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12日晨,毛主席收到周總理自莫斯科發來的急電,通告了斯大林已說明蘇聯空軍目前尚未準備好,暫時無法出動支援中國人民志願軍作戰,請中央對出兵問題再作考慮。毛主席收到周總理的電報後,感到事關全域性,出乎意外。他反覆考慮:如果沒有空軍支援,是不顧一切按照預定方案馬上出兵呢,還是暫緩出兵?
毛主席正在十分焦慮之時,又突然收到彭德懷發來的急電說,他準備先提前自安東入朝到德川與金日成會面。這兩份電報使毛主席翻來覆去,更感決心難定。於是他立即和代總長聶榮臻商議,決定馬上給彭德懷發急電,通知他暫時不要去朝鮮會見金日成,速與高崗一起回北京開會。但這時已是深更半夜,聶榮臻考慮,如發電報恐時間已來不及,萬一彭德懷明晨以前收不到電報就跨過鴨綠江入朝了。於是聶榮臻在12日夜到總參謀部作戰室給彭德懷打長途電話稱:"你來電已收到,原定方案有變化!主席請你和高崗迅速回京,中央有事討論。"
13日晨車抵瀋陽,彭德懷立刻前往找到高崗。他開口就問:"你接到通知沒有?讓我倆即回北京去開會。中央對出兵有什麼變化嗎?"高崗驚奇地回答說:"我也接到通知,是否中央對出兵問題又有新的方案?"隨後彭德懷向高崗談了到安東前線部隊瞭解到的一些情況,特別強調4個軍必須同時秘密過江的問題。兩人正研究部隊情況,接到毛主席10月12日發來改變原定出兵方案的急電:彭、高並鄧、洪、韓、解:(一)10月9日命令暫不實行,十三兵團全部仍就地進行訓練,不要出動。(二)請高崗、德懷二同志明日或後日來京一談。"看了電報後,彭德懷才恍然大悟,"原來是又暫停出兵了,那就回北京去聽候安排吧。"彭、高兩人當天中午即乘飛機回到北京。
關於這次回北京的情況,據隨彭德懷回京的指揮所負責人成普回憶說:"那天彭總通知我隨他一起趕回北京,當我們在安東聽到因情況變化讓彭總立即回京的訊息後,包括彭老總和幾位副司令員在內,都以為出兵援朝有重大變化(不出兵或遲出兵)。一些幹部中眾測紛紜,多數估計入朝方案可能暫停,因而備戰情緒稍有波動。"彭德懷在1968年被監禁時回憶此次和高崗緊急回北京的情況時寫道:"在當天奉命飛抵北京的途中。"高又問我:"這次出兵有無把握?我說:我們有全國政權,比抗日戰爭時期的條件好多了,只要不怕打爛,準備長期戰爭,正義是在我們這邊的,最後一定會勝利。從高的談話中可以看出,他對抗美援朝可能還是有某些顧慮的。"
就在彭德懷與高崗奉命回北京之前,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已全部越過"三八線",並已作好大舉進攻平壤的準備。10月9日麥克阿瑟以威逼的姿態,再次向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領導人發出最後通碟稱:"最後一次要求你和你指揮下的軍隊,立即放下武器並停止作戰。"10月11日下午4時,印度駐中國大使潘尼邇到外交部轉交了英國外交大臣貝文致我國外交部部長周恩來的電報稱:"如果北朝鮮不願放下武器,那麼'聯合國軍'統帥將無他途可循,只有繼續進行這個戰爭。"
