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貝子回來了!最近不少關於秦國事,熱搜霸屏的國家寶藏,一言難盡的《大秦賦》。今天咱們就走進秦國,回味那段波瀾史詩。
糾糾大秦,背靠秦嶺,腳踏渭水,歷六世苦心經營,得天下之大一統。振長策於寰宇,率鐵騎服百越。平干戈修長城,起百代而立郡縣。掃六合,威四海。秦王嬴政在他長達四十多年的統治生涯中,結束了戰國紛亂的割據局面,先後平定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秦朝!
從秦孝公商鞅變法開始,秦國就必然成為了歷史的青睞者,百餘年的滄桑變革中,我們從歷史的書頁中重溫那段歲月,孝公逐鹿中原的雄心,商鞅千秋之格局。城門立柱,公子與庶民同罪,再造秦國,虎據函谷關。至秦王駟,奪河西平巴蜀,號秦王笑群雄。列國合縱,起兵共擊大秦,戰國四公子,名臣如孫臏,蘇秦,樂毅,吳起;武將如廉頗,趙奢,田忌。春申孟嘗平原信陵四君子。然秦六世之王,視百萬之眾如草芥,張儀獻連橫之謀,白起破長平亙古之戰,李斯平天下之計,王翦定六國之功。
取三皇五帝之稱,名皇帝,徵三十萬民,修長城,成千秋之業。北擊匈奴,南服百越,合文字,修法度。秦朝如此燦爛的輝煌,如果歷史的重擔交在扶蘇手中,那歷史必然是另外一份光景。那個令古往今來,無數文人百姓所仰視的朝代,那個威風的始皇帝,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有這樣的記載“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虎狼心”在秦始皇重要的大臣尉繚眼中。
他是一個塌鼻子,雞胸,大眼睛,沙啞聲的梟雄形象,當然不可否認,這些人在書中有刻意強化嬴政某些方面的特徵。然後他的父親氣度不凡,他的母親美豔絕倫,再加上他幼年流浪在趙國,學會了隱忍,回到咸陽後,十三親政,文治武功都可以首屈一指。在諸多的文獻中,一個心如虎狼,氣宇軒昂,體魄強健的秦王,躍然紙上!
後世稱始皇為祖龍,可見其在歷代王朝心中的地位。秦始皇在位期間,最大的幾項功績,北征匈奴,修築長城。在蒙恬蒙毅兩兄弟的幫助下,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萬里長城從此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定六國,結束了東周開始達三百年的割據時代,重新確立了統一的文字語言制度。迎接他的是一個嶄新的時代,秦始皇擁立法家,再一次將法制推到了風口浪尖。誰都不會想到,千百年之後,他的郡縣制度,換了一個名字省市縣依舊在實行;誰能想到,他的兵馬俑在見世的一刻成為世界奇蹟。
秦始皇從統一六國的那一天開始,就開始著手修築他的陵墓,歷時將近三十九年,動用了大約七十萬民工,要知道秦統一時的總人口不過千萬。北臨渭水,南依驪山,東望中原,西接咸陽,這在古代就是典型的龍興之地,根本之所,龐大的工程就在始皇的眼中鋪展開來。
隨著二世之後,各地紛起的起義,草草收場的秦始皇陵湮滅在歷史的黃沙中。關於秦始皇陵中的各種傳說,再為沒有人親眼見過,不論是主持修建的李斯,還是章邯監工的軍隊,彷彿一夜之間消聲匿跡,再也無從查證。只有太史公在他的《史記》中,“以地勢為江山,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以隕星為日,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從此各種傳說民間訪言裡,有各種各樣的話本。現在流傳較廣的,如水銀填充說,講述秦始皇帝陵中,用幾百多噸的水銀地宮構建出了一條長河。秦始皇的棺材就在水銀上漂浮,遊覽用青銅黃金等等鑄造成的日月山川,江河湖海。這麼一項大的工程,歷來不被考古學家認可。雖然這些年,經過許多技術鑑定,證明墓室中有水銀異常顯示,可其含量,遠沒有達到幾百噸。再加上秦國時期的提取水銀技術困難,幾十年都不可能有這麼大的提取量。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秦始皇陵絕對有無數精美的珍品寶物,至今失傳的和氏璧,隨侯珠,以及流傳在史書中的九鼎,彷彿一切都在這塊將近25平方公里的土地下。由於神話加持,加上皇帝陵中必然不會缺少的機關陷阱,水銀毒氣,盜墓人望而卻步。現在的研究人員,透過洛陽鏟,分析封土層,發現現在的墓穴依然儲存完好,沒有被盜取的痕跡,研究人員發現在封土堆下墓室周圍厚厚的周圍夯土牆,長兩百多米,寬20多年,幾乎是微縮的秦宮模型。再加上用黃銅鑄造的內構,密封完好。現在科學家為了保護它的完整性,至今未開挖。
從現在窺探到的兵馬俑來看,各色的兵俑幾千件。隨著出土文物的增多,我們彷彿也在見證著那個輝煌的時代。《國家寶藏》最近播出中,展現出了為數不多的陪葬品,青銅仙鶴,栩栩如生的雕刻和燒鑄上色藝術,讓這件文物成為了秦朝一統的見證者。那波瀾壯闊的時代,印證在秦俑的臉上。那各色的表情書寫著歲月的滄桑鉅變。
我們誰也回不到那段歷史,但是可以從萬千的文物中,窺探時間的密碼。秦始皇站在泰山上,指點江山的時候,九州天下盡攬眼中,一擁入懷,何等雄壯。兵戈刀槍,戰馬齊鳴,那些秦人用鮮血守護的是天下,是自己的土地。他們的目光裡,是千百年來中國人無法割捨的精神支柱,如那長城一般,蜿蜒在山河之上。今天讀秦始皇,不是讀他的豐功偉績,也是讀他的壯志雄心,我們所渴望的是,在當下的世界上,再一次強大,再一次將中國人的精神傳遞給地球。
糾糾大秦,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開萬世無疆。更多精彩關注小貝子,帶你走進歷史,品讀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