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在世界歷史程序中,每個時期都有各個國家、各自領域的領軍人物,他們或來自政治,或軍事,或文化,或科學等等,都未各自國家、各自領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同時,就像每個事物都有正反面一樣,每個人都有其不同階段所面對的對手,雙方將會採取各種手段、方式來壓制、對付對方,同時,雙方又可以是亦敵亦友、互相激勵,為人們所津津樂道。

第一組對手:彭德懷VS麥克阿瑟

1950年6月,朝鮮“三八線”爆發內戰,為了進一步穩固佔據,扭轉南朝鮮軍的潰敗情形,美國政府派遣麥克阿瑟將軍趕赴朝鮮戰場,並親率美軍實施仁川登陸並重新佔領韓城,揮師北上。本著保家衛國、抗美援朝的思想,黨中央在艱難的決定後,派兵朝鮮,彭德懷元帥在毛主席戰略指導下,準確掌握了麥克阿瑟的錯誤估計和驕傲狂躁心理,取得了殲滅以美國為首“聯合國軍”3.6萬人的勝利。

朝鮮戰爭上,美軍一個軍擁有坦克430輛,我軍最初入朝的6個軍,一輛坦克也沒有;美軍一個陸軍師的師屬炮有432門榴彈炮和加農炮,我志願軍一個師的師屬炮僅有一個山炮營,12門山炮;面對美軍1100架作戰飛機,志願軍當時只有一個高炮團,36門75毫米高炮,還要留12門在鴨綠江邊保衛渡口,而且沒有一臺雷達。可就是在這種條件下,志願軍前撲後擁、浴血奮戰,硬是將不可一世的遠東美軍總司令、美軍上將麥克阿瑟打到談判桌前,留給美國軍人的,只有志願軍“撕心裂肺的衝鋒號聲”和“建立刺耳的哨子聲”。

第二組:多爾袞VS李自成

很多人都會拿多爾袞和李自成來比較,而且各有各的理、各有各的話,大家也都可以在網上搜索到各種各樣的回答,今天我想用簡簡單單一段話來進行梳理,比較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以多爾袞為代表的八旗子弟在當時還是很有勢力的,正處於強盛之時,其軍隊大多都是受過正規化訓練的精兵強將,經得起實戰的考驗;李自成的軍隊大都是一路走來跟隨他的農民軍和明朝的降軍、土匪等等,並沒有經過正規化訓練,裝備也是馬馬虎虎,打起仗來戰鬥力不強。

2、李自成的軍隊進入北京後,到處搶掠,過得是優哉遊哉,盡情享樂,不思進取,安於現狀,不得民心;多爾袞進京後則是維持穩定,安撫軍隊,修正士兵,強調治安。

3、李自成對戰局的把握有太大的缺陷,對山海關的輕視、對逃往陝西途中的不設防、對一路上官員將士管理上的放鬆,都是他兵敗的重要原因;多爾袞則是攻守有據,明晰佔據,懂得平衡利弊,用兵有理有據。

4、最後一點,在北京這種有著濃厚的政治色彩的地方,以當時的大環境,各類皇親國戚、地方勢力、將軍大臣、財團可都看著囊,你沒一點政治頭腦,不會平衡關係,是註定要失敗的...

第三組:諸葛亮VS司馬懿

這一組對手,更是大家所津津樂道的,其中的故事也是一整晚都說不完的。諸葛亮是在劉備“三顧茅廬”的誠心邀請下,出山協助劉皇叔爭奪天下大權,出山後多次出謀劃策,幫助劉備穩固大局,抵禦曹操對劉備的攻勢,進而建立蜀漢政權。劉備死後,諸葛亮又繼續輔助少主劉禪,前後六次北伐中原,最終因心力憔悴、頑疾不得治病死在五丈原。司馬懿是三國時期優秀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多次向魏國出謀劃策,抵禦了諸葛亮多次北伐和遠征平定遼東。當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後,這二位三國時期著名的對手也結束了他們之間的戰鬥。

用劉德華主演的《見龍卸甲》電影中一句臺詞結束,天下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切只在笑談中。

15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大秦賦》一對活寶:西周君與東周君,為何周朝同時有兩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