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宋代長兵沿襲隋唐舊制,在長柄的兵器方面,有大刀、戟、斧、鉤、鎚等,可說無奇不有,這些都是為了能以重步兵對抗遊牧民的騎兵而製作的。

宋朝戰爭的主要方向是同樣是北方遊牧民族,為了對付遼金的騎兵,長矛、斧鉞開始成為軍隊的主要兵器,斧鉞的大量裝備從《武經總要》和宋石雕造像中得以佐證,斧鉞的製作和使用技藝比陌刀要簡單,對付騎兵同樣有效,岳家軍曾用“麻扎刀”“捉刀”“長柯斧”大破金軍“連環馬”。

槍的地位極其重要。可以說宋代是槍的黃金時代,種類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武經總要》申記有搗馬突槍。雙鉤槍、單鉤槍、環子槍、素木槍、鴉項槍、鍵槍、梭槍、褪槍、太寧筆槍、短刃槍、抓槍 。(兩種),藻黎槍、拐槍、拐突槍、拐刃槍等。然傳世實物殊不多見。

(未開刃)

也許是對騎兵正面突破的依賴降低的緣故,馬槍的長度略有縮短,使其更靈活,同時製作更精良。宋代馬槍頭部一般都有刺和鉤的雙重用途,槍後有可插入地的鐵槍纂,杆上還有牛皮編成的提繩,看起來實在很體貼。

(未開刃)

在宋代,長柄大刀也很受重視,宋代為長刀創立了'刀八色',現在仍耳熟能詳的偃月刀、眉尖刀、鳳嘴刀、戟刀等都是那個時代出現的,以至明清兩代除分別創立鉤鐮刀和長杆鐮刀似的割刀外,竟很難再有新樣式。

(未開刃)

到了宋代,殳開始稱為棍棒,作為步戰兵器,重新有了較大發展。《武經總要》上圖列了七種棍棒的形制,棒首大多帶刃或包鐵,殺傷力也進一步增強。作為宋代軍隊步戰兵器的棍棒,與作為先秦的車戰兵器的殳相比,木柄的長度大大減少,形制上也相對簡化。

(未開刃)

宋代還有鉤杆,叉杆等雜形長兵,略帶胡風。

宋代短兵,吸收了西北少數民族的風格,形式龐雜,有蒺藜,蒜頭,鐵鞭,連珠三節鞭,鐵鐗,鐵斧,鐵棒,鐵鎚等,在接戰時配合長刀使用,以破解敵軍的鐵甲。

(未開刃)

而長刀也變化為刀身微曲、刀頭較寬、厚脊薄刃、並帶有護手的型式,堅重有力,從出土的少數宋刀得知,此時也運用了純熟的夾鋼技術。

(未開刃)

宋代《武經總要》中也有記載弓,常見有四種,分別是:黃樺弓,黑漆弓,白樺弓和麻背弓。

弓弩兵在宋軍中佔六成以上。 由於弓弩是主要兵器,所以宋朝時衡量一個人的武藝,都是以臂力作為第一標準的,即看能挽開多少斗的弓,當時士卒挽弓的最高記錄是270宋斤(一宋斤約合 1.2市斤),這是春秋時代士卒挽弓力的幾倍。而一些勇將則更加驚人,岳飛和韓世宗都可挽300宋斤的弓,不過戰時根本用不到這麼重的弓,倒是應該兼顧準確性,這一點宋軍非常不重視。

宋軍的弩,弓是步騎通用的,而弩只能步兵使用,因為弩一般要用腳力張開弩,故射程也遠,但弩的射擊頻率較低,從敵騎兵進入射程到短兵相接,只能發弩三、四次。所以宋軍有時會設張弩人,進弩人,發弩人,來減短髮箭間歇。可以說弩是宋朝最具殺傷力的冷兵器了。

最新評論
  • 1 #

    漢玩劍,唐耍刀,大宋靠火炮!

  • 2 #

    漢朝是環首刀,唐朝是唐橫刀。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紀實照片| 潮州解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