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帝撤藩,吳三桂世守雲南的夢想破碎,於是打著“興明討虜”的旗號造反,開啟了“三藩之亂”,但因為殺死永曆帝是吳三桂無法洗刷的汙點,所以這個旗號基本上沒效果,這也是後來吳三桂失敗的原因之一。

就實際來說,康熙帝並沒有說算了,而且永曆帝被殺於康熙元年,在當時的時間段,康熙帝才八歲而已,真正做主的是輔政四大臣和孝莊太后,也就是說康熙帝在當時說話不算數,沒有話語權。

而且參考清廷對於前明宗室的殘忍態度,永曆帝是必死無疑,所以吳三桂建議就地處死永曆帝以後,清廷是同意了。

所以這個說法不成立,不過再放大歷史來說,之所以有著這種說法,其實是有著一定的歷史背景的,其實在歷史上,吳三桂是相當積極的要殺永曆帝,而清廷也一度想要放棄永曆帝,或者是徐徐圖之。

因為當時清廷連年用兵,國庫空虛,財政困難,而永曆帝逃到緬甸,要派遣大軍前往征討,後勤和軍餉都是大問題,加之永曆帝已經逃到緬甸,對於清廷來說已是無關大局了,所以清廷的看法是任其自生自滅了,等於放棄了,或者說先治理好國內,等到財政寬裕了,再行考慮對永曆帝用兵

但是吳三桂不幹了,對於清廷當時的態度不滿意,所以一直上疏力主儘早用兵,並且在順治十七年上了“渠魁不翦三患二難”疏,其核心就是想要一勞永逸,因為只要永曆帝在世上一天,西南邊境、東南沿海、夔東山區等等反清勢力,乃至降清的不少前明官員,都在心理或者精神上有所寄託,總歸是一個極大的隱患,而吳三桂的說法可謂直中要害,符合了清廷的利益,所以在當年八月份,清廷同意了吳三桂的請求,開始對緬甸用兵,以擒獲永曆帝。

到了次年也就是順治十八年十二月份,吳三桂擒獲永曆帝,至康熙元年,清廷昭告天下擒獲永曆帝之事,以絕反清勢力的精神寄託,而吳三桂主動要求為避免夜長夢多要就地處決永曆帝,得到批准,所以永曆帝被絞殺於昆明,吳三桂也因為這個滔天功勞,由平西郡王晉升為親王,成為清初五個異姓王中成就最高的一個。

可以說從頭到尾,吳三桂都是積極分子,非常主動的要求殺死永曆帝,而清廷在剛開始的確是想要放棄了。

至於為什麼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吳三桂想要如同明朝沐氏一般世守雲南,也就是想要自己及其子孫後世一直當雲南的土皇帝,所以要以殺永曆帝為投名狀,以證明自己與前明皇室劃清界限,畢竟自己可是前明的平西伯,並且深受崇禎帝器重,以此向清廷邀功,並且取得清廷的信任,這樣可以獲取更多的利益,最後達到自己世守雲南的夢想。

可惜的是吳三桂千算萬算,卻忽略了“兔死狗烹”這個千古至理,殺死永曆帝固然是獲取清廷信任的最佳投名狀,也是他身為鷹犬證明自己的最佳方式,可是永曆帝這個巨大隱患沒有了,西南再無大的兵事以後,也就意味著吳三桂用處不大了。

於是清廷的下一個威脅就是吳三桂這個鷹犬了,畢竟他在雲貴擁有半獨立的地位,不利於清廷中央集權不說,而且每年還要耗費大量的銀兩養著,如此這般,換哪個皇帝都不答應啊,於是清廷並沒有念及吳三桂這個鷹犬為了表忠心的付出,而是開始撤藩。

吳三桂辛辛苦苦的幹這個幹那個,就是想要世守雲南,清廷也態度曖昧的晉封他為親王,總是給他一些希望,結果天下大定以後,卻讓他放棄權力去遼東養大,他感覺自己被欺騙了,自然是不答應了,於是開始起兵造反。

不得不說的是,清廷的確是棋高一著,統治水平是爐火純青,在吳三桂發動三藩之亂以後,既然打著“興明討虜”為什麼沒有象徵性擁立一個前明宗室傀儡,後來更是自己稱帝了呢?

因為起兵造反以後,清廷直接將“渠魁不翦三患二難”疏公佈於眾,這下子吳三桂實在沒辦法洗白自己了,如果殺永曆帝可以勉強解釋自己是被迫受命而為,那麼如此積極的要求出兵緬甸,又該怎麼解釋呢,根本沒辦法洗白,所以吳三桂在政治上處於了極為不利的地位,可謂是師出無名,也難怪別人說他是“三姓家奴”了。

21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梧侯陽成延,從普通軍匠到九卿之尊,漢長安城的真正締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