10月13日下午,毛主席在中南海頤年堂主持了中央政治局緊急會議。彭德懷在會上彙報了三個問題:(一)與朝鮮代表樸一禹會談的內容;(二)當前敵軍兵力部署和動向;(三)志願軍各部備戰情況和存在的急待解決的問題。針對斯大林對朝鮮戰場的形勢表現憂慮重重,不同意蘇聯空軍馬上支援志願軍作戰的新情況,會議對出兵和不出兵的利害關係又進行了反覆研究。彭德懷1955年曾說過,在此次政治局會議上,毛主席問他:"現在蘇聯不出動空軍,只答應供應武器裝備,此仗怎麼打?"彭德懷說:"蘇聯這是半洗手,但他們只要能滿足我軍的武器裝備,也可以打!只不過是我們的損失會大些。如果我們不出兵,眼看著北朝鮮亡國,怪痛心的。"會議最後決定,即使沒有蘇聯空軍的配合,也必須立即出兵援朝。只要採取我軍歷史上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敵人的戰略戰術,發揚我軍靈活機動和敢於近戰夜戰的作風,就可以戰勝敵人。聶榮臻元帥在回憶這次政治局緊急會議時寫道:"對於打不打的問題,毛主席同志還是左思右想,想了很久。毛主席同志對這件事確實是思之再三,煞費心血,最後才下了決心。"
中央作出最後決定後,彭德懷為防止部隊由於情況變化對出兵援朝產生懷疑和鬆懈情緒,立刻在中南海給回到總參作戰部等待的指揮所負責人成普打電話,讓他馬上給志願軍參謀長解方發如下急電:"令各部仍要繼續作好出國準備。"高崗根據毛主席的指示,14 日先返回瀋陽去召集東北局和東北區領導人傳達中央政治局的最後決定,並積極佈置入朝參戰部隊的各項準備事宜。而彭德懷14日則暫留在北京等候周恩來的回電。
14日全天,毛主席與彭德懷、聶榮臻詳細研究了出兵的時間和初步作戰方案,根據當前麥克阿瑟指揮的"聯合國軍"正在逼近平壤和志願軍備戰的各項工作情況,確定志願軍於18日或19日即分批渡江,先在平壤以北適當山嶽地區組織防禦,待機殲敵。14日21時,毛主席將13日中央政治局立即出兵援朝的決定和初步作戰方案電告正在莫斯科談判的周恩來,要點如下:(一)我已告彭德懷在他到德川(注:因此時金日成已由平壤轉移到德川)研究情況後,在平壤至元山鐵路線以北,德川、寧遠公路線以南地區構築兩道至三道防禦陣線。如敵來攻,則在陣地前面分割殲滅之。(二)美軍進攻到平壤需要時間,由平壤再向德川進攻又需要時間。(三)我軍決定於10月19日開動,全軍26萬人渡過鴨綠江需要10天時間。(四)為準備在11月內在敵進攻德川區域時打一個勝仗,我們決定12個步兵師3個炮兵師均開進為好。(五)在我軍開進修築工事期間,朝鮮人民軍方而還是繼續抵抗,儘可能遲滯美軍和南朝鮮軍前進為有利。毛主席為什麼將上述決定告知周恩來呢?因為斯大林本來希望中國先出6個師,而中央根據彭德懷的建議改變了原來的方案,將12個步兵師和3個炮兵師及戰車團、高炮團、工兵團等全部出動。中央認為這種改變出兵方案,有必要通告蘇方,以便蘇聯方面瞭解出兵情況和加速運送武器裝備。
15日,敵軍已全面開始圍攻平壤,平壤危在旦夕。金口成首相特派外務相樸憲永前來瀋陽,會見剛從北京飛回的彭德懷。立即向彭說明敵軍已逼近平壤,金首相要求中國儘快出兵,並希望與彭司令員早日會面。彭德懷明確告訴樸:"我們中央已最後決定,預定自10月19日開始部隊分批渡江。希望人民軍繼續阻擊敵人進攻,遲滯敵人。我同高崗同志今晚要趕赴安東去十二兵團召開師以上幹部會議佈置部隊渡江計劃。我們一同去安東。"
10月16日,在安東召開的志願軍師以上幹部動員大會上,彭德懷首先宣佈了政治局作出的立即出兵的決定,隨後分析了朝鮮戰場的形勢,闡明瞭抗美援朝的重要戰略意義。他說:"現在美軍及南朝鮮軍隊正向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瘋狂進攻,局勢是很嚴重的。我們對於兄弟黨和鄰國遭受侵略,應該採取什麼態度呢?中央經過反覆認真討論後,認為不能置之不理,決定大力支援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反抗侵略者,幫助他們爭取獨立自由和解放,我認為中央這個決定是非常正確的……如果我們不積極出兵支援朝鮮革命政府和人民,國內外反動派的氣焰就會高漲,親美派就會更加活躍,如果美帝佔領了整個朝鮮半島,那對我國就是個直接威脅,國防、邊防都會處於極不利的地位。"
