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一直以來,很多人在閱讀近代史的時候,會產生一個疑問:賀龍作為國民革命軍的軍長,受到蔣系統的器重,如果留在國軍序列中,前途一片光明,為什麼會率領自己的部隊毅然加入共產黨,走上了一條“找苦吃”的道路?

實際上,除了賀龍性格中的俠氣讓他看不慣國民政府的所作所為之外,當年唐生智拉攏他時的一個細節,讓他感嘆:國民黨管理混亂,沒有前途。

賀龍心思縝密,由一點看一面,從細節預見到了未來大勢,後來的事實證明了他的先見之明。

賀龍當年在組織“討袁”的民軍時,跟十幾個兄弟打下了當地的鹽稅局。民國時候的鹽稅局,對百姓敲骨吸髓,無人不對其咬牙切齒,賀龍佔領鹽稅局,除了把武器拿走外,還將鹽稅局的賬本、檔案、欠條一把火燒了,又把局裡收藏的財物和鹽巴分給老百姓。

當時的西南諸省如雲、貴、川,以及湘西等地,其實並不缺鹽,四川就有大量鹽井,但因為受到當局控制,鹽巴十分昂貴,窮人要吃鹽得花大價錢買。賀龍開倉放鹽的舉動,贏得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評,這跟他縱橫江湖,豪氣干雲的遊俠性格十分契合。

此時的賀龍還是一個帶有古典氣息的草莽英雄,劫富濟貧、懲惡揚善是他的最高目標,他對於改變社會制度“治本”的方法還不瞭解,等到逐漸跟共產黨接觸後,他才發現個人英雄主義作用有限,想要從根兒上解決問題,還得靠革命。

大革命後期,國共兩黨矛盾日趨明顯,國民革命軍內部也分成了左右翼。賀龍同情貧苦大眾的樸素價值觀,自然而然站在左翼一邊。

1926年末,共產黨員和國民黨左翼分子在湖南搞土改,處理了不少地主,而湘軍軍官多來自鄉村士紳階層,他們的利益受到損害,便對所有左翼產生了仇視心理。

湘軍頭目何鍵向武漢國民政府誣告賀龍,企圖藉機解散或吞併他的部隊。1927年1月,武漢政府派同盟會元老吳玉章處理賀龍的案子。吳玉章到軍營一看,何鍵的部隊仗著兵多將廣,已經做好了向賀龍部隊進攻的準備。

賀龍那時候還只有一個師,他的民軍人數少,武器也不多,如果何鍵真要動手,恐怕支援不了多久就會全軍覆沒。吳玉章雖然是同盟會元老,但已經於1925年加入了共產黨,自然護著同處左翼的賀龍。

吳玉章以武漢政府特派員的身份,訓斥了何鍵了一頓,然後提出一個解決雙方衝突的方法:既然何鍵看不慣賀龍,那國民政府就把賀龍的部隊調到武漢去當衛兵。他這麼做是讓賀龍遠離危險,避免被何鍵攻擊。

賀龍知道吳玉章是共產黨員,對方這次仗義相救,讓他對共產黨有了一番新認識,同時也透過吳玉章瞭解了共產黨的一些思想,自此以後,他與共產黨的關係變得更加密切。

1927年6月第二次北伐,賀龍兩次打敗奉軍,升任20軍軍長,因為北伐打出了名氣,他和20軍成了香餑餑,各方都想爭取。共產黨一如既往地重視賀龍,周恩來親自與賀龍會面洽談,希望建立合作,而蔣介石、唐生智也都分別派人上門拉攏,封官許願,希望賀龍率軍加入。

此時國內局勢風起雲湧,明眼人都看出自孫中山開始的國共合作即將結束,雙方的大戰一觸即發。在這個節骨眼上,選擇加入哪一方,這是賀龍必須考慮的問題。

從形勢上分析,共產黨各方面都處於劣勢,最不利的情況就是缺少軍隊,如果賀龍是一個投機主義者,肯定不會選擇加入共產黨,此時加入無疑自討苦吃。然而賀龍雖然舊軍人出身,但粗中有細,很善於發現和思考一些小細節,此前國民黨的一個做法,讓他堅定了加入共產黨的信念。

北伐前,唐生智對賀龍很欣賞,明確表示想請他擔任師黨部委員,這讓賀龍十分驚奇。雖然他不怎麼參與黨政工作,但很明白政黨的執行方式,當年經陳圖南介紹,他確實加入了孫中山的中華革命黨,奉命組織“討袁軍”,中華革命黨在1919年改為國民黨,可他沒有轉入國民黨,也沒有寫過入黨證書,實際上跟國民黨毫無瓜葛,作為一個黨外之人,怎麼能當國民黨軍隊的黨部委員?

賀龍認為國民黨做事馬虎,組織鬆散,不像一個靠得住的政黨,組織成員都搞不清楚,隨便加人,如果黨務都處理得一塌糊塗,那麼,軍隊和國家也一定管不好。他判斷國民黨前途有限,無法戰勝共產黨。

他當時對家人說:“政治方面,共產黨比國民黨強。軍事方面,國民黨目前是有優勢的,可是軍事上的優勢沒有政治做主心骨,註定是靠不住的。”

1927年7月中旬,賀龍率兵從武漢沿江東下,途中得知武漢國民政府實行“分共”政策,開始搜捕共產黨人,賀龍在軍內大會上直接把話挑明:“我要跟著共產黨走革命的路,堅決走到底!”

7月23日,賀龍率部抵達九江,見到了共產黨元老譚平山。譚平山對賀龍說:“賀龍同志,我要向你講講我們黨的機密大事。”譚平山口中的機密,正是策劃中的南昌起義,他代表中共希望賀龍的20軍能夠參加起義。

賀龍此時雖然跟周恩來有聯絡,但還不是共產黨員,譚平山能將事關成敗的機密直言相告,實際上冒了很大的風險,但他們原因相信賀龍的為人。

賀龍聽後非常激動,立刻表示完全贊成,他將率領部隊參加起義。賀龍的表態讓共產黨內部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中央決定讓賀龍率20軍與葉挺等人的部隊一起開到南昌。起義軍在南昌集結後,賀龍被任命為總指揮,起義軍總指揮部和參謀團也都設在20軍軍部,足見對他的信任和尊重。

賀龍認為大可不必,湖南境內的農民運動做得很好,且自己20軍內多是湖南人,在三湘大地搞革命有群眾基礎,所以主張不去廣東,在湖南建立根據地就很好。

可惜賀龍的主張並沒有被大家採納,起義軍還是南下。在行軍路上,賀龍加入了共產黨,周恩來在他的入黨宣誓儀式上肯定地說:“賀龍是經過考驗的,是信得過的。”

這幾個字的評語,確實能夠概括賀龍的生平,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在最黑暗的時刻對理想不離不棄,賀龍有大智大勇,這永遠無法否定。

21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黃橋戰役粟裕一戰成名,主席對秘書說:此人了不得,必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