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大約在公元前265年左右,荀子來到秦國,見到了應侯範睢和秦昭襄王嬴稷,留下著名的對話被後人津津樂道。

應侯問孫卿子曰:入秦何見?孫卿子曰:其固塞險,形埶便,山林川穀美,天材之利多,是形勝也。入境,觀其風俗,其百姓樸,其聲樂不流汙,其服不佻,甚畏有司而順,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肅然,莫不恭儉、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國,觀其士大夫,出於其門,入於公門;出於公門,歸於其家,無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黨,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觀其朝廷,其朝閒,聽決百事不留,恬然如無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勝,非幸也,數也。是所見也。

故曰:佚而治,約而詳,不煩而功,治之至也,秦類之矣。雖然,則有其諰矣。兼是數具者而盡有之,然而縣之以王者之功名,則倜倜然其不及遠矣!是何也?則其殆無儒邪!故曰粹而王,駁而霸,無一焉而亡。此亦秦之所短也。(荀子強國篇第十六)

有的人認為荀子從自然地理、民眾生活、官吏素質、朝廷治理等方面誇讚了秦國的強大,秦國能夠經過秦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四世取勝,有其歷史發展的必然性,即便荀子又指出秦國的不足,也被認為此指責和前面的誇讚相比是蒼白無力的。

紀錄片《中國》第三集《統一的中國蓄勢待發》中,就對荀子入秦有所描寫,也從荀子的話中肯定了秦國統一天下的必然性。

其必然性都有什麼呢?秦國地勢險要牢固,境內民風淳樸,民眾對官府敬畏聽話,官吏奉公守法,不拉幫結派、營私舞弊,官府辦事效率高,不積壓公事,一切都顯得安然有序,所以,能夠擊敗六國勝出是必然的。

秦國既然是安然有序的,那必然意味著東方六國是官吏貪腐、君王腐朽、民不聊生、亂七八糟、烏煙瘴氣吧?所以才有後人說滅六國者,六國也!

但事實上,六國真有那麼不堪嗎?和秦國相比,六國多數地區都是富裕、文明、不落後,商業發達,各類人才濟濟,各國政府也做不到獨裁,怎麼就被又窮又野蠻的秦國給挨個突突了呢?

換句話說,窮鬼秦國憑什麼消滅了富裕的六國呢?

對這個問題,大概稍微有點歷史基礎的人都能扯上幾句,秦國憑什麼能消滅六國?憑藉商鞅變法打擊貴族政治強化了君權啊!憑藉對馴服的民眾採取震懾和引誘的手段,把他們打造成國家機器為國家征戰啊!

除了這些原因,還有其他原因嗎?有!猴格想,或許還有一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史記商君列傳)

什麼意思呢?就是家裡有兩個兒子的必須分家,不分家的就加倍納賦,簡單說就是官府單方面、強迫性的廢除以往盛行的大家族模式。這個大家族和貴族並不相等,可以把他和後來勢力龐大計程車族劃等號。

中國自古都是大家族制度,每個大家族都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在這樣的制度下,家族觀念自然是超越國家觀念,普通民眾對國家、對君王都是漠不關心,未曾因為失去他們而悲慟,國家政令的推行也會因為大家族的阻撓變得很不順利,甚至推行不動。

所以,大家族對君主集權獨裁來說就是最大的掣肘,大家族的存在對國家、對君王都是弊大於利。

在戰國時期,雖然其他諸國也有變法,但不管是李悝相魏,還是吳起在楚,目前都沒有看到他們有廢除大家族的記錄,商鞅大概是第一個正式提出廢除大家族模式的人。

在君王的支援下,商鞅成功了,秦國打破了大家族模式,提倡小家庭生活,使全國的壯丁都完全獨立起來,直接暴露在國家的眼皮底下,不再有大家族把他們和國家隔離開,因而家族意識開始削弱,國家意識開始提高增強,國家組織也得到強化,君王集權自然也得到實現

這樣,商鞅實現了君王獨裁的第一步,接下來就是訓練民眾,“令民為什伍,而相收司連坐。不告奸者腰斬,告奸者與斬敵首同賞,匿奸者與降敵同罰。”“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為私鬥者,各以輕重被刑大小。”