他在講話中還嚴肅批評了那些"恐美病"思想和強調困難暫不出兵的思想,指出這種思想只會削弱我軍的戰鬥意志。他說:"敵人在武器裝備方面是佔絕對優勢,但我們在戰術方面就比敵人強,我們的戰士,堅強勇敢,敢於近戰,送炸藥、拼刺刀、投手榴彈等,這些就是敵人所害怕的。"他根據朝鮮北部山高林密、地形狹窄、三面臨海的特點,指出:"過去我們在國內戰爭中所採取的大踏步前進和大踏步後退的運動戰方式,在今天的朝鮮戰場上不一定適用。因此我們在戰術上要採取陣地戰與運動戰相結合的形式,如敵人來攻,我們要把他們頂住,一旦發現敵人的弱點,即迅速出擊,播人敵後,堅決包圍殲滅之。我們的戰術是靈活的,不是死守某一陣地,但在必要時,又必須堅守陣地。"
他又針對少數幹部中存在著不正確的思想情緒,特別強調:"我們是共產黨員,是國際主義者。這次出兵援助朝鮮人民,援助兄弟黨,是我們應盡的義務。援助朝鮮也就是保衛我們的國防。因此,我們進入朝鮮後,千萬不要驕傲,不要以大國援助者的身份自居。對朝鮮的黨、人民政府、人民軍隊和廣大人民群眾要切實尊重他們。"
彭德懷最後強調入朝作戰,要作相當長期艱苦的打算,要發揚我軍的光榮傳統,嚴格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切實遵守紀律,尊重朝鮮政府和朝鮮人民的風俗習慣。各級領導幹部要多研究新情況,多想新辦法,只要發揮群眾力量,就能勝利地完成黨中央和毛主席交給我們的光榮任務。
彭德懷既是個勇猛果斷指揮千軍萬馬的統帥,又是一個善於細心調查研究的指揮員。他在自述中寫道:"在師以上幹部動員大會後,為了聽一聽幹部對我國出兵的反映,散會後便約集了幾個幹部到我住處談話,進一步瞭解部隊思想情況。"隨後他對政治部主任杜平說:"當前部隊幹部戰士中還存在著各種不同的思想反應,你們應起草一個政治動員令,宣傳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政治意義,提高指戰員戰勝美帝國主義的信心。"
政治部根據彭司令員的指示,編印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誓詞》,要求各級主要領導幹部在誓師大會上領讀。誓詞的主要內容是:我們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為了反對美帝國主義的殘暴侵略,援助朝鮮兄弟的解放戰爭,保衛中國人民、朝鮮人民和全亞洲人民的利益,我們志願地開赴朝鮮戰場,與朝鮮人民軍並肩作戰,為消滅共同的敵人,爭取共同的勝利而奮鬥!為了完成這一光榮偉大的歷史任務,我們誓以英勇頑強的戰鬥意志,堅決服從命令,聽從指揮……
16日下午,彭德懷和高崗在安東召開了師以上幹部大會後,接到毛主席16日上午9時發來急電稱;"恩來15日已回電。出動方針不變。但出動時間以待周18日回京向中央作報告後確定為宜。"說明毛主席對出兵援朝的決策是堅定不移的,但具體出兵計劃,須等待周恩來回國後再最後確定。
