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蔣介石調兵遣將,南北夾擊華東野戰軍
1947年1月23日,由華東野戰軍與山東野戰軍合併的華東野戰軍正式成立。我軍與國民黨軍在華東地區的鏖戰,形成了新的態勢。
一個月前,粟裕剛剛指揮部隊,於1947年1月取得魯南大捷,全殲國民黨軍整編26師、整編51師及曾遠征印緬的全美式裝備機械化部隊——第一快速縱隊等部5.3萬餘人,創下我軍殲敵記錄。
毛主席誇讚為“空前大捷”,嘉獎道:“甚好甚慰。望對有功將士予以嘉獎。”
蔣介石判斷,山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剛剛合併整訓,且剛打完宿北戰役、魯南戰役,傷亡不小,暫時沒有連續作戰和打硬仗的準備。
蔣介石“當機立斷”,命令濟南的王耀武從北向南、徐州的陳誠由南向北,南北夾擊,將我華東部隊包圍壓縮,予以殲滅。
為了消滅華東野戰軍主力,蔣介石這次是出了血本的,派出了包括整編74師在內的15個整編師(軍)31萬人,集中兵力之多,作戰決心之大,是全面內戰爆發以來空前的一次。
蔣介石摩拳擦掌,調兵遣將,國共雙方的一場大規模對決即將上演。
二、國民黨拔軍出征,劍指臨沂
蔣介石把決戰的主戰場選在了臨沂。
臨沂是山東老解放區,中共華東局、中共山東省政府、山東軍區所在地,是中共在華東地區的軍政中心,堪稱“華東的延安”。
粟裕對形勢進行了估計,他認為當前敵眾我寡,根據敵我力量對比,不宜在臨沂嚴防死守。這個形勢與毛主席的判斷相一致,2月4日,毛主席給陳、粟發電報,要求他們誘敵深入,“準備於必要時放棄臨沂。”這同戰略性放棄延安的道理一樣,“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可是蔣介石和國民黨方面卻認為我軍一定會死守,在戰略上就先輸一招。
為了更好適應戰場形勢,毛主席明確了“陳毅負總責,粟裕管戰役指揮”的華野領導指揮體制,來自江南新四軍、山東老八路軍的各股部隊,在華野新番號下,擰成了一根繩,形成一股強大力量。
毛主席提出“迎接中國革命的新高潮”的號召,他交給華東野戰軍的任務是“準備在一個半月到兩個月內殲敵10個旅左右,徹底粉碎蔣軍向魯南的進攻。”
三、萊蕪戰役取得全勝
陳、粟定下“示形於南,擊敵於北”的策略,葉飛、王必成、成鈞、陶勇四個野戰縱隊和王建安、許世友、宋時輪三個軍區縱隊開始向萊蕪方向集結。
我軍在臨沂附近大張旗鼓地修築防禦工事,造成準備死守臨沂的假象。國民黨軍果然上當,南北兩路開始出動,南線戰場指揮官是整編第19軍軍長歐震,北線戰場指揮官是“第二綏靖區”副司令官李仙洲。
2月13日起,我軍以輪番作戰方式,誘敵深入,派少數人虛張聲勢,吸引敵人冒進。14日,我軍全部轉移到外線。15日,南線國民黨軍佔領臨沂,國民黨宣傳機構瘋狂吹噓取得“臨沂大捷”。
陳誠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命令部隊加速前進。可是,深知我軍厲害的王耀武很清醒,他根本就不相信所謂的勝利,更不相信粟裕的部隊如此輕易的被消滅掉。
王耀武派人對陳誠說,不要盲目輕進,如果急於求成,國民黨軍補給線太長,非常危險。可是陳誠壓根聽不進去。國民黨軍的敗局已經註定。
華東野戰軍冒著嚴寒,踏著山路,夜行曉宿,2月20日,開始在萊蕪城設伏。輕率冒進的國民黨軍李仙洲集團措不及手,被動挨打。
此時,早就心向中共的國民黨第46軍軍長韓練成,脫離部隊,投奔我軍。為了尋找韓練成,李仙洲派人多方尋求,耽誤了突圍時間。
從2月20日到23日,萊蕪戰役僅用三晝夜,63個小時,一戰殲滅蔣介石1個綏靖區前方指揮所,2個軍部、7個師,共5.6萬餘人,再創殲敵紀錄。
黃埔一期生、綏靖區中將副司令官李仙洲、73軍中將軍長韓浚等將官17人被俘。
李仙洲,在萊蕪戰役被俘,1960年11月被特赦釋放。
王耀武為了避免更大損失,下令未南下的部隊一夜撤軍百餘里,退入濟南。
蔣介石於24日秘密飛到濟南,不敢進城,叫王耀武去機場見他。
蔣介石推卸責任,委過於部下,大罵王耀武信任李仙洲是用人不當,王耀武一肚子委屈無處訴,默然不語。蔣介石擔心安全受威脅,第二天一早便匆匆飛回南京。
四、我軍戰略得當,國民黨軍接連失利
毛主席交給粟裕的任務是兩個月完成殲敵任務,但粟裕僅用三天就提前完成,戰果如此之大,毛主席大為興奮。
毛主席以延安總部發言人的身份“盛讚華東人民解放軍全體將士及其領導者陳毅、粟裕兩將軍”。並將戰役結果通報全軍和各地方局。
萊蕪戰役以國民黨軍的慘敗而告終,最根本的原因是國民黨戰略指導思想的錯誤。他們過分重視城市的得失,拘泥於“攻其必爭之地”,以為佔領了臨沂就是取得了勝利。
而我軍則以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為目的,不計較一城一地之得失,毅然放棄臨沂,揮師北上,取得了戰役的主動權。
這是毛主席、中央軍委決策的正確,也是陳毅、粟裕在戰役指揮中機動靈活的表現。
萊蕪戰役,也是華東野戰軍整編後各縱隊第一次協同作戰,大家克服困難,堅決執行野司命令,確保戰役勝利。
萊蕪戰役後,國民黨方面士氣大挫,戰略上逐漸失去主動地位,蔣介石被迫修改戰略方針,將對解放區的全面進攻改為對陝北、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可等待他的,將是更大的失利與噩夢。三個月後,他的親信張靈甫與嫡系精銳部隊整編74師,被全體埋葬在了孟良崮。
—全文完—
歷史人物的深度分析
不為人知的歷史秘聞
腦洞大開的經典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