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毛澤東(右一)、毛澤民(左二)、毛澤覃(左一)與母親珍貴合影

毛澤東(1893—1976),湖南省湘潭韶山沖人,字潤之。作為一代偉人,毛澤東的名字將永遠銘刻在我們的心中。在長達數十年的時間裡,毛澤東這個名字深深地影響著中國的命運,並引起全世界的關注。1921年7月,毛澤東代表湖南共產主義小組到上海出席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927年領導了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在井岡山創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建立,毛澤東被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主席。在以後的日子裡,毛澤東先後擔任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委員會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可以說在那個年代“主席”已成為毛澤東的代名詞。1976年9月9日毛澤東因病在北京逝世。

毛澤民(1896—1943),毛澤東的二弟,字潤蓮。1921年參加革命,1922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2月隨毛澤東到湘潭、湘鄉開展農民運動。1931年初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任閩粵贛軍區經理部長、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人民銀行行長,領導蘇區銀行、財政、貿易、工礦等經濟工作。參加了二萬五千里長徵。抗日戰爭爆發後,1938年2月,受黨中央派遣,毛澤民化名周彬,與陳潭秋等同志到新疆做統一戰線工作,先後出任新疆政府財政廳廳長、新疆商業銀行理事、民政廳廳長等職。1943年毛澤民被反動軍閥盛世才秘密殺害,時年47歲。

毛澤覃(1905-1935),毛澤東的三弟,字潤菊。受長兄毛澤東的影響,1921年在長沙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3年10月轉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秋赴廣州,曾在黃埔軍校政治部、中共廣東區委、廣東省農民協會工作。後到武漢國民革命軍第四軍政治部任書記。1927年8月參加南昌起義,任起義軍第十一軍二十五師政治部宣傳科科長。後隨朱德、陳毅轉戰閩粵贛湘邊。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毛澤覃留下堅持游擊戰爭,任中共中央蘇區分局委員、紅軍獨立師師長、閩贛軍區司令員。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毛澤覃率部轉戰於閩贛邊界的崇山峻嶺,風餐露宿于山谷密林,不斷尋找戰機,打擊敵人。1935年4月26日,在江西瑞金紅林山區被國民黨軍包圍,毛澤覃為掩護游擊隊員脫險,英勇犧牲,時年僅29歲。

林彪與林育英、林育南

張浩(1897—1942),原名林育英。中國工人運動領袖。湖北黃岡人。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赴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次年回國,曾任中共上海滬東區委書記、漢口市委書記。1928年後任中共湖南省委常委、上海滬西區委書記。1930年任中共滿洲省委常委、中共滿洲臨時省委書記。1933年後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常委、海員總工會黨團書記。同年化名李復之赴莫斯科任中共駐第三國際代表和全總駐赤色職工國際代表,曾出席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1935年11月回到陝北後任中共中央白軍工作委員會副書記。抗日戰爭開始後被任命為八路軍一二九師政治委員。1940年主持創辦《中國工人》月刊。1942年3月5日病逝,終年45歲。

林育南(1898—1931),中國早期工人運動領導人之一。張浩的堂弟。五四運動時,林育南和惲代英等領導了武漢學生的愛國運動。1921年,林育南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在武漢從事工人運動。1922年1月,林育南在莫斯科出席了遠東各國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同年任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武漢分部主任、湖北全省工團聯合會秘書主任,1923年與項英等人領導京漢鐵路工人“二·七”大罷工,是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的領導人之一。從1924年起,林育南任《中國青年》主編、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書記。大革命失敗後,林育南曾任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長、代理省委書記。1930年任全國蘇維埃中央準備委員會秘書長。是青年團第二、四屆中央委員,中共第五屆中央候補委員。林育南於1931年1月17日在上海被捕,2月17日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於龍華,時年僅33歲。

林彪(1907—1971),原名林育蓉。林育英、林育南的堂弟。完全可以這樣說,林彪是被他的兩個堂兄帶出來參加革命的。1925年林彪在黃埔軍校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參加過南昌起義和湘南起義。參加了長征。後任抗日軍政大學校長兼政委、八路軍一一五師師長。在解放戰爭中,林彪率軍作戰,為革命的最終勝利做出過突出貢獻。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