就在中國人民志願軍積極準備渡江出國與美軍作戰的同時,在美國方面,卻出現了十分樂觀的氣氛。美國五角大樓的官員們認為"蘇聯和中國出兵干涉的時機已過",判斷"美軍在向鴨綠江邊前進時,不會受到任何抵抗和阻礙"。此時"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更猖狂揚言要在美國感恩節前就佔領北朝鮮,直達鴨綠江邊。
美軍根本就沒把中國放在眼裡,更沒料到經過長期戰亂千瘡百孔的中國竟敢與美國相抗衡。他們這些錯誤的判斷,正是美國政府和他們的將軍們在戰略上的重大失策,也是導致美軍在朝鮮戰場上失敗的基本原因。彭德懷在安東部署渡江方案時曾說:"麥克阿瑟越猖狂,對我們越有利,我們可以利用敵人驕傲和錯誤的判斷,隱蔽渡江,對敵人進行突然反擊。"
此時毛主席為了達到對敵反擊的突然性,也來電指示:"我各部派遣援朝志願軍偵察隊,均要偽裝成朝鮮人民軍,而不要稱中國人民志願軍,藉以迷惑敵人。"同電又指出:"穩定改變戰局的關鍵,在於能不能利用突然襲擊。"
隱蔽和突然就是勝利。戰幕即將拉開。號稱"常勝將軍"的麥克阿瑟自從指揮7萬大軍在仁川港登陸成功後,更加目空一切,狂妄已極,傲氣十足。他在記者招待會上氣焰囂張地說:"聯合國軍的空軍具有絕對優勢,共產黨人要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那他們的軍隊就會損失一半。"他又吹噓說:"紅色中國的於預會被迅速報復的威脅所嚇住。"
但是,美國總統杜魯門的頭腦畢竟還是比較清醒些。他在進入10月以來,不斷收到來自各方面判斷中國可能要出兵的情報。在《麥克阿瑟傳》中曾有如下描述:這些情報估計"中共在滿洲已集結了30萬人的兵力"。也有的判斷"中共約有45萬人的軍隊正在滿洲集結"。雖然"聯合國軍"總司令部對所有關於中共要越過邊境的報告都持懷疑態度,但杜魯門卻"對中國在北朝鮮進行干涉的可能性日益擔心"。於是杜魯門"急促地作出決定:他要和麥克阿瑟進行面對面的磋商","他希望從麥克阿瑟那裡得到關於中國出兵的第一手材料和判斷。"10月15日,杜魯門由華盛頓乘飛機經過30個小時的飛行,來到麥克阿瑟指定的會談地點——太平洋上的威克島,與麥克阿瑟進行面對面的會談。杜魯門問:"中國進行干涉的可能性怎樣?"麥克阿瑟毫不含糊的回答說;"可能性極為微小。中國在滿洲約有30萬軍隊,其中不超過10萬至12. 5萬人部署在鴨綠江邊,但只有5萬至6萬人能夠渡江作戰,他們沒有空軍,如果中國人試圖前進到平壤,那將會出現一場最大規模的屠殺。"他向杜魯門斷言保證:"朝鮮戰局是贏定了,中國共產黨人不會進攻,我認為到感恩節,正規抵抗在整個南北朝鮮就會終止。"經過和麥克阿瑟會談,杜魯門也樂觀地認為戰爭已近尾聲。他授予麥克阿瑟一枚勳章,"以表彰這位將軍卓越的功績"。
10月16日,杜魯門面帶笑容自威克島返回舊金山。17日,他洋洋得意地向全國發表廣播演說:"我們在美國國內的人們對我們自己的陸、海、空軍和陸戰隊戰士們的卓越成就特別感到自豪。聯合國要求我國為聯合國提供第一位司令官也是我們莫大的光榮。我們有這麼一位合適的人選來完成這個歷史使命,真是全世界的幸運。這個人就是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一個非常偉大的戰士。"
就在杜魯門和麥克阿瑟為暫時的勝利興高采烈的同時,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彭德懷司令員的領導下,正緊張地加速出國作戰的各項準備工作。
