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第35篇書評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
天地出版社的《興衰兩千年》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釋出詔令:“……六王鹹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後世。其議帝號。”宣告新帝國的成立,廢除舊有的君主稱號,自稱為“始皇帝”。
秦帝國的建立,結束了長期以來諸侯混亂割據的爭鬥局面,還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一統,建立起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我們所熟知的皆是“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車同軌、書同文”等人聞便能言的始皇功績,可在後世的評論來看,仍不乏對始皇帝的斥責和貶評,“以暴虐為天下始”、“始皇剛毅戾深,樂以刑殺為威,專任獄吏而親倖之,海內愁困無聊”,民生苛政、焚書坑儒、大興土木等種種行為,讓始皇帝也一直被打上“暴君”的標籤,謾罵不斷。
自古以來志表有記載的單一的評責的有厲責苛政以致道路以目的周厲王,沉溺歡愉、國破人亡的周幽王,雖不至於此,但不同於單一的褒貶評斷,作為第一個大一統帝國的皇帝,典章經制、紀表志傳皆有所述,從這些文字記載中,我們又應該如何多面地客觀看待秦始皇這一個複雜矛盾的人物形象?
答案就在《興衰兩千年》這本書裡,顧名思義,書裡的時間跨度從秦帝國到清王朝這兩千年,朝代更替、制度變遷、文化發展、民族交融,中國歷史的河流順著朝代的脈絡一路變遷和傳承。更從張萌麟、呂思勉、孟森、魯迅還有梁啟超這五位大家的探究角度出發,從不同的視角來看待,這兩千年曆史發展至今,國人當下對於前人功過的談論和歷史經驗的汲取。
從呂思勉老師的話來說,大多數人認為歷史是文明時代的產物,,而透過文明時代的政治活動就可以概括一切的社會現象,但那只是表面現象,講歷史的人,不但要著重於政治,更要看重它背後的根底——文化。
現在我們來看始皇帝統一六國後他做出了哪些政治行為和文化活動,又何以被後世稱作“暴君”?自秦帝國建立,對內廢除舊制分封制,在全國推行郡縣制,分為三十六郡,皇帝任命郡縣長官治理地方,郡縣長官要定期向皇帝述職,定期進行升遷調動,且建築脈通全國的“馳道”,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掌控,促進了國家的統一和穩定;統一文字,將小篆作為全國通寫文字,後流行筆畫更為簡單的隸書;在全國統一使用圓形方孔的秦國銅錢,利於各地經濟文化交流。對外北征河套,修築西起隴西臨洮,東迄遼東碣石的城防,也即後世著名的“萬里長城”;平定百越,設郡南海、桂林、和象郡,鑿通湘、漓二水,溝通水系,遷民數萬,與越人雜居,開發越南。
始皇帝的雄心圖治、勵精刻苦在歷代君王中,確屬少見,但朝夕不懈、明法撫卹之外,為求長生斥巨資萬貫,為賞宮邸大興土木,如阿房、秦墓兩處便先後共用七十餘萬人,省去運送材料和工糧的,黔首損耗不計其數;此外苛稅取去百姓三分有二,苦役重稅之下還有酷刑,重罰少賞,專橫暴戾的刑罰,自君主上而酷吏下的百姓更是叫苦不迭,民怨橫生;更不提禁私學,焚《詩》、《書》,只餘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讓君民離心,失去信任。
縱觀歷史,評論得失,對於這樣一個矛盾複雜的歷史人物來說,他的功績自然非凡可比,但對於後世附與始皇“暴君”的稱號而言,種種暴虐的行為也使其無可指摘。但是他做過的、留下的,卻是我們後人可以借鑑的、可以謹防的。中國的興衰兩千年,歷史秩序的傳承與變遷,不單單止於秦朝的始皇帝,還有更多複雜多面的人物和事件都在《興衰兩千年》這本書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