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二戰中的德國制定過許多瘋狂無比的計劃,而在這些計劃中,可以算在臭名昭著這個詞裡面的當屬“生命源泉”這個計劃。
德意志的民族主義非常強,而當時的德國頭子更是一再強調日耳曼民族問題,在民族之外,還強調雅利安血統。
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德國黨衛軍將發起了“生命源泉”這個計劃。
先解釋一下這個計劃到底是個怎樣的計劃。
計劃的目的前面說了,為了培養出純正優良的日耳曼血統。
而計劃的實施過程則是讓黨衛軍裡面的精英和未婚未孕、沒有嘗過禁果的日耳曼女性,透過匿名結合的方式進行生育繁殖。
並且生育下的後代被命名為“超級種族”,這個名字一看就非常民族主義。
當時黨衛軍的頭子希姆萊專門負責這個計劃。
而此後,這個計劃還進行了擴大,被認可為優等民族的國家“享受”了這一待遇。
德國黨衛軍在當時的德國佔領區挪威、法國、比利時都設定了試驗區,透過金錢、食物等方式招募這些國家的女性充當“實驗體”。
根據後來的統計,從1941年至1945年的4年時間裡,德國本土的生命源泉試驗區裡,就有8000名所謂的超級嬰兒出生,而其餘幾個試驗區嬰兒的數量更多,比如挪威的生命源泉試驗區裡,就有1.2萬名嬰兒出生。
黨衛軍的頭子希姆萊對於挪威的試驗區最為重視,因為挪威人都是藍色的研究和金色的頭髮,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金髮碧眼,這些金髮碧眼的挪威女性被視為最為特別的雅利安人。
所以當挪威的生命源泉試驗區申請透過之後,希姆萊特別找來的德國女孩聯盟的負責人,讓這個組織在挪威招募“繁殖體”。
那麼德國女孩聯盟是如何在挪威招募年輕的,未婚未孕的金髮碧眼女性的呢?
主要是透過三個方式。
第一個:洗腦!
第二個:雅利安人激勵!
第三個:食物!
第一個洗腦就是字面意思,用現在的說法就是瘋狂餵雞湯,畫大餅,描繪一個燦爛無比的藍圖。
第二個雅利安人激勵指的是社會福利,各種特權,比如特權醫療這種普通人享受不到的優先待遇。
而第三個就非常直接簡單粗暴了,在二戰中伴隨著戰爭最大的威脅就是饑荒,當時歐洲幾乎大部分地區都面臨著饑荒,所以食物對於平民而言,意味著生存。
就是靠著軟硬兼施的手段,德國女孩聯盟在挪威招募到了許多金髮碧眼的挪威女性。
而對應這些女性的另外一面,則是黨衛軍中所謂的精英。
熟悉二戰史的親們都知道,黨衛軍在招收軍人的時候是非常嚴格的,除了佔領區逐漸起來的黨衛軍部隊,嫡系黨衛軍部隊基本上都是需要確認血統和家族成分。
而又從這些經過精心挑選的黨衛軍士兵中挑選出身高、長相……一等一的精英,意味著黨衛軍頭子希萊姆對這個計劃要求極為嚴格。
可是此後隨著出生人口的不達標,為了滿足這個計劃實施的嬰兒數量,他們開始遭受哪些生下孩子養不起孩子而被父母丟棄的孩子。
不過也必須要查明父母的血統,特別是對父親的身份需要完全排查。
在一開始,這些接收的嬰兒中,父親的角色必須是黨衛軍精銳中的一員,不能是普通士兵。但此後又下降了標準,只要是黨衛軍與雅利安血統的女性生下的孩子,都會被納入生命源泉撫養系統。
這些嬰兒將會在實驗區裡得到最好的營養和最高級別的教育。
但1945年德國戰敗,而這些所謂的生命源泉實驗區也被解放,接下來的事情則就完全悲劇化了!
曾經生活在德國的試驗區的孩子們還算好,而在德國本土之外的試驗區兒童,由於他們“父親”在二戰中扮演的角色和他們所存在的意義,讓他們此後遭到了各種歧視,這些孩子被打上了“納粹嬰兒”的標籤。
據戰後統計,在德國本土之外被稱之為“納粹嬰兒”有約20萬,曾經被德國政府的歐洲國家們對待這些“納粹嬰兒”們展現出了大同小異的態度,幾乎都是歧視向。
特別是挪威,挪威甚至公開將這些“納粹嬰兒”驅逐出國境,甚至不惜採用暴力手段。
而也正是因為這個事件,一些歐洲人權法院還對挪威政府採取了起訴,這讓挪威政府不得不廢除掉這個驅逐計劃。
但可以想象到,在這些所謂“納粹嬰兒”的成長過程中,他們受到了多少不公平的待遇!
而這一切,便是二戰中德國高層所製造的罪孽,他們想要培養出“天使”,但最終卻讓天使淪為人人歧視的“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