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高麗王朝(十三):高麗仁宗1

25.高麗仁宗

高麗仁宗(朝鮮語:고려 인종/高麗 仁宗 Goryeo Injong;1109年-1146年),諱王楷(朝鮮語:왕해/王楷 Wang Hae),字仁表,高麗國的第17代君主,1123年─1146年在位。

仁宗在位期間發生以李資謙與拓俊京為中心所主導之政變,為高麗王朝規模最大之中央貴族社會政變之一。廟號仁宗,諡號克安恭孝大王,葬於長陵。

(1)外祖專權

乾統九年(1109年)十月初四日,高麗睿宗王俁的長子出生,此子的母親是上年被納為嬪妃的貴族李資謙之女延德宮主李氏(順德王后)。天慶四年(1114年)十一月,睿宗賜元子名構,十二月其母李氏被立為王妃,翌年二月冊立王構為王太子,並奏報遼朝。本來遼朝會依例冊封高麗王儲為三韓國公,由於遼金戰爭的爆發而沒有實現。辛丑年(1121年)正月,太子加元服,後改名為楷。壬寅年(1122年)四月,睿宗病重,臨終前由金富軾擬遺詔,傳位於太子王楷,李資謙奉王楷即位於重光殿,是為仁宗。

仁宗即位時年方十四歲,他的叔叔們頗有步他們父親高麗肅宗後塵的覬覦之心,李資謙則利用扶保仁宗登基的機會攫取了大權。原本肅宗憑藉平定李資義之亂奪位,三代與王室聯姻的仁州李氏外戚家族遭到限制,李資謙等被迫蟄伏。但隨著睿宗納李資謙之女為妃並生育仁宗,李氏家族死灰復燃,勢力重新膨脹起來。仁宗即位後,就封李資謙為協謀安社功臣守太師中書令邵城侯,同年十月加封漢陽公。十二月,李資謙藉口韓安仁、文公美等圖謀擁戴帶方公王俌,整肅了一批反對派,從而鞏固了權力。不久後李資謙因母喪去位,仁宗遣使令其起復,並於甲辰年(1124年)七月加封李資謙為“朝鮮國公”,兼任三省長官及判吏、兵部,開府建宮,仁宗出乾德殿門外親傳詔書,百官先進宮祝賀,後到李資謙府上祝賀,禮數比王太子,生日也如同帝王一般被稱為“仁壽節”,可以說到了位極人臣的地步。

(2)歸順女真

仁宗即位之初,中原形勢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高麗的前宗主國遼朝在金朝的攻擊下瀕臨滅亡,金太祖派習顯(實現)出使高麗,通報其平定的遼朝州郡,其時正值帶方公事件期間,李資謙在事後禮待金使,金使又告知高麗遼天祚帝已逃往西夏(實為遼朝西境的夾山)。癸卯年(1123年)八月,高麗派河則寶從海路出使遼朝,但找不到遼廷所在而還。同時,高麗還強化了對金朝的戒備。

作為金朝盟國的宋朝也加強了同高麗的聯絡,派遣國信使路允迪、傅墨清帶著禮物和宋徽宗御製的詔書和祭文,在癸卯年(1123年)六月抵達高麗,祭奠睿宗王俁,並提示遼朝將亡,高麗可以迴歸宋朝,恢復宋朝的冊命,仁宗以“憂制未終”為由謝絕了宋使的提議,次年派樞密院副使李資德和御史中丞金富轍出使宋朝,謝恩並獻方物。此前宋徽宗不聽高麗忠告,執意聯金滅遼,遼朝在宋金的夾擊下於乙巳年(1125年)滅亡。這年五月,高麗派去金朝報聘的使者因國書非“表”且不稱臣而被金朝拒絕接納。金滅遼侵宋的訊息傳來後,高麗開始考慮自身處境,於丙午年(1126年)三月討論事金問題。大多數大臣認為不可,權臣李資謙、拓俊京兩人則說:“金昔為小國,事遼及我,今既暴興,滅遼與宋,政修兵強,日以強大,又與我境壤相接,勢不得不事;且以小事大,先王之道,宜先遣使聘問。”處於李資謙擺佈下的仁宗只好聽從這個建議,並派李資謙之子李之美在太廟占卜對金的和戰問題,結果自然是決策事金。四月,仁宗派鄭應文、李侯出使金朝,奉表稱臣,金太宗在回詔中稱讚“加非兵革之威,誘不玉帛之惠,自然來者,不曰良哉!”於是高麗成為了金朝的屬國。