陳延年與弟弟陳喬年

陳延年(1898—1927),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安徽懷寧人。陳獨秀長子。1919年12月下旬赴法國勤工儉學。1922年6月,陳延年與趙世炎、周恩來一起建立旅歐共產主義組織——中國少年共產黨,並擔任中央執行委員會宣傳部長,編輯《少年》月刊。同年秋轉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共旅歐支部負責人之一。1923年去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任中共旅莫支部幹事。1924年10月回國後赴廣州工作。1925年6月,陳延年和鄧中夏、蘇兆徵等人領導了震驚中外的省港大罷工。1927年4月,陳延年接任中共江浙區委書記。1927年6月,中共中央撤銷江浙區委,分別成立江蘇省委和浙江省委,陳延年任中共江蘇省委書記。6月26日,陳延年遭國民黨軍警逮捕。在獄中,他寧死不屈,後被敵人殘忍殺害。陳延年犧牲時,年僅29歲。

陳喬年(1902—1928),陳獨秀次子。1919年12月,在五四運動的影響下,兄弟二人赴法國勤工儉學。1922冬,陳喬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翌年3月,入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1925年,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離開莫斯科回國。陳喬年回國後,擔任中共北京地方委員會組織部長。1925年10月,中共北方區委成立,陳喬年任區委組織部長。曾參加領導北京“三一八”群眾示威遊行。1927年冬,陳喬年又奉命調到上海,歷任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中共湖北省委書記、江蘇省委組織部長。是中共第五屆中央委員。當時,上海環境極為險惡,國民黨反動派到處瘋狂搜捕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陳喬年到上海後,不畏環境險惡,積極協同王若飛開展工作。1928年2月16日,中共江蘇省委在英租界北成都路刺繡女校秘密召開各區委組織部長會議。由於叛徒告密,敵人突然包圍了會址,陳喬年和江蘇省委機關的負責同志被捕。關押期間,敵人多次對陳喬年使用酷刑,他始終咬緊牙關,橫眉冷對,堅貞不屈,還不斷地鼓勵其他同志保持革命氣節。1928年6月6日,年僅26歲的陳喬年被敵人殺害。

楊闇公與弟弟楊尚昆、楊白冰

楊闇公(1898-1927),又名楊尚述。四川潼南人。1922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4年任青年團重慶地委組織部長,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起任青年團重慶地委書記,被推舉為重慶國民會議促成會的負責人之一。1925年底任四川地方委員會第一任書記。1926年1月和吳玉章等六人作為國民黨四川省代表,出席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並在大會秘書處工作。11月國民黨四川省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他為主席團成員之一,並當選為國民黨四川省黨部執行委員。是年,與朱德、劉伯承等組成中共四川地方委員會軍事委員會,任軍委書記。1927年重慶“三三一慘案”後不久被四川軍閥逮捕,4月6日慘遭殺害。遺著有《楊闇公日記》。

楊尚昆(1907—1998),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楊闇公的弟。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赴蘇聯入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31年回國後在上海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宣傳部長、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長,中共中央宣傳部長等職。1933年到瑞金,先後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政治部主任,紅軍總政治部副主任,紅三軍團政委等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共中央北方局書記。1945年後任中共中央軍委秘書長、中央辦公廳主任等職。建國後,長期擔任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中央副秘書長、中共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在“文革”中受到衝擊被監禁達12年之久。1988年4月在全國人大七屆一次會議上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1989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屆五中全會上被任命為中央軍委第一副主席。是中共六屆中央候補委員,是中共第八屆、第十一屆中央委員。1998年9月1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楊白冰(1920—),楊闇公、楊尚昆的弟弟。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至1939年在延安陝北公學和延安抗大學習。後任八路軍一二九師政治部組織部幹事、八路軍一二九師延安留守處政治協理員、晉冀魯豫軍區政治部組織科科長、中原軍區暨中原野戰軍政治部組織部組織科科長、第二野戰軍後勤部組織部副部長。1950年起任西南軍區後勤部政治部組織部長、解放軍第二政治幹部學校政治部副主任、成都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部長、成都軍區政治部副主任等職。1987年任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1988年起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委委員。1989年11月起任中共中央軍委秘書長,同月在中共第十三屆五中全會上增選為中央書記處書記。1992年10月當選為中共第十四屆中央政治局委員。是中共第十三屆中央委員,十五大代表,第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方誌敏與方誌純

方誌敏(1899—1935),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江西省弋陽縣人。1922年8月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4年3月轉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1月,參與領導弋橫起義,建立贛東北蘇區,領導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十軍。他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贛東北實際相結合,創造了一整套建黨、建軍和建立紅色政權的經驗,毛澤東稱之為“方誌敏式”的根據地。1934年11月初,方誌敏奉命率紅軍抗日先遣隊北上抗日,至皖南遭國民黨軍重兵圍追堵截,艱苦奮戰兩月餘後被捕。在獄中,面對敵人的嚴刑和誘降,他正氣凜然,堅貞不屈。1935年8月6日在江西南昌下沙窩英勇就義,時年36歲。

