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期,因為政府的腐敗使得整個國家陷入困境,在受到西方列強的剝削之後,還被日本隨意的欺負,雙方在海上進行猛烈的交火,本來清軍是有一戰之力的,結果因為慈禧將龐大的資金挪用,以至於沒有足夠的錢購買軍艦,這就間接性的導致失敗。無數海軍士兵,成為日軍的俘虜,還被帶回本土當做免費苦力。
但自從修建之後就沒有打理過,日本人壓根不予理會,任由其被雜草覆蓋,後來越來越多的外國遊客前往日本旅遊,一些國人也看到這個陵園,不過都不肯進入,只因在墓碑上刻有“俘虜”兩字,看著十分的醒目和刺痛人心,遊客們害怕丟臉都匆匆離去,故而數百年都無人祭拜。
直到有個叫“楊海嘉”的留學生開創先例之後,這才讓更多的人踏入這個陵園內。楊海嘉初到陵園的時候,他心裡沒有任何波動,也不在乎別人的看法,他只知道里面安葬的人曾經是國家的英雄,於是其號召眾多留學生一起來祭拜,還特意將墓碑上的“俘虜”給抹去。
除此之外他還特意撰寫文章,將烈士陵園的位置透過網路的方式,傳遞迴到國內,讓更多國人瞭解到這個地方。因為楊海嘉的宣傳,前往日本旅行的遊客,不再是匆匆離開,而是駐足下來,用最隆重的方式致敬先烈,有些還特意進行專訪拍攝,研究裡面發生的歷史事件。
由此可見,假如楊海嘉也沒有選擇這麼做,那麼估計到現在陵園依舊無人問津,屆時不管去旅遊的人再多,也沒有人承認,墓碑上的人是英雄。百年的灰暗期,是很多人不堪回首的痛楚,如今強國已經強大起來,腰桿也可以挺直了,所以一些東西應該感到自豪,而不是牴觸甚至貶低。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