(3)扳倒權臣

就在高麗決策事金的這一年,發生了李資謙之亂。李資謙以仁宗外祖父的身份“專制國命”,權傾朝野,家族也雞犬升天,史載其“諸子爭起第宅,連亙街陌,勢焰益熾,賄賂公行,四方饋遺輻湊,腐肉常數萬斤,強奪人土田,縱其僕隸掠車馬輸己物,小民皆毀車賣牛馬,道路騷然”。此外李資謙還強行將他的兩個女兒嫁給仁宗,甚至還請仁宗封他為“知軍國事”,長大成人的仁宗也對李資謙心生不滿,曾就如何使李資謙下野的問題派人秘密諮詢老臣金仁存、李壽,金仁存等都建議仁宗不要輕舉妄動。但是到了丙午年(1126年)二月,內侍祗候金粲、內侍錄事安甫鱗、同知樞密院事智祿延、上將軍崔卓、吳卓、大將軍權秀、將軍高碩等在仁宗的支援下發動宮廷政變,欲一舉剷除李資謙及其親家拓俊京,李資謙因事先獲知訊息而沒有入宮,拓俊京率軍進宮不成,乃不顧仁宗親至城樓命軍士解散的聖旨,縱火焚宮。仁宗在十多名侍從的護衛下逃到山呼亭,為了避免被害,仁宗甚至下詔將王位禪讓給李資謙。李資謙自知其他貴族大臣不可能支援他取代王氏,便涕泣還書於仁宗,說:“臣無二心,惟聖鑑諒之!”最後所有牽連政變的人員都被拓俊京殺死殆盡,王宮也幾乎被付之一炬,只剩下三個亭子和內帝釋院廊廡數十間,直史館金守雌一個人揹著國史,將其埋在山呼亭北,才使歷代實錄倖免劫難。仁宗則被挾持到南宮,後又被挾至李資謙祖居重興宅西院軟禁起來。李資謙及其妻跪地拍手痛哭說:“自皇后入宮,願生太子,及聖人誕生,祈天永命,無所不至,天地鬼神,鑑吾至誠,不圖今日反信賊臣,欲害骨肉!”仁宗羞赧無言。

李資謙並非真正忠於王氏,高麗一直流傳著“龍孫十二(王)盡,更有十八子(李)”的讖語,因此李資謙也逐漸萌生了取王氏而代之的念頭;仁宗則採取了離間李資謙、拓俊京兩人關係的對策,透過內醫崔思全的穿針引線而成功拉攏了拓俊京。丙午年(1126年)五月初一,仁宗移駕延慶宮,李資謙則寓居宮南,鑿北垣以通延慶宮,並取走軍器庫的鎧甲兵器藏在家裡,仁宗曾一個人去北垣痛哭。李資謙又企圖毒害仁宗,被其嫁給仁宗的女兒(後來的福昌院主)秘密報告給仁宗而未能得逞。五月二十日,仁宗寫御筆密信給拓俊京,稱李資謙將發兵犯闕,圖謀不軌,於是拓俊京發難,將仁宗接到軍器監,召李資謙入覲並囚禁之。仁宗以李資謙為其外祖父而不忍誅殺,將李資謙及其親屬同黨流放外地,結束了李資謙的統治。拓俊京雖成為功臣而獲得重賞,但很快就遭到兔死狗烹的命運。丁未年(1127年)三月,左正言鄭知常上書論拓俊京焚宮之罪,仁宗便下令流放拓俊京,至此仁宗才完全掌握了權力。

20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為什麼盜墓賊的盜墓洞打的非常準?經過研究,總結了一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