方誌純(1905-1993),方誌敏的堂弟。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任中共弋陽支部書記,參與領導了全縣工農運動。1928年參加弋橫起義。1931年任贛東北亦色警衛師師長兼政治委員。1933年1月隨紅十軍轉入中央革命根據地,先後任紅一方面軍紅十一軍第三十一師政治委員、中共黎川中心縣委書記兼黎川軍分割槽司令員與政治委員、閩贛省中共均口特區委書記兼均口軍分割槽司令員。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征後,任閩浙贛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長、宣傳部長。抗日戰爭爆發後赴延安中央黨校學習,任中共支部書記。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央社會部第二室主任,中央衛戍司令部參謀長,中共江西省委常務委員兼省政府副主席等職。建國後,歷任江西省副主席兼政法委員會主任、中共江西省委副書記兼江西省副省長,中共江西省委書記處書記、江西省省長,江西省政協主席等職。被選為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在中共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上當選為中紀委委員。在中共十二大上被選為中顧委委員。1993年病逝。

沈雁冰和弟弟沈澤民

沈雁冰(1896—1981),著名作家。原名沈德鴻,常用筆名茅盾。浙江桐鄉人。1913年入北京大學讀書。1916年北京大學預科讀畢後進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譯所工作。1920年加入上海共產主義小組。曾主編《小說月報》。1928年夏離開上海到日本,同中國共產黨失去組織關係。1930年沈雁冰從日本回國,同魯迅一起參加組織中國左翼作家聯盟,並擔任領導工作。1932年完成長篇小說《子夜》。抗日戰爭時期,輾轉於香港、新疆、延安、重慶、桂林等地,發表了長篇小說《腐蝕》和《霜葉紅似二月花》等。1949年9月,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和籌備第一次全國文代大會,當選為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華全國文學工作者協會主席。建國後,任第一任文化部部長,曾主編《人民文學》等刊物。1981年3月27日在北京病逝。中共中央根據他的請求和一生的革命功績,在他逝世後恢復了他的中國共產黨黨籍。

沈澤民(1902—1933),沈雁冰的弟弟。原名沈德濟。五四運動後參加少年中國學會,編輯《少年世界》月刊。1920年去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學習。1921年回國,加入上海共產主義小組,成為中國共產黨最早的50名黨員之一。1922年1月沈澤民出席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團中央委員,參與了團中央領導工作。1925年參加五卅運動。1926年春,沈澤民、張琴秋夫婦受黨派遣赴蘇聯入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28年4月出席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擔任大會翻譯工作。1930年10月回到上海。1931年初在中共六屆四中全會上被補選為中央委員,任中共中央宣傳部長。1931年3月,沈澤民受黨中央的派遣,與夫人張琴秋秘密進入鄂豫皖根據地,任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常委、中共鄂豫皖省委書記。1933年11月20日,沈澤民因病在湖北黃安縣天台山蘆花衝逝世,時年31歲。

張國燾

張國燾(1897—1979),江西萍鄉人。1920年加入北京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7月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曾任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書記兼軍委主席、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副主席、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在根據地推行“左”傾冒險主義,利用“肅反”誣陷殺害了許多革命幹部。後擅自放棄鄂豫皖、川陝蘇區。1935年紅四方面軍和紅一方面軍在四川懋功(今小金)會師後,任紅軍總政委。長征途中,張國燾反對中央關於紅軍北上的決定,另立中央,進行分裂黨和紅軍的活動。1937年8月中共中央召開延安會議,批判了他的分裂主義和軍閥主義錯誤,但他拒不悔改,並於1938年4月逃往武漢,投靠國民黨特務集團。1979年12月3日病逝於多倫多老人病院。

張國庶(1905—1930),張國燾的弟弟。1925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由中共派往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攻讀政治。1929年冬回國任中共中央巡視員,到上海各區巡視工作。同年3月,赴九江重建中共江西省委,任省委書記,1930年5月29日,中共江西省委、共青團江西省委及其交通機關和中共九江中心縣委及其所屬支部等全部被破壞,張國庶等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40餘人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被捕後,當時國民黨南昌警備司令張輝瓚親自派員審訊。張國庶受盡酷刑後於7月5日被絞殺,屍體被拋入贛江,時年僅25歲。

