃花的傷痕。令人心痛的是幾年前還有人巧立名目,將100多株古松柏砍伐,歷史留給建平的財富不多,這些古樹以其深深淺淺的年輪承載著我們的昨天,誰還忍心下得去手呢?
王爺們花巨資建造的陵墓上,山榆青蔥,頑強地從磚與水泥與白灰的建築上抽出生命的芽來,在風中搖曳,而王陵沉在時間的河流底部,沒有表情,任歲月磨蝕,任盜墓者侵犯。
王爺陵幾成廢墟,滿地的磚頭瓦塊及雜草證明著歲月的殘酷無情,只有閒花野草還能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在春與秋之間演繹一歲一枯榮的短暫輝煌,蜂蝶來,雀鳥去,荒涼是無法言說的,企圖想世世代代祖孫幸福綿延的夢幻在歷經幾百年的輝煌後只剩一掊黃土荒草。
據說王陵是有龍脈的,但龍脈毀於劉羅鍋手中。相傳,乾隆年間,乾隆皇帝每次到木蘭圍場打獵,喀喇沁右翼王前往侍候,乾隆都有一種心驚肉跳坐不穩的煩惱,宰相劉墉劉羅鍋得知此事,掐指一算,大事不妙,喀喇沁王陵帝王氣十足,為使皇帝江山坐穩,劉羅鍋便藉著為喀喇沁親王祭祖的機會,遣人套上78頭牛的大鐵鏵犁在名為龍旦山的兩山之間犁了一趟深溝,悄悄聚集了數千年的龍脈脈氣一朝盡散。據說喀喇沁第八代親王喇特納錫第及其子第九代親王在這之後不久相繼死去。
劉羅鍋派人犁的那條溝便在今建平縣三家鄉王爺陵的東西陵院之間,如今,被叫做鴨子溝,據傳,人們時常看見兩隻金鴨子出沒在溝頭崖後,但是沒法接近。劉羅鍋犁的便是喀喇沁右翼王爺的龍脈。傳說還有幾個版本,但都是野史,康熙、乾隆、劉墉等人確實到過建平,但蒙古人從不修史,歷史的真相已無從考證了。
歷史驚人地相似,如今部分陵地已被人當做養牛的場所,劉羅鍋以牛犁破壞了王陵的風水,後人則用牛場破環了王陵的建築和格局,何其悲哀。
歷史走到今天,喀喇沁右翼親王王陵已經不再是簡單意義上的王爺墳墓,而是滿蒙藏漢文化相融合的輝煌成果和蒙藏祭祀文化的載體,具有獨特的文化和歷史價值,是清代蒙古王陵最具代表性的傑作,透過陵墓可以看到喀喇沁右翼旗的興衰,透過喀喇沁右翼旗的興衰可以看到清王朝的興衰,喀喇沁右翼旗王陵是研究清史和蒙古史不可缺少的參照物,在蒙古的發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見證意義。
喀喇沁右翼旗王陵,幾經劫難,雖破損嚴重,但畢竟是中華博物館的一部分,是現成的、鮮活的、永不封存的歷史檔案館,為研究中國清代蒙古族建築、繪畫、雕刻、民俗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和平臺,作為歷史標本,喀喇沁右翼旗王陵承載著一種極易消失的文化和文明。
喀喇沁右翼旗王陵是王府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王爺陵和王爺府是一個整體,一個是起點,一個是終點,一脈相承,合而為一。今天,喀喇沁親王府已被譽為中國最大的蒙古王府博物館,內蒙古最大的古建築博物館,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旅遊的新亮點。
叩問歷史,王陵的價值幾何。一座王陵,滿漢蒙文化元素在此匯聚,一座王陵,盛滿了幾百年的風風雨雨,只可惜,這個容器在歷史的撞擊下,破碎了,還能盛載多少厚重的內容呢?
歲月滄桑,春秋更替,王爺陵猶如一隻停擺的鐘,陷入時光的深處,年復一年,任蒿草淹沒,失去了往日的光澤和榮耀,輕輕地觸控,彷彿有歷史剝落的聲音。歷史在前進,總會有一些東西在消失,正如大浪淘沙。有殘垣斷壁能證明自己,有傳說及世代流傳已是一種銘心刻骨的紀念。
可留明月邀君賞,乾坤清氣得來難。喀喇沁右翼旗王陵是孤獨的。回首望去,只有那石牌坊上那幾只望天吼,傲對長空,渲洩的是百年孤獨,怒吼的是世事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