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開國將帥中,不論十大元帥,還是十大大將,個個都是軍事奇才,一生堪稱傳奇。
開國將帥大多個性突出,特質鮮明,他們的“外號”就能體現出這一點。
劉伯承,川軍出身,早年在戰鬥中眼睛負傷,手術過程中,劉伯承以鋼鐵意志強忍疼痛,不施麻藥,被主刀的德國醫生贊為“軍神”,同時精通軍事理論,有古代名將之風。
粟裕,非科班出身,什麼軍校都沒讀過,在軍內資歷淺,卻是不世出的軍事天才,特別是解放戰爭時期指揮百萬之師,如臂使指,揮灑自如,殲敵無數,被譽為“戰神”。
如果僅評價軍事才能,人們最為推重彭、劉、徐、林、粟,即彭德懷、劉伯承、徐向前、林彪、粟裕,認為他們是我軍指揮能力最強、戰績最佳的將帥。
劉伯承和粟裕,一個軍神,一個戰神,雖名號不同,兩人卻有諸多相似之處,如都擅長軍事指揮,都不熱衷政治,都為人低調謙虛,等等。
令人稱奇的是,劉伯承和粟裕,軍神和戰神,在職業生涯中竟有長達17年未曾見面。
這背後有什麼故事?
我們先看看兩位將帥的早年履歷。
劉伯承出生於1892年,辛亥革命時期加入川軍,參加過著名的護國運動、護法運動,後來又參加了北伐戰爭、八一南昌起義。南昌起義前,劉伯承是暫編第15軍軍長,在南昌起義中擔任前敵委員會參謀團參謀長,是南昌起義的指揮者之一,因此成為人民解放軍的創始人之一。
粟裕出生於1907年,與劉伯承相比,他的資歷淺的多,但起點也比較高,甫一登上歷史舞臺就是參加八一南昌起義,擔任起義軍總指揮部警衛隊班長。
劉伯承和粟裕之前沒有交集,1927年的南昌起義,應該是兩人初次相識。
此後,劉伯承和粟裕本該有更多共事機會,但在1927年底,劉伯承被派往蘇聯學習軍事,一去就是兩年多,直到1930年夏才學成回國,而粟裕則一直留在國內。
劉伯承在蘇聯先後入莫斯科高階步兵學校、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這可是世界頂尖軍事院校,他天資聰穎,學習又勤奮,成績十分優異,回國之後正好有發揮空間,中央安排他擔任中央軍事委員會參謀長、中央軍委委員,協助周恩來處理軍委日常工作。
這段時間內,粟裕一直在前線指揮作戰,兩人始終沒有見面。
1932年1月,中央組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中國工農紅軍學校),劉伯承奉命前往瑞金,擔任校長兼政治委員,中央要發揮他的軍事理論優勢,為革命軍隊培養更多優秀軍事人才。
此時,粟裕以紅四軍參謀長身份進入中國工農紅軍學校學習,任學員連連長,而劉伯承作為校長,時常為學員們授課。
從這個意義上說,劉伯承算是粟裕的老師,粟裕則是劉伯承的學生。
劉伯承對粟裕這位年輕的紅軍將領十分欣賞,不過兩人沒能有更深的交往,當年3月,粟裕重回紅四軍擔任參謀長,兩人再度分開,劉伯承則在10月出任紅軍總參謀長。
劉伯承依然是粟裕的上級,不過兩人分工不同,始終沒有見面。
此後,不論是反圍剿、長征,還是抗日戰爭,劉伯承和粟裕最多是電話相通,都沒有再見面。
抗戰期間,劉伯承擔任八路軍第129師師長,主要在北方的晉冀魯豫一帶活動,粟裕則與陳毅一起指揮新四軍在長江下游的江蘇、浙江一帶活動,山水阻隔,更沒見面機會。
時光荏苒,戎馬倥傯。
誰也沒有想到,軍神和戰神,這一分離就是十七年。
十七年後再見,已是1948年12月,解放戰爭激戰正酣。
毛主席和中央軍委審時度勢,決定在以徐州為中心的淮海一帶打一場大規模的殲滅戰,這場戰役規模巨大,雙方投入兵力超百萬,必須強強聯手,中原野戰軍、華東野戰軍聯合承擔了這一重任。
其時,劉伯承任中原野戰軍司令員,粟裕任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兼代政委。
“軍神”劉伯承、“戰神”粟裕,兩神聯手,極大增強了戰役勝利的砝碼。
淮海戰役中,黃維兵團兵強馬壯,是國軍絕對精銳,中野雖然包圍了黃維第12兵團,並且多次粉碎其突圍,但由於裝備差、彈藥嚴重不足,無力吃掉對方,一度損失很大,亟需支援。
關鍵時刻,劉伯承請求粟裕支援。
此時華野剛剛完成殲滅黃百韜軍團的任務,自身戰鬥消耗也很大,根本沒有餘力,但粟裕毫不猶豫,派出支援,兩大野戰軍聯手,終於殲滅了強大的黃維兵團,取得輝煌戰果。
即便如此,劉伯承和粟裕仍然沒有見面。
當天,劉伯承與鄧小平前往華野指揮部駐地蔡凹村,劉伯承終於見到了粟裕。看到這個昔日的“學生”已經成長為戰功赫赫,大名鼎鼎的華野代司令,劉伯承感到由衷高興,對粟裕讚不絕口。
粟裕還是一如既往的謙虛,以“學生”身份聆聽劉帥“教誨”。
在蔡凹村,劉伯承和粟裕、鄧小平、陳毅、譚振林留下了一張寶貴的合影。這是淮海戰役總前委五位領導第一次聚在一起商討戰事,也是唯一一次。
在軍神、戰神的通力合作下,我軍最終取得了淮海戰役的絕對勝利,牢牢把握了全國戰場的戰略主動權,為解放戰爭的全面勝利鋪平了道路。
劉伯承和粟裕一生並無密切交往,卻始終相互敬重,惺惺相惜。提到粟裕,劉伯承評價說:
“粟裕同志智深勇沉,非常優秀,百戰百勝,有古名將之風,是我軍最優秀的將領,是中國的戰略家”。
在劉伯承、粟裕心中,黨、國家和人民利益最為重要,個人得失無足輕重,什麼官職、地位、權力、富貴都如同浮雲,他們的交往是真正的君子之交,這或許是他們真正的共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