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新中國成立的時候,國內幾乎可以說是一窮二白。長時間的戰爭將中國人民的財富消耗一空,國民黨退守臺灣之前又用金圓券將經濟弄得一塌糊塗。留給中國共產黨的是一個領土廣闊的國家,同時也是一個千瘡百孔的國家。

內部建設及極其艱難,與此同時,外部還有資本主義國家在搗亂。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觸動了西方國家敏感的神經,他們將意識形態的對立無限擴大,企圖透過各種方式將新中國扼殺在搖籃之中。

面對這樣的情勢,我國幾乎不能走任何的彎路。一旦走錯了一步,極有可能面臨難以挽回的結局。1955年,一場非常機密的談話在哈爾濱展開,這場談話對新中國的未來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這場談話的內容是什麼呢?

一、中國要搞原子彈

1955年11月,錢學森回國才一個多月。當時他正在哈爾濱參觀,可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陳賡卻找到了他,並與他展開了一次非常機密的談話。

這次談話的主題是原子彈,美國人用兩顆原子彈迫使日本人放棄本土決戰的想法,無條件投降。廣島,長崎在原子彈的爆炸之中變為了一片廢墟,各國人民都見識到了原子彈的威力。作為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陳賡對於原子彈十分重視。

他找到了剛剛從美國歸來的錢學森,十分客氣的向他詢問,中國是否可以搞原子彈?對於這個問題,錢學森沒有做任何的思考,直接回答外國人能造出來,中國人也可以造出來。

這一次談話成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組建導彈部隊的起點。原子彈的研究工作其實早在1951年就已經啟動,可惜的是,由於缺乏專案領導人員,這一專案一直沒有做出很大的突破。

錢學森的回國給中國的導彈事業帶來了一絲光明,他被任命為導彈管理局第一副局長,總工程師。當然,導彈的研究是十分機密的事情,如果讓國外知道中國在研究導彈的話,從原材料到技術,外國人什麼都不會透露給中國。也正因為如此,錢學森的公開身份是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所長,看起來與導彈研究八竿子打不著。

說起來的話,很多人都以為錢學森是導彈研究方面的專家,甚至有人在報紙雜誌上將錢學森稱之為“中國原子彈之父”。雖然錢學森領導了原子彈研究專案,可並不意味著他對原子彈就非常的瞭解。

錢學森的主要貢獻是在導彈和人造衛星的研發上,原子彈的主要研究者是錢三強。他們兩人之間幾乎沒有什麼交集,都在各自的崗位上進行相應的研究。

實際上,錢學森對於核物理方面瞭解非常少,他也根本就不明白,原子彈究竟是怎麼被科學家們造出來的。或許是由於相關方面的保密工作做得太好,以至於人們常常將錢學森和錢三強兩人的貢獻弄混。

這也就帶來一個疑問,錢學森不懂原子彈,為什麼會有錢學森是“中國原子彈之父”的錯覺?

二、大型專案是個系統工程

說到這裡,就必須要提一下原子彈的研發。其實原子彈的相應原理早就已經被公開發表了出來,隨便一個核物理科學家都可以輕易的將原子彈的原理講出來,這根本就不是什麼秘密。

既然如此,那為什麼研究原子彈還是這麼的困難呢?這主要是因為原理和技術是兩個方面的事情,知道原理不見得能帶來技術,懂得技術也不見得就能夠將東西製造出來。

而這正是錢學森的厲害之處,雖然他不怎麼懂得原子彈的研究,可他卻有著一整套系統工程的知識。這樣一種知識在當時的中國極為欠缺,而這也正是錢學森能夠享受比開國元帥還要高的待遇的原因。

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有一個形容韓信非常厲害的成語,那就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這個成語的背景是什麼呢?當時的劉邦說自己只能帶十萬大軍,再多了就沒法帶。同時劉邦又問韓信能帶多少兵馬?韓信就說有多少他能帶多少,越多越好

這裡一方面突出了韓信的才能,另一方面也表達出帶兵的困難。軍隊人數可不是越多越好,人數越多,秩序就會變得越混亂,同時後勤保障也會變得更加的艱難。

這麼多人的部隊,一旦上了戰場,協同作戰就會變得非常的困難。如果出現首尾不能相顧,指揮混亂的情況,人數的優勢就會蕩然無存,甚至成為一種劣勢,20萬,30萬計程車兵在戰場上任人宰割,無法組織起有效的反抗。

放到原子彈這樣的大型系統工程上來說,雖然知道原理,可要從原理推出技術,再將技術應用到製造上,這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新中國成立之時,中國雖然已經有了一批科學家,可將這些科學家們高效率的組織起來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錢學森在美國參加過非常多的大型專案,而且他還是這些大型專案的管理人員。這也就意味著他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他能夠將中國的科研力量整合起來,讓科研機構,科研專家們有條不紊的展開研究。

雖然錢學森不懂原子彈,可這並不意味著他不能帶領原子彈專案走向成功。很多人都會走入一個誤區,認為不懂原子彈就沒有辦法成為原子彈專案的負責人,這其實是非常錯誤的觀點。

專案負責人可以不懂實實在在的專案,可只要他能聽得進專家的意見,可以將所有人的工作事務,工作進度安排的整整齊齊,專案依然可以順利的進展。

如果真的要讓一位懂原子彈的人來負責原子彈專案,恐怕事情還真就不會這麼順利。懂原子彈的專家自然應當將大部分的時間與精力放在技術攻關上,放在如何生產出製造原子彈所需要的原材料上。如果專家跑去幹行政工作,那誰又來進行原子彈的研發呢?

在當時的情況下,這樣的一種人士安排再合適不過。所有的專家都可以發揮出自己的長處,錢學森可以完整的安排原子彈這樣一個大專案,將工程進度安排的明明白白。而專家則可以發揮自己的優勢,加快推動原子彈技術的攻關。

錢學森依靠自己的貢獻獲得了高出開國元帥的待遇,這非常合理。再者說了,錢學森當初可是放棄了美國優厚的待遇回到中國,他也根本就不追求待遇,只是想為國家盡一份力量,這樣的科學家得到了人們的尊重。

總結

原子彈,導彈的研發成功讓中國的腰桿子硬了起來,在國際社會也敢大口氣講話,不用擔心美國和蘇聯的威脅。試想一下,要是沒有原子彈導彈的話,中國勢必會成為有核國家宰割的羔羊,屆時中國人民流血犧牲換來的成就將會對其他人掠奪,這是所有愛國之事都不願意看到的結局。錢學森先生對中國擁有巨大的貢獻,他所獲得的待遇實至名歸。

16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大順“王朝”最後的4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