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三國頭號政治家,諸葛亮治蜀成就斐然,但有一項事業卻譭譽參半,甚至可以說是批評大於讚揚,此即五次出兵北伐曹魏。其實,以諸葛亮的深謀遠慮,他當然很清楚在“益州疲弊”的情況下北伐會加重國力的耗損,引發民眾的怨恨,並且成功的可能性極低,但他卻依然一意孤行。如此看來,這其中必然有諸葛亮不得已的苦衷。筆者不揣冒昧,認為原因大概有以下4點:
三國初期形勢圖
維護政權的合法性。蜀漢僻處西南一隅,雖然版圖、人口、財富、兵力遠不及曹魏,但之所以仍舊得到大量漢朝遺臣、名士的支援,無外乎劉備出身宗室,代表著漢朝“正統”的延續。然而,這種“正統”地位畢竟是很不穩固的,如果蜀漢不能完成北伐中原、光復漢室的目標,那麼它的合法性便會大打折扣,徹底淪為割據一方的偽政權,其災難性後果可想而知。
由此說來,“北伐滅曹”不僅僅是蜀漢政權的政治口號、既定方針,而且也是它的立國之本、執政之基和力量之源,是其在益州統治合法性的基礎。正因如此,諸葛亮在北伐中原問題上根本沒有迴旋的餘地,不管國家實力能否支撐起這項艱鉅的事業,他都要義無返顧的去貫徹執行。國家強大時,自然要大規模北伐;國力衰微時,同樣需要進行小規模的騷擾。
諸葛亮五次北伐形勢圖
為理想而獻身。作為蜀漢政權的戰略規劃師和政策執行者,早在正式出山之前,諸葛亮便透過《隆中對》為劉備提出遠景戰略藍圖,從而為後者指明前進的方向。按照這套戰略藍圖,劉備應該佔據荊、益二州,首先與曹操、孫吳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然後跟孫權結為穩固的盟友關係,而一旦天下形勢發生劇變,則由宛洛、秦川分路北伐,最終完成消滅曹氏集團、匡扶漢室的大事業。
《隆中對》中提出的終極目標,既是劉備責無旁貸的使命,也是諸葛亮畢生追求的政治理想和抱負,而他之所以視曹氏為仇讎,很大程度上緣於青少年時期的人生陰影。原來,曹操當年攻打陶謙時,曾在徐州境內大肆屠城,當時仍居住在故鄉琅琊的少年諸葛亮目睹曹軍的暴行,難免會心生憤慨,必欲除去曹操而後快。既然諸葛亮選擇與曹氏為敵,那麼受政治理想的驅動,就不能不促使他堅定不移的從事北伐事業。
白帝城託孤
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眾所周知,劉備與諸葛亮之間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君臣關係,而是兼具朋友、親密戰友的關係。為表示對諸葛亮的尊崇,劉備不僅拜諸葛亮為丞相,封武鄉侯,而且在臨終前還委以託孤重任,甚至還授予他可取代劉禪做皇帝的特權(“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見《三國志·卷三十五》),如此聖恩眷顧,豈是其他帝王可比?
劉備既然如此厚待諸葛亮,那麼,作為中國古代傳統士大夫的典型代表,深受知遇之恩的諸葛亮不能不滿懷忠君愛國思想,責不旁貸的接過先主未竟的北伐事業,畢其一生以貫徹執行。不過,為了完成這項無比艱鉅、幾乎毫無勝算的使命,肯定會有大量蜀漢士兵、平民白白死傷,鉅額財富被空耗,但這並不能讓諸葛亮改變心意,這點理應得到後世的詬病。
四川地形圖
忘戰必危。縱覽史書,在四川稱王稱帝的政權共有11個,但這些割據政權無一例外能走出這塊盆地,反而最終都成為被消滅的物件。究其原因,蜀地沃野千里、物產豐饒,有“天府之國”的美稱,加之四周全被高山峻嶺所包圍,進出四川的道路極為艱險難走,因此生活在當地的民眾自保心極強、進取意志薄弱,久而久之很容易造成軍備廢弛,失去戰鬥能力。
作為深謀遠慮的大政治家,諸葛亮當然明白“忘戰必危”的道理,深知若蜀漢安於現狀、固守一隅,最終只能是死路一條。因此,諸葛亮必須率軍走出四川,跟北方強大的曹魏政權角力,雖然明知勝算不大但依然要勉為其難。因為,只有主動發動戰爭,蜀漢政權才能做到凝聚人心,使士兵始終保持旺盛的戰鬥力,從而實現鞏固政權的目的,舍此再無它途。
諸葛亮五次北伐,均以失敗告終
雖然諸葛亮為北伐事業傾注了滿腔心血,但他終究還是以失敗告終,除了用人不當、後勤不足、戰術失誤等次要原因外,曹魏政權的異常穩固和天下人心早已不再思漢無疑是關鍵原因。然而,在一向以成敗論英雄的中國,諸葛亮最終卻能昇華為士大夫的精神導師乃至是神,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他那份偉大的家國天下情懷,那種為理想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執著。
參考書目:《三國志》、《資治通鑑》。