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對於五代十國時期的歷史,很多人或許並不願意去深入瞭解。原因在於,這段時期的歷史實在太過雜亂,王朝更替轉眼就會發生。確實,自從唐代中後期開始,隨著藩鎮割據局面的形成,整個大一統局面已經名存實亡。各地節度使雖名義上仍然是唐皇之臣,但卻根本不遵從唐皇號令。

那麼在唐朝滅亡後,五代十國時期的分裂局面,對當時以及後世都產生了哪些影響呢?

上圖——五代十國割據政權分佈示意圖

一、 終結了唐末藩鎮割據的局面

對於唐代歷史來說,有幾個年份是至關重要的。比如公元618年,這一年李淵取代舊隋並建立了唐帝國;再比如公元712年,這一年是唐玄宗李隆基登基的年份。而在其統治時期內,唐帝國出現了難得的盛世局面,即開元盛世。而公元755年也同樣重要,這一年節度使安祿山聯合了史思明共同反叛唐帝國,史稱安史之亂。

上圖——發動叛亂的安祿山影視劇照

安史之亂不但直接導致開元盛世的局面一去不復返,而且還給帝國的各個領域造成了十分嚴重的負面影響。好在這場變亂於公元763年就得以被終結,但是所產生的負面影響卻並沒有隨之消失。比如在安史之亂結束後,各地藩鎮擁兵自重的現象依舊沒有任何改善,甚至還愈發嚴重了起來。

唐末的藩鎮割據局面,是導致五代十國時期中原大地分裂出多個割據政權的直接原因。同時,唐帝國的大一統局面也隨著帝國的四分五裂而不復存在。但是不妨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待五代十國的分裂,就可以發現,這一時期的分裂相對唐末時期的藩鎮割據局面來說,反而出現了走向統一的傾向。

上圖——公元925年的五代十國

二、 經濟中心徹底由北方轉移到南方

自漢代以來,各封建王朝的經濟中心都集中在北方。但是當時間來到唐末至五代十國初期時,經濟重心出現了明顯的南移的趨勢。至五代十國時期,經濟中心已經徹底轉移到南方。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原因在於人口的流動呈向南流入的趨勢。自安史之亂爆發後,許多北方的百姓為躲避戰亂,紛紛舉家南遷到南方尚未遭遇戰火的鄉村或城市居住。在這一過程中,北方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工藝,以及生產經驗都隨著人口的流動而流入南方。如此,經濟重心自然會南移。對此,深圳大學中國特區經濟研究中心的許金紅博士在《五代十國: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關鍵時期——基於人口視角的分析》一文中曾經提到:

五代十國時期人口遷徙的主要方向是南方各地,如江淮、巴蜀、閩廣、兩湖地區。其中既有規模較大的有組織的遷徙,也有舉族舉家遷徙。因此,在整體人口戶數下降的大前提下,南方戶數的下降幅度大大低於北方,其主要原因除了人口自然增長外,最關鍵的因素在於大量北方人口源源不斷遷入。

上圖——宋代仍保持著向南流入的趨勢

在那個生產力相對低下的封建時代裡,勞動力是十分珍貴的。人口數量的多寡,能夠直接影響到一個國家的國力。三國時期的曹魏之所以能夠保證對蜀漢及孫吳的優勢,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於曹魏擁有遠超於其他兩大割據政權的人口數量。

不過有趣的是,即便南方的生產力及生產水平隨著勞動力的增多而得到了提高,但在南方建立起來的割據政權卻越來越弱小。而北方的割據政權卻越來越強大,且大有吞併南方並重新完成大一統的趨勢。具體原因較為複雜,在此不對其進行深度分析。

上圖——三國時期三足鼎立局面示意圖

三、南方城市日益繁榮

前文已經提到,在安史之亂髮生之後,北方人口出現了明顯向南方流入的趨勢。這些由北方遷徙而來的百姓,多數進入到了南方的城市當中,並從事著手工業或其他行業。如此,南方諸多大城市的規模得以進一步擴大,並且日益繁榮起來。

反觀北方城市,因受安史之亂及唐末混戰的影響,大多數城市已經化為一片廢墟。曾經繁榮的城市,也因軍隊的屠城行為、以及軍隊對經濟基礎的破壞而變得破敗不堪。即便有些百姓並未受到人身傷害,也並不願在此繼續居住下去了。對此,《資治通鑑·後梁紀》中曾經有過相關記載:

棗強城小而堅,趙人聚精兵數千守之。師厚急攻之,數日不下,城壞復修,死傷者以萬數···帝聞之,愈怒,命師厚晝夜急攻,丙戌,拔之,無問老幼盡殺之,流血盈城。

在當時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攻伐殺戮已經成為了普遍現象。屠城,也已經成為了許多統兵將領為報復堅守不降的城中軍民的普遍做法。當一座城市經歷瞭如此劫難之後,就基本上失去了短時間內重新恢復繁榮局面的能力。久而久之,就會越來越破敗,最終成為無人或僅有少量百姓居住的"死城"。

而南方大多城市,因並未直接受到戰爭的影響,因此其發展也並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同時,南方的諸多大城市也被北方百姓視為"避難所",這就吸引了更多的避難者來此躲避戰火。而城市的擴大及繁榮,又會進一步引起封建統治者的重視,這些城市的防禦工事也會得到相對應的提升,從而進一步保障了這些大城市的安全。如此,便進入了一個良性迴圈之中。

上圖——如今的棗強地區示意圖

四、結語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五代十國時期的分裂局面的形成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而導致這一結果出現的原因,正是唐末的藩鎮割據局面的日益鞏固及擴大所導致的。

在藩鎮已經很難被削弱的情況下,唐皇對全國各地的控制能力只會越來越弱。由此便陷入了一個惡性迴圈,直到唐皇徹底失去了對全國的控制之後,分裂局面便徹底形成了。

毋庸置疑的是,五代十國的割據分裂局面給百姓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對百姓來說,這無疑就是一場災難。雖然後來北宋帝國吞併了諸多割據政權,但仍然沒有統一全國,不過這也並不代表全國再也無法統一。而隱藏在五代十國亂世之下的統一趨勢,也成為了五代十國分裂時間相對起其他歷史時期分裂局面較短的一個主要原因。

參考文獻:

【1】《五代十國: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關鍵時期——基於人口視角的分析》許金紅,著

【2】《資治通鑑·後梁紀》

14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趙構授意秦檜,藉口殺掉岳飛,是為了給金國表忠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