17日上午,彭德懷指示參謀長解方帶作戰參謀龔傑隨樸憲永過鴨綠江,到達新義州李委員長處,商談彭司令員和部隊渡江後的前進路線等各項具體安排。下午彭德懷與高崗乘飛機返回瀋陽,準備回京聽周恩來彙報與斯大林會談情況。他們首先和東北局、東北軍區的同志再次研究志願軍過江後的物資供應及醫院的保障問題。剛研究了後勤保障問題,彭德懷、高崗又接到幾位副司令員自安東發來的急電稱:"昨日渡江部署會議結束後,經過討論,許多同志表示,現在部隊高射炮太少,又無空軍支援,敵人可集中大量飛機、大炮、坦克毫無顧慮的向我陣地進行大規模攻擊。而朝鮮多為山地水田,天寒地凍,工事更不好挖。如敵大舉進攻則陣地很難堅守。大家普遍認為各項準備工作也不充分,政治思想未普遍深入動員,建議度過冬季明春再出動為宜……"
彭德懷和高崗接到來電後,感到此事有關戰略全域性,問題重大。此時正好接到毛主席17日下午5時急電稱:"彭高並告鄧洪韓解:(一)先頭兩個軍請準備於19日出動,明(18)日再有正式命令;(二)請彭高二同志於明(18日)乘飛機來京一談。"
彭德懷、高崗事先已知道周恩來原定18日回北京彙報在莫斯科談判情況,必然會有急待商討的問題,於18日清晨即乘飛機返回北京,當面向毛主席彙報了渡江部隊的準備情況和鄧、洪17日來電內容。18日下午,周恩來自莫斯科返回北京。據翻譯師哲同志回憶,他隨週迴北京後,曾見到彭老總在場,和毛、劉、朱、陳、鄧、高、聶等一起聽了周恩來和斯大林談判的情況後,決定仍按原定方案出兵。在研究鄧、洪17日來電中提出暫不出兵的意見時,毛主席有些急躁,生氣地說:"現在敵人已圍攻平壤,平壤告急,再過幾天敵人就進到鴨綠江了。我們不論有天大的困難,志願軍渡江援朝不能再變,時間也不能再推遲,仍按原定計劃19日晚渡江。"隨後毛主席指示彭德懷先以電話通知鄧華、洪學智等:要求部隊嚴格保密,嚴密偽裝,立即進行政治動員,補足食品彈藥,召開誓師大會,作好一切準備,按預定方案,明天開始分批渡江出國作戰。
在一致同意按19日預定計劃出兵後,毛主席讓彭德懷立即以毛主席的名義,給鄧華等及東北軍區副司令賀晉年發特急絕密電報,下達渡江命令。彭德懷替毛主席起草的這份電報如下:"鄧、洪、韓、解並告賀副司令:4個軍及3個炮師決按預定計劃進入朝北作戰。自明(19)晚從安東和輯安線開始渡鴨綠江。為嚴格保守秘密,渡江部隊每日黃昏開始至翌晨4時即停止,5時以前隱蔽完畢,並須切實檢查。為取得經驗,第一晚(19晚)準備渡兩個至三個師,第二晚再增加或減少,再行斟酌情形。餘由高崗、德懷面告。毛主席10月18日21時。"
同一天,為了加強和統一志願軍司令部的指揮機構,中央軍委釋出命令:"彭德懷的臨時指揮所與十三兵團部(即原東北邊防軍司令部)合併,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總部,彭德懷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鄧華、洪學智、韓先楚為副司令員,解方為參謀長。"當此緊張時刻,一個統一的精幹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總部正式成立了。同時各路渡江部隊亦開始向鴨綠江邊急速開進。從此揭開了中國人民偉大的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戰爭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