惠浴宇和周惠

惠浴宇(1909—1989),曾用名惠美琬,江蘇灌南人。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秋去上海從事黨的地下工作。次年9月被捕入獄,在敵人長達7年的殘酷折磨面前,始終堅貞不屈。出獄後奔赴延安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1939年起任新四軍江南挺進縱隊大隊指導員、中共蘇中工委書記、蘇北臨時特委書記、蘇北特委副書記、江都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兼警衛團政委、新四軍蘇北指揮部三縱七團政委等職。解放戰爭時期,惠浴宇先後任蘇中軍區政治部副主任、華中二地委書記兼軍分割槽政治委員、華東野戰軍十一縱隊政治部主任、第二十九軍政治部主任等職。建國後,先後任中共蘇州市委書記,南通市委書記、市長,省委書記處書記、省長,華東局常委等職。是中共八大代表,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文革”期間,遭受殘酷迫害,蒙冤達10年之久。平反後,惠浴宇先後擔任中共江蘇省委政法小組組長、江蘇省委常委、省革命委員會副主任,省政協主席、省委書記等職,1980年重新擔任江蘇省省長,是中共十二大、十三大代表和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1989年病逝。

周惠(1918—2004),原名惠珏。惠浴宇之弟。1937年參加革命後,為了躲避國民黨的追捕,也為了不連累家裡人,他改隨母親的周姓,名惠。1938年去延安,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1年起任中央北方局群委秘書、偏城縣工作團團長、中共夏津地委書記、湖南省土地改革委員會委員兼中共益陽地委書記等職。1952年起先後擔任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省委書記處書記和省委常務副書記等職。在廬山會議上,周惠和湖南省委第一書記周小舟堅定地站在彭德懷一邊,被批為“彭黃張週週”。一貫主張“縮小打擊面,擴大教育面”的毛澤東,抓起筆在檔案上把第二個“周”勾掉了。毛澤東的揮筆一勾,將周惠勾出了“反黨集團”,但周惠並沒有因此被勾掉自己政治上的磨難,從1959年到1977年,將近二十年的寂寞陪伴著這位堅持真理的共產黨人。後來陳雲在和周惠談話時曾說:“我們都是十年,你是二十年,不容易呀!”1977年,周惠任交通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1978年,任中共內蒙古自治區委第二書記兼內蒙古自治區革委會副主任,同年擔任第一書記。1987年,在黨的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顧委委員。是中共第十一、十二屆中央委員。2004年11月18日周惠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

王宏坤(右一)和堂兄王樹聲

王樹聲(1905—1974),原名王宏信,湖北麻城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參與領導麻城暴動和黃麻起義。1928年後歷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師分隊長、大隊黨代表,紅一軍第一師支隊長、團長,紅四軍第十一師副師長兼三十三團團長,第十一師師長,紅四方面軍副總指揮,第三十一軍軍長,西路軍副總指揮,紅九軍軍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晉冀豫軍區副司令員兼晉冀豫邊區遊擊縱隊司令員。1944年10月任河南軍區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原軍區副司令員、第一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鄂西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鄂豫軍區司令員等職。建國後,任湖北軍區司令員,中南軍區副司令員兼湖北軍區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軍械部部長,國防部副部長,軍事科學院副院長,第二政治委員等職,為加強軍隊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特別是武器裝備建設和軍事科研事業做出了貢獻。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是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八、九、十屆中央委員。1974年1月7日病逝於北京。

王宏坤(1909—1993),原名王宏春。王樹聲的堂弟。1927年參加黃麻起義。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紅十一軍排長,三十團團長,第十師師長,第四軍軍長等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一二九師三八五旅旅長。1942年12月任冀魯豫軍區副司令員。解放戰爭初期,任晉冀魯豫軍區副司令員兼第六縱隊司令員。1947年9月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十縱隊司令員,同年12月兼任桐柏軍區司令員,後任第四野戰軍五十八軍軍長。1949年5月任湖北軍區第一副司令員。1950年5月任海軍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66年3月任海軍第二政委。是中共第九、第十屆中央委員,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文革”中犯有嚴重錯誤。1984年4月6日,經黨中央,中央軍委批准:給予王宏坤同志留黨察看兩年的處分。1988年7月15日,經中央軍委和海軍黨委批准,授予王宏坤二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93年王宏坤病逝。(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11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背後:向最高領袖逼“文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