簡單說,就是禁止民眾私鬥,提倡為國征戰,並支援民眾去違背禮儀、拋棄倫理,勇於告奸,直接讓每個民眾都向國家負責,你的父母、妻兒皆可告奸,你只需要為國家負責即可。

在這樣的提倡引導下,民眾成為國家手中的利器,他們只重視武力,為了爭奪人頭甚至相互殘殺,“嗜利而輕簡父母”,沒有思維沒有感情,自然是所向披靡,集權的君王指揮著全國的力量,去大殺四方,再沒有其他掣肘。

荀子入秦時,秦國的軍國主義可以說是登峰造極,睿智的荀子就從強秦的繁榮中看出了他的虛弱不足,既而為秦國問診,建議秦王從道德的教化去提高民眾的思想覺悟,以禮樂為本,刑法為輔,重法也要愛民,不要盲目的、單一的信奉武力,這樣是不能長久的

然而,沉迷武力的秦國君臣並不能像智者荀子一般清醒,所以,並沒有用武之地的荀子只能遠離秦國。

不管是目前熱播的《嫪毐和趙姬的愛情故事》(大霧劃掉應該是)《大秦賦》,還是好評一片的紀錄片《中國》,對統一的秦國都是肯定又讚譽的,但對秦法的不足之處都沒有做到正視,特別是《中國》,對秦法的缺點以及荀子的問診太過泛泛而談了。

當然,主角是正面又完美無缺、所有的陰暗行為都是不得已而為之的,這也是本國片片的一貫作風,既然大標題都是《統一的中國蓄勢待發》,怎麼能過於批評秦法的過錯呢?

但我為紀錄片《中國》感到惋惜,明明可以做得更好,你既然要以對歷史有重要影響的人物為講述物件、以個體的經歷和思想為切入點、去刻畫時代群像、串聯歷史脈絡,你總要在歷史人物的思想內容上給多給一些展示吧?光去展示歷史人物的經歷、渲染宏大的場面又有什麼用呢?只會讓內容顯得更空洞吧!

如果秦法得人心,為何人心不思秦?為何六國百姓都不願做秦民?在這兒要說一下熱播劇《嫪毐傳》裡楚人高呼寧為秦人不做楚人的話純屬撤單,從來沒有六國百姓逃入秦國自願為秦人的記載,只有歸屬秦國土地上的民眾越境逃亡他國的案例。

長平之戰為何打起來?不就是變成秦國土地上的老百姓拒絕當秦國人改投趙國才打起來的?魯仲連說過,秦國拋棄禮儀,以權術驅策士人,以虜囚對待民眾,他寧可跳海也不會做秦人。蘇代也說過“天下不樂為秦民之日久矣!”就連秦國人自己也說秦能攻取其地,卻不能奪其民,足見秦法的不得人心,怎麼會是長久之策呢?

其實,秦國至少有兩次改弦易轍的機會,第一次就是荀子入秦,第二次是始皇帝統一後。但很可惜,秦國君王自始至終都在貫徹商鞅的疲民政策,把民眾變成生產機器和戰爭機器,把他們綁在國家的戰車上,實在是捨本逐末

秦王為何不採納荀子的主張呢?其實不過是嫌其見效速度太慢了,沒有法家政策容易在短時間內奏效。

如果秦王採納了荀子開出的方子,以禮樂為本,刑法為輔,以政府為後盾強制執行的刑法,去彌補道德教化的不足,何至於讓後來約法三章、盡廢秦法的劉三兒撿個大便宜?

而此後發現小家庭盛行、反而引起多子觀念淡薄的又是漢朝皇帝,誠然,漢朝時人口稀少有戰亂的緣故,但還有商鞅廢除大家族引起的不良後遺症,小家庭不願意多生,生了要麼遺棄、要麼溺死,這才是兩漢人口始終沒有超過六千萬的主要原因。

漢朝皇帝意識到這一切,才一邊鼓勵生育,一邊設法恢復昔日的大家族制度,因為只有恢復大家族,大家族盛行的多子多孫理念才能重出江湖,人口的恐慌才可以免除,後來計程車族能夠盛行就是因此啊

就是這樣。

透過表象尋找歷史真相,以史為論,訴說個人見解,謝絕脫離人文環境的過度解讀和陰謀論。有喜歡遼夏金元以及宗廟遷祧、後宮八卦的朋友可以關注猴格。

16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夏朝大禹王后塗山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